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沥青与集料粘附性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种试验方法对7种国产石油沥青粘附性的研究,认为80℃水浸法辅以标准图片是半定量评定沥青粘附性行之有效的方法。并用该方法以对7种国产沥青和7种不同性质集料进行了对比交叉试验,确定了沥青的粘附性指标,以及不同气候区粘附性等级推荐值。  相似文献   

2.
现行评价集料与沥青粘附性好坏的水煮法主观性大,导致产生的误差大。采用4种试验方法分别对石灰岩、砂岩、花岗岩和玄武岩与沥青的粘附性进行试验,比较每种试验方法测得沥青剥落率的大小。试验表明,NAT法能较好评价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  相似文献   

3.
集料与沥青的性质对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矿料碱值、表面电荷作用以及沥青基本特性为研究对象,建立这些性质与粘附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矿料的碱值越高,与沥青粘附性越好,集料的ζ电位为正值时,其值越大,与沥青的粘附性也越大;ζ电位为负值时,其绝对值越大,与沥青的粘附性越差。沥青各组分中沥青质和胶质与花岗岩的粘附性最好;沥青的导电率越大,介电常数越小,沥青与集料粘附性越好;蜡含量越高,沥青与集料粘附性越差。  相似文献   

4.
水损害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一定剂量的抗剥落剂,能明显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水损害能力。通过水煮法、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其劈裂试验来评价四种抗剥落剂对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的改善效果。提出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的评价方法及其使用抗剥落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评价沥青与集料相对粘附性的方法——溶剂洗脱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健安  徐希娟 《公路》1999,(11):53-55,69
介绍了用溶剂洗脱法测定沥青与矿料粘附性的定量方法,并以此测定了胜利100号沥青及其3种改性沥青对多种矿料的粘附性大小,与水煮法相比,该方法操作时受人为因素影响小,客观精确,并可以弥补水煮法不能测定细集料粘附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青海省公路路面施工合理选择集料提供依据,沿全省10条国省干线公路调查了75个石料场,将所选择的石料按试验规程的要求制作试验样本进行沥青原样与集料的粘附性试验,进而对比分析了青海常见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结果表明大理岩、石灰岩、玄武岩与沥青的粘附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六盘山地区典型路用材料进行试验、分析,按照目前改善集料粘附性常用的外掺剂添加种类、剂量及方法进行模拟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总结,提出了提高六盘山地区集料水稳性措施,为我区在六盘山地区修筑沥青路面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运用表面能理论对集料-沥青粘附和剥落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推导了集料与沥青粘附和剥落过程的体系自由能变化计算式,并据此计算得出了四种典型集料与沥青组合体系的自由能变化值.计算结果表明:干燥环境下,集料与沥青粘附良好;在水环境条件下,沥青具有从集料表面剥落的自发趋势;集料与沥青之间的粘附行为存在最佳配伍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温条件的集料与沥青粘附性评价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常见的石料粘附性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开发了新的石料粘附性试验装置,给出了试验方法,依据粘弹试验理论,通过提高试验温度达到120℃,以降低沥青粘度和沥青与石料粘附界面的破坏能,进而达到加速加载试验的效果。选择三种石料、两种沥青以及考虑抗剥落剂等因素,开展试验研究,验证了该高温水煮粘附性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并获得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沥青与矿料粘附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阐述以毛细管柱测定水在矿料表面的接触角及沥青甲苯溶液在矿料表面的接触角的方法,用接触角的相对大小评价了沥青不同矿料的粘矿性。对其做了理论分析,并且讨论了水稳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进目前关于沥青与石料之间粘附性的测试方法,设计了剥离试验,与传统的水煮法相比,该方法精度更高.笔者采用一种新的试验方案测量了泰国IRPC70#沥青、秦皇岛70#沥青和滨州70#沥青与花岗岩之间的剥离强度.并通过水煮法及接触角测试对该方法进行检验.试验结果表明:剥离测试与水煮法及接触角测试的结果一致.试验测量了沥青...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消石灰提高沥青与酸性石料的粘附性机理进行了研究.分别从消石灰的碱性作用、对石料表面性能的影响以及与沥青之间的化学反应等多个方面做了一系列分析.结果表明:消石灰提高沥青与酸性石料的粘附性并不是碱性的作用;消石灰处理后酸性石料表面性质类似于碱性石料,使石料表面变得憎永亲油;消石灰可能与沥青中的弱酸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有机钙盐,能够牢牢地粘附在石料表面,从而提高粘附性.  相似文献   

13.
沥青与石料间的剪切粘附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自己开发设计的剪切粘附试验,对两种品质的沥青和两种性质的石料进行了粘附性剪切试验分析,给出了沥青与石料间粘附性强弱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受剪切速率和试验温度影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新规程(JTJ053-92)中关于检验沥青与石料(粒径〈13.2mm)粘附性的水浸法试验难以精确进行。为此,在分析了水浸法试验不足的原因后,对粒径小于13.2mm的石料与沥青粘附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粗细集料对沥青混合料均匀性的影响,基于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指标,以AC-16为例,分别研究4.75 mm档集料和2.36 mm档集料对沥青混合料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从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指标,还是相应的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变异性角度来看,粗细集料都影响沥青混合料均匀性,而且集料中4.75 mm这档集料比2.36 mm这档集料对沥青混合料均匀性的影响要显著.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从水平和竖直方向对沥青混合料集料均匀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数字图像处理,选取沥青混合料中各档集料的位置、数量和长轴方位角等三个集料分布状态参数,可以定量评价混合料截面上集料均匀性;集料均匀性可以通过集料均匀性指标来评价;随着公称最大集料粒径的增大,沥青混合料集料均匀性变差。  相似文献   

17.
陈荣 《华东公路》2014,(4):57-59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从水平和竖直方向对沥青混合料集料均匀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数字图像处理,选取沥青混合料中各档集料的位置、数量和长轴方位角等三个集料分布状态参数,可以定量评价混合料截面上集料均匀性;集料均匀性可以通过集料均匀性指标来评价;随着公称最大集料粒径的增大,沥青混合料集料均匀性变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延时烘箱老化方法对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进行不同时长的老化,探讨采用水煮前后质量损失率评价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可行性,分析了粘附等级和质量损失率指标随沥青老化程度变化的规律,探讨了粘附等级与质量损失率两种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沥青老化程度加深,沥青与集料的粘附等级下降,水煮前后质量损失率上升;改性沥青老化后与集料的粘附性能下降幅度较基质沥青小,抗水损能力强;水煮前后质量损失率与粘附等级有稳定的相关关系,且质量损失率量化了粘附等级的评价过程,测试结果客观性高。  相似文献   

19.
何中楠 《中外公路》2012,(2):261-263
将空隙率为7%左右的AC-13沥青混合料试件放置于25℃的水中达60d,定期观测试件的质量吸水率,并采用肯塔堡飞散试验测定其质量损失率。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饱水特征曲线存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由水迅速填充大孔隙,吸水率快速增加;第二阶段水分向微孔隙渗流并向沥青胶结料扩散,吸水率趋于某平衡上限,且长期作用下水分可能扩散到集料-沥青膜界面处,导致沥青胶结料内聚力和集料-沥青膜间粘结力下降,飞散质量损失率增大。  相似文献   

20.
新规程(JTJ053—92)中关于检验沥青与石料(粒径<13.2mm)粘附性的水浸法试验难以精确进行。为此,在分析了水浸法试验不足的原因后,对粒径小于13.2mm的石料与沥青粘附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