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脏错构瘤     
<正> 脾脏错构瘤极少发生,国外迄今只有几十例报道,国内尚未见到,我们近遇一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43岁,工人,主诉为左上腹闷胀3个月.既往史无特殊,查体除脾肋下1cm外,无其它异常.实验室检查均正常.腹部B超示脾区实质性包块,CT示脾内占位疾.术中见脾大约16×12×8cm~3,质地色泽正常,于其上极脏面可及一7×6×6cm~3之包块,光滑,质软,与脾组织似有一界限,无腹水,即行脾切除. 病理肉眼检查:脾大15×10×6cm~3,重485克,包膜完整光滑,切面见脾外侧实质内有一7×7×5cm~3之肿块,  相似文献   

2.
<正> 患者,男46岁。以发作性上腹痛3年加重1周入院。曾做钡餐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变形”。1周前因劳累上述症状加重,伴纳差反酸,疼痛节律性消失。查体见上腹剑突下偏左处有轻度压痛,余未见异常。胃镜检查见胃角胃窦有散在绿豆大小糜烂境界不清,尤以胃窦小弯侧更明显。近幽门后壁有一条粗大皱襞。球部前壁有一0.7cm~2溃疡,盖有少许乳白色苔,周围粘膜充血水肿。胃镜诊断: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②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早癌待排。病理报告:胃窦小弯侧糜烂面的3块粘膜组织为慢性中度萎缩性  相似文献   

3.
<正> 脂肪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胃脂肪瘤国内少见报道。本院收治1例,女,48岁,上腹部痛疼、不适两年,空腹时加重,进食后减轻,每3~4日有少量黑便,曾按胃溃疡治疗无效,于1986年5月13日入院。检查:腹软,上腹部偏左有深压不适感,未触及明显包块。X线钡餐造影示:胃粘膜皱裂规则,柔软,胃窦区小弯侧见5×6cm大圆形充盈缺损区,其中可见黄豆大的钡斑,大弯侧壁柔软。诊断:胃窦部粘膜下平滑肌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 ,48岁。半年前因声音嘶哑 4月 ,吞咽困难 1月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尚好 ,右锁骨上可及一1.5cm× 1.5cm× 1.0cm淋巴结 ,质硬 ,可活动 ,无压痛 ,心、肺、腹部无异常发现。食管钡餐拍片示 :食管中段有长约 6cm粘膜中断、管壁僵硬区。胃镜检查示 :距门齿 2 4~ 2 8cm食管左侧壁 ,部分前壁有一约 4.0cm× 1.0cm粘膜隆起 ,其表面有一溃疡形成 ,质脆 ,触之易出血 ,活检病理诊断为食管中段鳞状细胞癌Ⅱ级。于 1999年 4月 2日至 1999年 5月 18日行放疗 化疗 ,放疗食管肿瘤区DT 6 4Gy ,右锁骨上转移淋巴结DT…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李某,女,58岁,以间断性黑便1年于1993年5月10日诊断为消化道出血,第3次住我院内科治疗。23年前因假性胰腺囊肿行内引流术。查体:T36.7℃,P 82次/min,BP15/10kPa,皮肤粘膜苍白,心肺正常,上腹轻压痛,但未扪及肿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一),血色素3.2g,红细胞1.1×10~(12)/L,白细胞3.7×10~9/L,出血时间3min,血小板70×10~9/L,大便潜血(++++)。经输血止血等处理,时轻时重。纤维内窥镜检查结果为“萎缩性胃炎”,全消化道钡透提示“小肠远段有狭窄”。内科治疗无效于6月28日在硬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手术见距回盲部80cm处,小肠狭窄,肠壁苍白增厚。该狭窄以上30cm及以下肠腔内有大量积血,近段小肠空虚,原小肠胰腺囊肿吻合口通畅。因此,以狭窄为中心上下各切除25cm,小肠行端端吻合。剖示切除段小肠见腔内陈旧性积血,粘膜有3处0.5cm浅表溃疡,病理报告“小肠组织慢性炎症”。术后第2天又开始便血每日500~1000ml,经再次输血,止血无效。7月10日再次手术,见全部小肠及结肠内积有大量鲜红色血液,于原胰腺囊肿内引流吻合口下20cm切开小肠置纤维内窥镜检查,见小肠与胰腺囊肿吻合口以上有鲜血流出。因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不允许再作复杂手术,镜检后原口放置一造瘘管于囊腔并注入止血药。术后4h病人呼吸衰竭死。  相似文献   

6.
<正> 该症罕见,国内杂志仅见有个案报告,对其X线表现尚无较详细的描述。本文报告本院一例,并汇集文献中五例共六例作一报告,对其临床、X线及手术,病理略加叙述和讨论。资料:如下所述。例1.男,1岁10个月,食后常吐一年,以食稀吐较轻,不能进硬食,进食后呛咳,渐加重。X线表现:食管腹段狭窄,长约1cm,其上扩张,和窄段分界截然,钡剂通过困难,2小时后有滞留,用解痉剂无效。手术所见:食管下端膈上1.5cm以上明显扩张周围粘连较重,贲门上食管明显狭窄,长约3cm,硬如索条,相当于膈肌部有0.7cm如软骨样,因粘膜、粘膜  相似文献   

7.
<正> 颌骨创伤性骨囊肿为一少见病变,我院1983年收治一例,报道于后。宁某,男,10岁,住院号15875。以下颌骨左侧无痛性肿胀半年之主诉就诊,患儿近三年来,下颌骨曾被人打过数次,全身检查无异常,颜面两侧不对称,下颌左侧膨隆畸形,肤色正常,约8×7×5 cm~3大小肿块、硬、有  相似文献   

8.
上颌窦腔内粘膜挫伤极为少见,国内文献尚未见报导,原因可能有二:①临床上忽视而未作诊断。②解剖上的特点受伤罕见。本院门诊曾遇两例,因易与单纯性鼻出血相混,故报告如下。例一:徐××、男,15岁,西安市人。以  相似文献   

9.
成年国人内镜下食管长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人食管与身高、坐高、性别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前视式胃镜在直视下经食管内腔测量了613例(男378例,女235例)食管上口(咽部)至食管末端(齿状线最近侧缘)的长度。结果成年男性食管平均长度为(24.8±2.1)cm,成年女性食管平均长度为(22.8±1.9)cm,男、女性食管长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发现,男女性食管长度与身高、坐高呈直线相关关系。但各年龄组间食管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长度受多因素影响,其中身高和坐高是影响食管长度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 食管平滑肌瘤多见于青年男性,症状时隐时现,常被患者和门诊医师忽视。虽是良性疾患,但若检查治疗不当,易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本文仅就我院自1965年5月到1987年1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加以分析报告。本组男12例,女1例;20~50岁,35岁以下8例;食管上段1例,中段7例,下段5例,瘤体0.9~11cm,平均3.8cm;粘膜下型5例,壁间型8例;均无溃疡。间歇性吞咽不畅或阻挡惑者8例,上腹痛或不适者5例,  相似文献   

11.
<正> 患者高××,女、25岁,腹部发现包块20余日入院。查体:T36.3℃、P88次/min、Bp17/12kPa头颈胸部(一),左上腹可触及10cm×8cm包块,表面不平,有压痛,质较硬,脊柱四肢神经系统(一)。诊断胰尾部包块。肝功、肾功、血糖、血常规均正常。入院后5日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见胰脾正常。肿瘤约20cm×16cm  相似文献   

12.
<正> 狭颅症系先天畸形,有遗传倾向。短头畸形属狭颅症的一型,今遇一例合并原发性视神经萎缩,报告于后: 患儿翦×,门诊号:176886,男性,两个月。母代诊:发现患儿两眼滞呆,要求检查,个人史:患儿系36周早产儿,顺产,其母于产前患高血压及黄疸性肝炎。患儿出生后12小时吐咖啡色物,当晚烦燥不安,呕吐频繁,前囟饱满,并有抽搐,血小板计数:8.5万/mm~2,出血时间延长,诊断为新生儿颅内出血。家族史:父母家族追询三代以上均无类似疾病,父  相似文献   

13.
<正> 神经鞘瘤临床常见,但四肢多发性神经鞘瘤十分罕见.未见报道。我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陈某,男,42岁。住院号204495。以左手示指、足跟及右腿窝包块三年余主诉于1987年1月22日入院。其中左手示指包块曾在外院手术,内容为“豆渣”样,诊断为“粉瘤”。术后半年复发。3包块均疼且向远侧放射。查体:全身情况良好。左手示指近节桡侧包块0.5×0.5×0.5cm~3,并可见一手术疤痕;左足跟内侧半球状囊性包块2.5×2.5×0.5cm~3;右腘窝半球状囊性包块1×1×1cm~3。上述3包块均固定,有压痛并向远侧放射.不影响患肢关节活动。初诊右腘窝囊肿,左示指神经鞘瘤,左足跟腱鞘囊肿。局麻下行3包块切除,术中见右窝及左足跟包块分别与腓总神经及胫后神经有关,左手示指包块毗邻不清。病理报告均为神经鞘瘤(病理切片号870684).术后伤口Ⅰ~甲愈合.1年余后随访无复发,患肢、指感觉良好,功能无障碍.一般认为神经纤维瘤可为多发,而神经鞘瘤多为单发。曾有报道五官科见有口咽部多发神经鞘瘤,而在四肢神经干上罕见有多发神经鞘瘤,因而临床上易误诊,本例即如此。尽管病理学上神经纤维瘤与神经鞘瘤都来  相似文献   

14.
<正> 患者,男,26岁.左上腹包块2月.于1987年8月20日住院.既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可.肝脏剑下3cm,轻压痛.脾脏上界在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界甲乙线8cm.甲丙线12cm,质韧.B超检查:肝脾增大.胸部X线片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色素69g/L,红细胞2×10~4个/L,白细胞6.1×10~9个/L,中性64%.免疫功能检查无异常.骨髓呈贫血性改变.初步诊断: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正> 杨某,女,43岁,医生,住院号236525,以左锁骨部肿大隐痛7年。明显增大1年入院。患者7年前发现左锁骨靠近胸骨处较右侧肿大隐痛,后肿块渐增大如鸡蛋大小。检查:左锁骨近胸骨段有4×6×2cm~3突起,有轻压痛,血象:白细胞:5×10~9/L,中性:0.7,淋巴细胞:0.28,单核细胞:0.01。嗜酸细胞:0.01.ESR:11mm/h.AKP:2.0μmol·s~(-1)/L.x—Ray示:左锁骨近胸骨段膨大,皮质增厚,无骨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术前化疗对食管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术前化疗方案采用BPF方案 ,采用DNA末端标记法染色观察食管癌术前化疗组 (62例 )化疗前胃镜标本和手术标本石蜡切片及 3 5例单纯手术组的手术标本石蜡切片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术前化疗组患者中 5 4例自觉吞咽困难、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明显改善 ,8例无变化 ,无症状加重者。消化道钡餐检查示CR 9例 ,PR 3 7例 ,NC 1 2例 ,PD 4例。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发现除病变进展的 4例外 ,其余 5 8例均可见化疗后改变。术前化疗组的胃镜标本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平均为 (5 .2± 1 .3 ) % ,术后标本为 (2 7.6± 3 .8) %。单纯手术组术后标本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为 (4 .9± 1 .6) %。结论 术前使用顺铂、5 Fu、平阳霉素联合化疗可以诱导食管癌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7.
<正> 男,22岁。主诉上腹痛2月,加重伴全身黄染20余日。在外院按“胃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效果不佳,转本院。肝功:黄疸指数120U,GPT200 U,余阴性。B超检查:肝斜切11.8 cm,右叶厚8.7 cm,左叶厚5.6 cm,门口宽1.0 cm,肝光点分布均匀。胆囊9.1cm×3.7cm,壁厚0.5cm,水肿呈双层影,液性暗区尚清晰。肝内胆管明显扩张,胆总管宽1.6 cm,于总管末端(胰头处)见1.4 cm×1.1 cm增强光团,后伴声影。  相似文献   

18.
霉菌性食管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 ,尤以原发性霉菌性食管炎更少见。该病多以口腔霉菌或衰弱患者的食管发病为特征。食管镜 ,涂片活检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我院自 1 981年~ 2 0 0 0年 ,在 1 50 0 0例次中发现 1 1例霉菌性食管炎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例中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2 8 67岁。病史最长 8年余 ,最短 2 4d。咽下困难、胸骨后疼痛 7例 ,呃逆 3例 ,食欲不振 1例。胃镜下表现 :粘膜充血、水肿 ,散在浅表糜烂 ,粘膜斑块如米粒大小 4例 ;食管普遍充血 ,可见纵行串珠状隆起 ,中央糜烂 ,充血 ,附霜样黄白苔 ,粘膜发红 ,触之易出…  相似文献   

19.
<正> 患者男性,60岁,以“反复右上腹痛4年,加重36h”急诊入院。查体:莫菲征阳性,B超提示胆囊颈嵌钝性结石,心电图检查正常。患者否认有冠心病史。入院后病情渐重,体温升高,巩膜开始黄染。随于第3天在全麻下行胆囊造瘘术,吸出脓性胆汁150ml,取出球状结石1枚,在探查胆囊颈时,病人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尸检:死者身长174cm,体重69kg,巩膜、皮肤轻度黄染。胆囊12.5cm×5.5cm×1.8cm,浆膜暗红色,粗糙,底部插有引流管,胆囊壁厚0.7cm,粘膜面有黄绿色脓样物,尚见数个小豆大,棕黑色结石附着,镜下见大量中性  相似文献   

20.
<正> 内翻性Meckel憩室引起的成人慢性肠套叠文献报道少见,作者在外检中见到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63岁.以“右下腹痛、稀便两月、发现右下腹包块一周”之主诉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收住入院. 查体:体温37.5℃,发育营养可.心肺无异常.腹软,腹痛发作时可见肠型,右下腹可触及8cm×6cm大的包块,质中、压痛阳性,活动度可,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RBC3.7×10~(12)/L,WBC 14×10~9/L,中性86%.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