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获得受流器与第三接触轨之间的接触规律及受流器的振动规律,对现场实际使用的受流器、第三接触轨进行动态系统参数识别,得到受流器、第三接触轨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再建立受流器与第三接触轨直接耦合的动力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青岛地铁13号线车辆受流器的技术参数,阐述了受流器的基本功能,并在正线测试了受流器与第三轨之间的接触压力和燃弧率,为受流器的燃弧计算和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第三轨受流器的发展现状和受流器结构,重点进行了受流器受力和弱连接的分析计算,介绍了绝缘架、电缆和上下止挡的设计过程,根据该理论完成受流器的研制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和理论分析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以无锡地铁2号线第三轨受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检测装置对其靴轨系统进行试验,并介绍了试验系统和试验原理。通过试验,检测得到靴轨之间的接触压力、受流器的振动、靴头位移等参数,基于试验数据分析了受电靴的动态性能,研究了受流器与端部弯头的动态接触特性。研究结果可为第三轨受流系统的实时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获得第三轨受流器的动态接触力,以武汉地铁某线列车使用的第三轨受流器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确定了应变片的布置位置,建立了靴轨动态接触力与应变值/加速度值的理论关系式,通过静、动态标定试验获得关系式中的等效参数,并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等效参数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阿根廷布市萨缅托线的特点设计受流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三轨下部受流器和熔断器箱2部分,受流器由横梁、高度调节装置、摆动组件装置、受流滑块上下摆幅限位调整装置等组成,复合材料横梁作为受流器主体的支撑结构,横梁采用高性能的SMC模塑料制造。列车通过受流装置与第三轨接触受流,经过熔断器箱内的熔断器后为列车提供电能,受流器适应在转向架两轴箱间安装的工况要求。受流器设计适应阿根廷布市萨缅托线电动车组运用要求,因受流器安装在转向架两轴箱间,冲击振动要求苛刻,以保证受流器能够正常工作,列车能够正常受流。  相似文献   

7.
对出口哈萨克斯坦电动车组受流器的安装结构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构架安装和轴箱安装方式下受流器与第三轨的匹配关系,并确定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第三轨受流器的结构原理。分析比较了弹簧式和气压式受流器与第三轨接触压力调节方式的特点。基于电接触基本理论详细的阐述了受流滑板与第三轨接触区的导电机理。接触区域的导电电路由无数微小的电阻及电容并联而成,接触压力通过影响微小电阻、电容的数量比例,进而影响接触面上的导电能力和磨损性能。标称静态接触压力的设计值接近或等于"法向压应力临界值"时,导电能力和磨损特性取得均衡。  相似文献   

9.
中国出口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萨缅托线(Sarmiento)动车组受流器,在动车调试初期,受流器摆臂频繁出现断裂和裂纹,严重影响动车正常运行。某公司调查组经过现场测量及视频监控等手段,得出主要原因为萨缅托线路老化、缺乏维护,第三轨及线路条件差,业主运营时"非正常运行"引起摆臂裂纹及断裂。调查组建议阿根廷业主调整第三轨精度及线路运行方向,并优化摆臂及滑靴结构,经有限元分析、厂内模拟试验及现场验证,受流器满足了恶劣的运行工况下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为今后南美市场受流器设计做一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第三轨与受流器之间的接触状态是影响城轨车辆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以国内某地铁A、B线为例,基于由光纤应变传感器、光纤加速度传感器和红外摄像机等设备搭建的受流器性能在线检测系统,对受流器的动态特征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车辆处于较高速度下,受流器通过端部弯头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和燃弧现象,其接触力和加速度会发生剧烈变化;加速状态下,在非端部弯头处发生的燃弧现象通常与受流器硬点及第三轨接触面异常磨耗有关。  相似文献   

11.
广州地铁4号、5号、6号、14号、21号线运营线路采用第三轨集电靴受流方式,车辆段采用接触网受电弓受流方式,列车在进出车辆段时,需在弓靴转换点处进行降弓升靴或降靴升弓的操作,传统"人防"监控方法是人工监控与视频监控。文章研究利用信号定位、车辆控制软件联控的方式,实现列车弓靴转换由"人防"向"技防"的转变,设计研究成果已在广州地铁14号、21号线车辆段出入段线弓靴转换点处成熟应用。该设计研究方案能优化列车出入场管理、节约人力资源,并从根本上解决人工未按要求进行弓靴转换而产生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第三轨供电系统集电靴的安装不仅关系着其自身设备的安全性,还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供电质量,介绍了集电靴力学性能试验的传动和测试原理,确定了集电靴力学性能试验的方案。通过试验研究得到集电靴的静态刚度、等效阻尼等参数,为集电靴力学模型的建立、集电靴的设计与维修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由钢铝复合轨、绝缘支架、支撑卡爪和支架底座组成的三轨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其动力特性,分析了下部桥梁结构振动的影响,为轨道的磨耗磨损研究及集电靴与接触轨的动态受流仿真的进一步研究建立基础。研究得出,三轨系统前十阶的自振频率范围与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相差较大,两者不会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14.
双制式受流方式在城轨车辆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讨论了在同一城轨车辆上使用DC1500V架空接触网受流与DC1500V第三轨受流的双制式受电方式的特点、转换方式和注意事项,为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南京地铁车辆合成闸瓦技术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国内外铁路车辆应用的合成闸瓦技术,并对地铁车辆使用的合成闸瓦特点进行探讨.提出研究聚合物基复合摩阻材料的地铁车辆合成闸瓦初步技术方案,重点解决适用于地铁车辆制动工况的关键技术,包括耐热高聚物的改性和应用研究、增强材料的应用研究和设计材料结构与性能,并对合成闸瓦的生产工艺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典型的C型钢铝复合接触轨以及工字型双包式和外包式钢铝复合轨的结构与制造工艺.复合工艺主要有钢铝共挤复合、机械复合、机械加焊接复合等3种方式.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工字型双包式钢铝机械复合接触轨应该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地铁4号线牵引网形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Ⅱ型刚性接触网和钢铝复合轨两种不同类型的牵引网进行了技术参数的比较。结合广州地铁4号线的线路特点,并从机械耐磨性能和使用寿命比较,从土建投资、供电安全性、对城市影响等方面分析,认为广州地铁4号线采用钢铝复合接触轨具有比较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严峻 《铁道机车车辆》2007,27(2):26-27,54
分析研究了新高摩合成闸瓦的三元结构体系及对闸瓦理化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预防金属镶嵌的措施,并简述了实际装车应用效果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肖维远 《铁道机车车辆》2011,31(6):108-110,121
针对装用低摩闸瓦转K2、转K4型转向架的既有货车换装高摩合成闸瓦组合式制动梁方案,着重介绍了254×254G型旋压密封式制动缸的方案、结构及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20.
根据高摩合成闸瓦在大秦铁路的使用情况,对容易出现的断瓦、掉渣、掉块、金属镶嵌等问题,从使用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型高摩合成闸瓦应具备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