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我国大中型客车面临的挑战、大中型客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客车工业将面临的国际冲击,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客车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对比与分析。根据我国历年大中型客车保有量情况,对1994 ̄2000年我国大中型客车的保有量和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对我国公路客车市场、城市客车市场、旅游出租客车市场、特种客车市场等,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对发展我国大中型客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季光 《汽车技术》1989,(5):16-21
阐述了我国大、中型客车造型设计的现状,国外客车造型设计的特点,客车造型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客车前围、侧围、乘客门和安全出口以及后围部分设计的探讨,对我国客车造型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海格客车的起步市场是旅游客车,而公路客车的产品则稍显不足,经过持续几年对大型公路客车的研发投入,今天的海格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海格客车此次北京客车展共带来了首款智慧节油客车KLQ6122KA、公路旅游客车KLQ6122BA、气-电混合动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1月7日,由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主办、以"客车与客运发展"为主题的2019客车市场研究会在广西柳州召开。来自中国交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的领导和嘉宾,业内专家、以及客车制造企业及相关零部件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检测机构等单位的代表近200人参会。会上,专家们围绕公路客车、公交客车、新能源客车、客车出口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展开了研讨,并对2020年的客车市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会·展     
<正>2014-2015客车蓝皮书发布5月11日,《中国客车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客车蓝皮书)新书发布会暨"第2届中国客车高峰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客车蓝皮书全书(2014-2015)对当前中国客车行业、客车企业、各个客车细分市场进行了分析,重点聚焦于节能与新能源客车领域,站在经济学和消费者需求理论的角度,以丰富的数据、真实全面的调查、全面的分析以及深刻的思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新能源汽车(客车)行业的全  相似文献   

6.
通过客车缩比油泥模型制作,提出了客车造型设计的新方法。利用大型CNC数控三维坐标测量机对油泥模型进行测量.为客车造型设计、客车CAD和客车产品的研制开发提供直观、科学快速的数据;论述了客车色彩设计战略,发挥其在客车外观形态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品牌汽车     
《驾驶园》2008,(4)
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作为中国客车行业与世界交流的窗口,八年来务实而持续地为中国客车业会聚良机、创造价值,不遗余力地推进中国客车和客运行业繁荣发展,助力中国客车阔步前行。作为中国商用车第一品牌的福田汽车此次携旗下自主品牌欧V客车参展,自然吸引了众多媒体、经销商、客户的广泛关注。参展当天,欧V客车展厅客商云集,热闹非凡,通过现场参观、试乘,客车行业业内人士、各地经销商、客户对参展的BJ6125豪华客车赞不绝口,对福田汽车精湛造车工艺、研发技术、生产能力给予高度评价,称赞福田欧V客车是民族品牌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相似文献   

8.
基于NVH的客车开发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车NVH性能已成为评价客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分析了常规的客车设计开发流程中存在的对车辆NVH性能设计及控制不足的问题,以某款客车实车存在的噪声、振动和舒适性等问题为例,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探索解决客车NVH问题的最佳方法,提出了将车辆NVH开发纳入客车产品开发流程的构想,详细描述了客车NVH开发流程中设计目标设定、分解、达成及验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三轴客车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三轴客车在性能、市场方面的优势,同时也阐述了三轴客车在技术上面临的问题,最后对三轴客车在国内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晓青 《城市车辆》2006,(5):57-60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的形成,城际客车加快了向大型、豪华发展的趋势。豪华客车产量及用户在迅速增加的同时,客车用户对豪华客车的外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漆膜外观达到轿车水平,同时颜色丰富多彩以吸引乘客。由于客车涂装工艺及设备与小轿车有着很大的区别,客车涂料一般  相似文献   

11.
万萍 《客车技术》2006,(4):26-28
客车内饰是客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虽说相对车上其它部件而言,对车辆的运行性能没有什么影响.但其面目一览无遗,对客车的舒适性、安全性、装饰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内饰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客车的豪华程度、档次,已是当前客车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客车生产企业的重视。因此客车内饰的设计应最大限度满足乘客的使用功能及视觉功能要求,做到内室设计及色彩配置的舒适、安全、和谐、简洁、美观。  相似文献   

12.
<正>引言进口品牌进入中国客车市场,使中国客车技术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下述2个方面。(1)崭新技术的进入,促使国产客车直接站在了客车技术最前沿的平台上。中国客车从卡车起家,技术含量低,自主技术突破难度大,外国品牌客车的进入对中国客车进行了一次技术的宣教。一系列的技术名词和崭新配置得到广泛传播:ABS、ASR(驱动防侧滑)、ECS(顺序增压控制技术)、CAN总线、"电涡流"、全承载等,使得中国客车迅速进入客车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1997年省级定期检验客车产品质量检验情况,分析了我省客车产品质量现状,指出了我省客车质量与国外客车的差距所在,还从质量意识、质量控制到工艺装备等方面对提高客车产品质量提出了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熊良平 《驾驶园》2008,(11):44-45
全承载客车技术以其经济、安全和舒适的性能得以在全球快速普及。早在1993年,安凯公司与德国SETRA公司技术合作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全承载客车制造技术,并将其运用到中国高档豪华客车,进而引发了我国国内客车制造业的一场技术变革,结束了中国客车早期粗制滥造、底盘套车身的历史,也带动了客车行业对乘客安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路智军 《驾驶园》2012,(7):20-20
目前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客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客车行业的发展对客车展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在新形势下主动寻求资源整合,从第十二届客车博览亚洲展会起将与广州汽车展同期、同地举办,立志为  相似文献   

16.
杨亮 《商用汽车》2005,(1):33-34
近20年来,在国内客车市场快速成长、国外客车技术登陆中国的双重拉动下,中国客车企业在技术、工艺、管理、营销乃至企业文化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长进.回顾国外客车技术与中国客车市场的合作历史,更多的还是中国的客车企业对国外技术的吸收、消化然后中国化,而真正意义上的革新、升华,以期达到创造中国自己的高端客车技术,到目前最多只能算个远景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前,很多人士对客车市场的前景并不看好。本文对公路客车的发展基础、产品状态和市场形势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对其趋势做了理性的评价,认为公路客车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相似文献   

18.
随着客车性能要求的提高,客车车身涂装的防腐性和装饰性越来越受到客车生产企业的重视。结合客车整车喷淋磷化处理的实际生产经验,从预清理、车身板材、脱脂、清洗、表面调整、磷化工艺参数和整车磷化处理设备等方面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客车整车磷化质量的影响。还强调了几点影响整车防腐质量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城市客车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档、舒适、方便、性能可靠的城市客车越来越受到城市公交企业和市民的青睐。通过对我国城市客车市场前景分析,探讨了我国城市客车的发展趋势,并就现阶段我国城市客车产品开发的适用性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3月25日,2020中国客车学术年会和第18届客车市场研究会在深圳举行,来自行业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客车制造企业的200余名代表,共同分析了新形势下的客车行业发展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2021年客车行业将触底反弹,未来3~5年客车企业仅剩约30家甚至更少据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理事长宋金刚介绍,2020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和突发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我国客车市场形势严峻,全年国内累计销售5 m以上客车15.06万辆,同比下降21.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