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岭输水隧洞的岩爆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民 《铁道勘察》2007,33(3):90-92
论述了秦岭输水隧洞的地质特征。结合现场实测资料,从岩性和应力两个主要方面,对输水隧洞区产生岩爆的条件进行分析,并对发生岩爆的可能性进行判定及预测。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大伙房输水工程特长隧洞主洞长85.32 km,开挖洞径8.03 m,属于深埋特长隧洞。由于隧洞施工采用以TBM为主、钻爆法为辅的联合施工方式。隧洞穿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对TBM合理选型和支护系统优化,来解决隧洞开挖过程中面临的围岩稳定性、隧洞涌水、石英砂岩的掘进效率及岩爆等三大关键技术难题。研究结论: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和工程实例的研究,对大伙房特长隧洞所穿越区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TBM施工经验,特长隧洞决定选用敞开式TBM,锚喷支护+模筑混凝土复合衬砌结构支护系统代替管片衬砌结构。对大伙房输水工程特长隧洞的建成发挥了重要的保证作用,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对锦屏二级电站隧洞工程的岩爆灾害预测实际难题,结合隧洞工程地质条件及岩爆特点,探讨了微震监测岩爆的预测原理,分析了微震监测系统操作及其结果分析方法,并对锦屏隧洞进行了微震监测与岩爆预测。实践表明,采用微震监测技术可较准确地对岩爆发生位置、几率、规模以及烈度进行预测,能克服地质超前预报、既往探洞实测以及能量理论等方法进行岩爆预测预报准确性不高的不足,可以为进一步岩爆治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隧道施工中预防岩爆的一些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篇经验总结,通过对布托办水隧洞或发生的岩爆情况,对岩爆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初步总结出发生岩爆时岩体的特征、易产生岩爆的部位、岩爆的预测和防治等,虽略显粗糙,却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锦屏引水隧洞岩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锦屏二级水电站隧洞施工实际情况为背景,对岩爆灾害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隧洞开挖过程中发生的岩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岩爆类型主要有剥落型和爆裂型两种,并具有声响、爆落体和爆裂面等不同特征.总结出钻孔时拱顶出现岩爆几率大、支护后岩爆几率稍小,强烈岩爆多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后方10~30 m范围内的岩爆发生规律.提出了岩爆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质条件、地应力、隧洞断面形状及几何尺寸等内部因素和施工方法、开挖顺序与强度及动力干扰等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埋深且高地应力条件下的锦屏二级水电站隧洞施工高强岩爆等问题,结合隧洞围岩地质和山体条件,对隧洞岩爆形式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锦屏工程引水隧洞发生岩爆的岩性主要为条带大理岩和灰黑大理岩,围岩类别主要为Ⅱ~Ⅲ类,岩爆部位主要在拱顶及拱肩和隧洞边墙,并具有声响、爆落体和爆裂面等不同特征。提出了"短进尺、高压注水;调整施工工艺,合理支护;爆破解除应力"等一系列工程治理方案。实践表明,研究出的岩爆工程技术对策可以满足锦屏隧洞掘进工作面和开挖成形的洞身段的不同岩爆处理需要,能够保证施工人员、设备及工程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7.
罗汝洲 《铁道建筑技术》2009,(9):103-105,109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埋深大,地应力高,在采用TBM法施工中碰到了高地应力导致的岩爆问题,对施工进度、设备和人员安全影响较大。总结TBM施工过程中岩爆发生规律,通过各种支护形式的现场试验,对防止岩爆的主要对策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锦屏二级水电站为超埋深大洞径长隧洞特大型地下水电工程,引水隧洞开挖施工过程中高地应力造成岩爆是施工的重难点之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岩爆的预测、预报及防治。介绍了深孔应力解除爆破施工技术在本工程3号、4号引水隧洞强岩爆段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对深埋隧洞岩爆特征、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针对岩爆问题及防治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在以后的类似施工中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机数据库软件建立了隧洞施工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并用于南京城北不厂输水隧洞的施工,对大量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机管理,提高了数据管理的效率和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浅谈隧道施工中岩爆发生的机理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秦岭隧道和太平驿引水隧洞施工,作者对岩爆发生的机理、条件、预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可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用收敛量测方法对引滦入津输水隧洞进行长期监测,结合理论分析,全面评价隧道衬砌结构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13.
王白山 《铁道建筑技术》2011,(7):99-101,107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埋深大,地应力高。在采用钻爆法施工中碰到了高地应力导致的岩爆问题,对施工进度、设备和人员安全影响较大。在施工过程中总结岩爆发生规律,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通过多种形式的现场试验,总结了防治岩爆的施工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群施工遭遇强烈岩爆,严重影响工程安全和进度为背景,运用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等方法,分析了应力解除爆破原理,提出了中等岩爆以及较高级别岩爆的应力解除技术方案,并确定了炮孔参数和应力释放孔不耦合装药结构。进而采用由超声脉冲发射源向介质内发射高频弹性脉冲波,对应力解除效果进行探测分析。实践表明,提出的应力解除施工方案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或大幅降低岩爆的发生几率、烈度与规模,具备对应力集中部位预测准确、应力解除到位、解除效果可靠的优点,能够有效地防止岩爆造成的破坏,并能够保证隧洞围岩稳定和地下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宁东铁路的修建对下伏输水隧洞安全性的影响,对铁路移动荷载作用下隧洞岩基—衬砌结构予以静动力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线及多线荷载作用下岩基及衬砌结构的应力均低于相应的容许应力;移动荷载作用下岩基和隧洞衬砌质点的位移及速度振动曲线具有明显的三阶段特征,位移影响的深度范围随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衰减完成的历时随着速度的增加而缩短。隧洞上方修建铁路不影响输水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的安全,无需对隧洞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认识隧洞岩爆应变能释放机理,获得岩爆过程完整演化图像,定义弹脆性细观损伤模型和刚度退化迭代算法,并将其嵌入有限元程序模拟一个深埋隧洞岩爆发生过程。结果表明:岩爆发生过程为首先在洞壁母岩中形成"V"形剪切滑移带,并从中分划出楔形岩爆体;随后岩爆孕育进入临界状态;最终楔形体挤压破坏,导致卸荷释放应变能。岩爆孕育、演化发生包含丰富细观力学机制:岩爆区的分划机制——剪切滑移;滑移带中的细观力学机制——张拉破坏;岩爆的临界状态——楔形体的极限平衡;岩爆能量释放——楔形体裂隙带卸荷。楔形体位移监测表明:岩爆发生时,楔形体经历弹性外鼓、卸荷回弹及片状抛出3个阶段,片状爆裂发生在卸荷回弹阶段。  相似文献   

17.
双护盾TBM法施工隧洞掌子面发生突涌水,极易造成TBM长时间停机,不仅会降低TBM工作效率,还会恶化TBM工作环境。为解决输水隧洞掌子面突涌水技术难题,依托晋中引黄输水隧洞工程,针对掌子面涌水情况,制定了基于不同涌水量、围岩等级的超前注浆堵水方案分类标准,并提出了全断面多孔同步注浆技术及超前注浆堵水处理方案;通过全断面对称分区孔位钻孔、渐进型式注浆,提高了施工效率,取得了较好的突涌水堵水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深埋隧洞高地应力岩爆的具体特征,结合现场实践进行试验论证和工艺改进,探讨在TBM法和钻爆法两种开挖方式下岩爆主动防治的方法,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高地应力岩爆段的施工应对措施和灾害控制技术,运用实施效果良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引汉济渭秦岭隧洞5号洞主洞段为工程背景,对半年内现场岩爆的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结合微震监测技术探究了岩爆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岩爆的轴向和横断面分布特征受地应力影响作用较大,岩爆发生后,24 h内应力调整比较剧烈,调整时间一般为5 d。微震监测系统分析研究结果可以很好地解释现场实际岩爆的孕育规律和时空分布特征。此次岩爆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与现场岩爆贴合程度较高,可以为现场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秦岭终南山输水隧洞是陕西省南水北调引乾济石调水 工程的控制性工程,介绍该隧洞断面的拟定及衬砌结构设计参 数的选取情况,利用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施工输水隧洞时 施工横通道(斜井)的设置情况及施工通风方式,并对施工过程 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提出了施工对策,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 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