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传统人工巡检作业低效率、高成本等问题,本文在系统总结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安全高效、高覆盖率、高精度的铁路工务无人机巡检方案。结合铁路工务巡检需求,研究铁路沿线周边环境隐患排查、隧道进出口仰坡地灾评估、桥梁基础冲刷水害评估等场景下的无人机巡检技术。将无人机倾斜摄影应用于不同巡检场景,结果表明无人机巡检技术可实现高效、安全巡检及成果的数字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细化措施,开启为期3个月以"强管理、严排查、灭隐患、保安全"为主题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为加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提供可靠运输保障。青藏集团公司全面排查防洪、施工、人身等11个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结合设备春检收官和集中修施工梳理病害数据库,对照销号,并成立专业检查组和督导组,深入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朔黄铁路使用无人机对线桥隧工务设备进行一体化巡检的应用场景和数据管理需求,从总体架构、技术架构、逻辑架构等方面对基于无人机的重载铁路线桥隧一体化巡检系统开展架构研究。进行系统功能设计与开发,对无人机巡检业务流程和巡检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提供无人机巡检作业全流程一站式服务,为重载铁路工务设备智能运维辅助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详细阐述中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荷兰等铁路巡检无人机的应用现状,总结无人机在铁路巡检上的优势。指出铁路巡检无人机存在航权受到限制、缺少飞行操作员、结果智能化处理水平低、受恶劣天气制约等问题,并从无人机的自动化程度、在铁路行业内的认可度、应用范围、巡检数据融合、接触网异物处理、运行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无人机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前,铁路线路巡检主要仍由工作人员完成,这种人工检测方法费时费力,效率较低,且很难完成地质灾害区域、悬崖、桥梁等恶劣环境下的铁路线路检测。为了提高铁路检测效率,满足恶劣环境下铁路线路巡检需求,基于无人机、实时动态测量仪、云台、相机等设备搭建了一个铁路巡检平台,用于拍摄铁路线路的实况视频。并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法建立了无人机飞行路径模型,用于规划铁路巡检平台的飞行路径。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无人机飞行路径模型生成的无人机飞行路径与铁路线路贴合度较高,证明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铁路桥梁无人机巡检成果量化识别困难问题,基于摄影测量的原理,结合铁路常用跨度简支梁的结构构造特点与尺度特征,提出了采用合理规划路径对铁路简支梁的梁体侧面进行无人机巡检作业的方法。介绍了铁路桥梁的结构特征与巡检技术现状,数字摄影测量和贴近摄影测量原理与方法。针对全景贴近摄影测量现场作业效率低、后处理计算机资源消耗大的问题,采用不同作业模式对32 m跨度铁路简支T梁进行了贴近摄影测量快速巡检。通过优选无人机作业模式,单组无人机每天至少完成长约1.3 km简支梁桥的梁体检查,其重建模型结构尺寸偏差小于2%,可识别宽度小于0.20 mm的混凝土裂缝。  相似文献   

7.
根据铁路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现状,从基础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投入激励5个方面构建铁路安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评价体系,包含14项2级评价指标和37项3级评价指标;应用构建的铁路安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评价体系,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评价,验证体系的合理性;针对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实现铁路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闭环管理,有效落实各层级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推进铁路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安全稳定是增运增收的前提,随着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量逐步攀升,集装箱、安检查危、外包装卸等安全管控难度增大.广州局集团公司积极构建货运"7S"安全管理体系,深入推进货运站段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实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保安全,不断强化现场控制,为货运增量保驾护航.针对安全意识不牢,风险研判不细,现...  相似文献   

9.
袁慕策 《铁道建筑》2023,(4):114-118
针对铁路沿线安全隐患种类多、分布范围广、人工巡检工作量大的问题,根据现有铁路外部环境安全隐患监测工作流程,提出基于遥感技术的铁路外部环境安全隐患监测方法,包括遥感影像的获取、解译,安全隐患的建档与复核、治理等,搭建铁路外部环境安全隐患调查平台,提高铁路外部环境安全隐患监测的信息化水平。将该方法应用于京津城际铁路试验区域的铁路外部环境安全隐患监测工作中,结果表明可以对该区域内彩钢房及防尘网进行自动化提取并支撑安全隐患现场复核与管理等工作,减少了人工巡检的工作量,尤其是人工难以抵近区域的隐患监测,为遥感技术应用在铁路外部环境安全隐患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朔黄铁路现状和相关标准分析了无人机巡检需求。通过对比国内外无人机类型及特点,建议采用国内大疆M300RTK无人机平台以及P1、H20相机,L1激光雷达进行线桥隧巡检。根据桥梁、路基和隧道洞口的巡检要求,提出了线桥隧的巡检作业模式。从无人机作业管控、数据存储和智能识别、统计分析和综合展示三个方面开发了无人机巡检系统。建议编制无人机巡检管理类、技术类标准。从无人机平台和载荷、巡检作业模式、巡检系统和标准体系四个方面构建的重载铁路线桥隧无人机巡检作业体系,能提高线桥隧巡检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铁路设备状态的科学管理是铁路系统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铁路安全运营意义重大.结合现行机务段设备巡同检查(以下简称巡检)管理实际情况,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单片机技术和射频感应技术而设计的"设备智能巡检管理系统",通过建立机务设备台帐、设备状态管理、设备巡检管理、设备报活维修管理和设备管理人员考核管理等功能,实现对机务段设备的计算机网络化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2.
双重预防机制中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首先介绍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构建,可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检查项目清单化、标准统一化、手段智能化、信息上传统计实时化、治理闭环流程可视化和数据存储持久化,对促进工程建设过程的隐患排查治理起到积极作用;然后对该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的运用情况进行总结,以期为其他工程建设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铁路外部环境管控作为铁路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信息化水平低、数据不规范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在深入研究其工作业务基础上,制定了一套铁路外部管控综合解决方案,采用混合开发模式搭建了铁路外部环境管控地理信息平台,基于Chromium嵌入式框架和Hybrid App下的WebView开发技术分别设计实现了PC端铁路外部环境管控子系统和移动端铁路周边环境智能巡检App,该平台实现了铁路外部隐患外业智能化巡检、内业“一张图”管理、台账管理、多角度全方位统计分析等功能,提升了铁路外部环境管控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减轻了铁路外部环境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解决了目前铁路外部环境管控中的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铁路防洪应急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功能及实现方式。系统采用B/S应用模式,以GIS为展示平台,接入全路沿线降雨量信息,准确显示铁路沿线实时雨量,为防洪应急指挥提供第一手雨情信息;将天气预报图、卫星云图、测雨雷达图、台风等实时气象信息与全国铁路电子地图进行整合,实现了铁路沿线未来短时雨情的精确预判,搭建了防洪地点、防洪队伍、防洪备料等防洪抢险资源子系统,实现防洪综合信息共享,为排查险情和应急处置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铁路外部环境安全是铁路运输安全的基础.针对铁路外部环境隐患治理难点,调研安全隐患管控现状,从"人防"、"技防"、"物防"建设入手,探索隐患监控手段,研究有效管控措施,规范完善整治流程.通过综合利用卫星遥感、车载实景拍摄、无人机、及移动信息采集等技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基于机载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点云的铁路工务设备及周边环境形变分析方法,通过无人机机载LiDAR巡线系统获取铁路场景三维点云,对点云进行裁剪、去噪及配准;结合点云-点云比较方法与多尺度点云模型比较方法分别对工务设备及周边环境的形变进行定性与定量判断,并应用于邯长线(邯郸—长治)K130+874—K135+292区段。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利用机载LiDAR铁路巡检数据,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形变分析及时发现隐患。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风险隐患多、管理面广的特点,分析建设安全管理风险监控体系需求,提出安全监控与应急一体化的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框架,并对风险测点、盾构进度监测、隐患排查的信息融合和应急决策的技术应用进行探讨。工程应用表明,安全监控与应急一体化平台可对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铁路运输工作的安全稳定,本着“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的安全管理理念,设计了实效性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发动全员参与提报安全风险隐患、安委会挂牌督办、责任部门限期整改安全风险问题,使铁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实现了网络化、流程化、闭环式的集中管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南宁铁路局货运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提出深入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提升专业管理职能作用、整治重点风险隐患等建议,为铁路货运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铁路客站钢结构雨棚安全管理及整治提升,对雨棚建设概况及结构形式进行梳理,阐明我国钢结构雨棚建设发展的3个时期.统计全路及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雨棚主要安全风险点,分析表明围护结构的病害及潜在故障是最主要的雨棚安全风险.构建雨棚安全管理SWOT矩阵,提出安全管理措施.针对雨棚现存主要安全风险及设备故障隐患,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