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算法的气帘展开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气囊展开模拟采用均匀压力算法,为了更有效地模拟充气气体与袋体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算法(ALE)的气帘仿真模型,详细介绍了ALE模型相关组成部件、参数设置和接触定义方法,并利用LS-DYNA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将所建的气帘ALE模型初步应用到某车侧面碰撞仿真中,以考察气帘对乘员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颗粒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仪表板安全气囊的有限元模型。对安全气囊折叠方式和展开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LS-PrePost中的Airbag Folding模块可以有效对安全气囊囊袋的折叠方式进行模拟;采用颗粒法对折叠气囊展开情况的CAE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由此表明,颗粒法能够准确模拟仪表板安全气囊展开初期的气囊展开状态。  相似文献   

3.
吴奕娴  吴光强 《汽车科技》2011,(1):12-16,34
针对安全气囊展开仿真,从理论发展和应用的角度综述了几种常用的数字仿真方法,首先研究了用于IP(In-Position)乘员与气囊接触分析的控制体积方法(Control Volume,CV),分析了其对OOP(Out-Of-Position)情况仿真的不足;然后研究了可对OOP情况建模的、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  相似文献   

4.
仪表板中央悬浮屏幕是近年来汽车内饰造型的流行趋势之一,但越来越大的屏幕一定程度上占据了副驾驶气囊展开后的空间,甚至成为气囊展开路径上的障碍物,所以其与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空间布置匹配关系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采用基于FPM粒子法的副驾驶气囊仿真模型,以某SUV车型中期改款时引进的新悬浮屏幕设计为例,对"气囊-悬浮屏幕"之间的空间布置相对关系展开仿真研究,在仪表板造型早期及时发现悬浮屏幕阻碍气囊展开和气囊展开时过分挤压悬浮屏幕等潜在问题并进行优化,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侧气帘(CAB)是提升车辆安全性的重要配置。该文使用Primer软件中的均压法(CV)与粒子法(CPM)两种方法,研究了侧气帘静爆展开过程。根据选择的内饰网格划分﹑侧气帘折叠﹑气囊起爆等方式,搭建了侧气帘静爆仿真模型。用该模型仿真对比了均压法和粒子法的气帘展开过程,分析了这两种方法对导向支架的影响,并对有导向支架和无导向支架两种工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粒子法搭建的侧气帘模型的展开过程,比均压法的更加接近于试验真实状态;通过增加侧气帘B柱﹑C柱导向支架,可引导气帘起爆的方向,避免气帘挤入内饰与车身的缝隙中,使侧气帘能够正常顺利地展开。  相似文献   

6.
气囊式容积测定仪是一种土工测试仪器,在路基压实质量检测中用来测试干密度指标。介绍了气囊式容积测定仪的构成、原理和灵敏度及其检测方法。通过气囊法、灌砂法和灌水法三种试验方法室内和现场对比试验对气囊检测方法的测试精度进行评定,并研究了测试误差对干密度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气囊式容积测定仪仪器轻便,操作简单,测试精度能够满足土工测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首先概述了气囊仿真技术,然后重点对当前普遍采用的气囊仿真方法(均匀压力法、计算流体力学法和粒子法)及其应用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气囊仿真过程的关键技术,最后展望了气囊仿真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基于子系统开发试验,详细描述了某系统级气囊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建立和子系统模型验证方法,分别应用Hybrid和CPM数值方法仿真了系统级气囊静态展开的全过程,并从气囊展开形状、内部压力以及其对外界零件的冲击情况3个方面对仿真结果与系统级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展开初始阶段20 ms内,CPM方法在展开姿态和气囊内部压力数值准确度方面均比Hybrid方法更接近试验结果;对于气囊展开过程对外界冲击情况,CPM方法较Hybrid方法与试验一致性更高。CPM方法更适用于系统级气囊展开仿真。  相似文献   

9.
九江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双塔混合梁斜拉桥,22号墩哑铃形承台采用超大钢吊箱施工,钢吊箱采用气囊法下水.施工时采用(¢)1.5 m、(¢)1.8 m规格的气囊,设置了牵引与止速设备、下水后的稳定装置及脱缆设备.经钢吊箱下水工况分析可知:气囊布置合理,气囊承载力及钢吊箱下滑力均满足要求,钢吊箱最终吃水深度4.65m.钢吊箱下水施工时,按间距4 m左右布置气囊,对气囊充气后进行松墩、撤墩,启动绞车使箱体向下滑移直至自滑(滑移中采取充、放气的方法调整气囊间距),解除底托板,进行脱扣作业,使钢吊箱快速下水自浮.该桥钢吊箱气囊法下水施工顺利,入水状态及最终吃水深度均与设计相符.  相似文献   

10.
实车试验出现CAB气囊后腔展开后飘动,扫到假人头部,且气囊后腔展开速度比前腔慢等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简述如何通过改变气囊折叠方式、改变气囊花型的方法,改善CAB气囊展开状态的问题.通过此问题的改善,为后续CAB气囊开发提供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