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B型地铁车辆鼓形车体为模型,通过AutoCAD软件将人机工程学原理应用到客室双人横排座椅的尺寸设计,并通过模拟中间过道区域的通过能力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利用车辆空间,标准地铁列车在客室座椅下方设置了电气柜,用于安装车辆电气设备。文章介绍座椅电气柜的布局,通过静强度分析、疲劳分析、模态分析对柜体结构可靠性进行了确认,仿真分析了座椅电气柜的散热效果,利用人机仿真软件验证了其走线和维护设计可以满足检修维护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南宁市地铁5号线客室座椅为研究对象,对新型不锈钢活动椅面座椅的结构设计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旋转机构和防水结构,最后通过样机试制和载荷试验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对控制元器件的安装需求,设计了一种放置在客室座椅底部可抽拉式继电器控制箱,提升了车辆继电器的安装数量和座椅下方的空间利用率.该控制箱的设计满足了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的功能需求,为后续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继电器控制箱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轨道车辆乘员二次碰撞伤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铁道车辆客室设施与布置,参考欧洲和美国的轨道车辆乘员伤害仿真、试验和评价标准,采用Madymo HybridⅢ 50百分位假人对轨道列车碰撞事故中乘员二次碰撞的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伤害分析,比较了不同客室布置方式、不同接触刚度、不同的座椅间距等对乘员伤害的影响.研究表明,同向布置、合适的座椅靠背刚度和座椅间距能减小乘员的HIC值和碰撞的相对速度,从而减小乘员伤害.客室的内装材料也应从被动安全防护的角度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动车组客室座椅控制系统失效故障占比较大的问题,对座椅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并发现该系统的失效原因为:电控-舒适性系统启动电流瞬时过冲造成电路保护,控制面板静电过流造成烧断或击穿失效.对电控-舒适性系统提出了匹配功率转化模块容量方案和增设控制面板覆膜防静电方案.经验证,该优化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客室座椅控制系统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地铁车辆客室门门间距取值进行了分析,着重介绍了2种典型的客室门布置方案。从对头车长度的影响及与站台的匹配、车辆轴重平衡及通过限界的情况、客室内座椅布置与载客量及与站台屏蔽门的匹配性等方面对2种典型方案进行了比较,并给出了客室门门间距取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客室中扶手是地铁车辆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辆启动和制动过程中,客室中扶手会受到乘客较大的抓握力和冲击力,其设置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乘坐安全。因此,地铁车辆内装中扶手的设计应在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的基础上,保证乘客使用的安全性、手握的舒适性和普遍适用性。文章根据国内某项目地铁车辆客室中扶手设计,介绍了客室中扶手的设计原则、选材特点、组成、安装结构等,并结合乘客的站姿人体尺寸,提出了中扶手的设计高度建议,为后续地铁车辆中扶手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德国防火标准DIN 5510-2—2009对材料和构件的燃烧特性和燃烧并发现象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指标,并根据该标准对动车组客室座椅的材料及整椅防火性能进行相关试验测试,结合试验结果及标准要求,分析标准的合理性及高速动车组客室座椅的防火性能,为今后我国建立相关标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IC.IDO作为司机室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环境,借鉴汽车人机工程学设计方法,以司机作为司机室设计的核心参照对象,建立设计基础,并分别介绍了司机操作界面、视野分析、座椅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文章将具体研究司机室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方法,并推动相关设计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客运调度计划与列车席位管理关联紧密,为了解决目前客运系统与调度系统独立建设导致的信息交互不畅、岗位协同性较低等问题,保证运力资源与出行需求的精确匹配,提出高速铁路客运调度计划与席位管理自动交互方案。通过生产信息数字化管理、调度命令自动化执行模式研究及开行计划安全卡控等技术手段,设计包含计划下达、命令执行、席位自动调整、执行反馈在内的自动交互应用,实现调度业务域与客票业务域上下工序间的流程贯通、数据融合及专业协作,保证列车席位调整和列车开行计划调整的安全性和及时性,为适应高速铁路客运作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发展要求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出口到澳大利亚的轨道交通车辆座椅与国内轨道交通车辆有着不同的要求。介绍了我国出口澳大利亚的城市双层动车组的座椅,并对座椅的人机工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适用于城际运营的动车组座椅设计结构,并探讨了该座椅在我国城际动车组中推广的可能性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压疮形成机理与体压分布规律,对轨道交通车辆座椅舒适性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目前轨道交通车辆座椅标准提升的可行性。对目前动车组中设置的客室座椅进行体压分布测试分析,给出评价指标的量化值建议。  相似文献   

14.
铁路收益管理需要面临多个站点的复杂网络问题,探讨适用于铁路客运收益管理的在同一乘车站各区段席位控制模式。以2013年5月24日G565次列车为例,计算同一乘车站新的席位嵌套控制模式下的可售数量。研究表明,新的席位控制模式下,大多数区段可售数量大于目前的预分数量,能够更好地满足铁路旅客的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15.
春运旅客列车车厢环境空气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春运期间不同类别旅客列车车厢环境空气质量差异。方法抽样调查车厢内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细菌总数指标,按列车状态、座别、超员情况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菌总数、二氧化碳指标多数超出标准,温度指标多数低于标准,相对湿度、风速指标大多数符合标准,一氧化碳指标全部符合标准。结论春运旅客列车车厢环境空气质量较差,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16.
铁路团体旅客运输席位管理系统主要研究席位智能化、自动化的管理模式,解决团体旅客运输计划的数据对接、审核和裂解以及团体席位批量自动调整的问题。系统设计过程中,主要采用大数据清洗、Sybase数据库开发等技术。采用该系统,对2017年北京铁路局团体运输席位进行自动调整,实现了铁路团体旅客运输席位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铁路团体旅客运输组织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高速铁路客运站客运设施配置与旅客在候车厅内活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建立基于Anylogic仿真软件的成都东站高架层候车厅环境仿真模型,统计客运设备服务参数并进行仿真参数设定,模拟成都东站高峰时段旅客候车过程,分析仿真结果和行人密度图,发现由于候车空间进深较短,两侧检票口排队旅客阻碍进入候车厅旅客流线而产生拥堵。针对此问题,提出改变排队队形并配合座椅调整的优化方案,对比分析优化后行人密度图发现,主通道冲突点数下降为零,平均排队时间缩短78 s,验证了调整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动车组客室空调良好的制冷效果是旅客舒适度和动车组稳定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但客室空调故障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特点,给空调系统的日常检修维护带来极大困难。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客室室温预测模型,并运用Matlab编程计算实现客室室温理论预测。根据预测模型在CRH380B(L)型动车组客室空调系统中的实际验证情况,制定客室空调故障识别与预警的阈值、规则和等级,为后期客室空调系统故障自动识别与预警系统的开发奠定基础,完善动车组客室空调故障识别和预警机制,对动车组客室空调故障的在线实时识别与潜在故障的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列车控制与服务网络要求列车控制业务和旅客服务业务在同一网络进行传输。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必须对列车旅客服务业务流量进行监管,而旅客服务流量特性是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依据。在实验室局域网模拟列车旅客上网环境,通过WireShark采集常见旅客服务应用的流量数据,并提取公开流量数据集的部分数据作为补充,构造旅客服务业务流量数据集;利用Python相关工具包,将旅客服务业务报文到达时间间隔与经典概率分布模型拟合,对比拟合实验结果,据此建立旅客服务业务报文到达时间间隔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评价指标验证模型的可信度。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列车控制与旅客服务网络规划设计、流量监管和系统仿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