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类对海洋环境保护日益关注,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近年来,作为负责海上航行安全和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国际海事组织,其防污公约正在由单纯的关注海洋的污染向水空一体化的立体方向发展,对国际船舶防污染公约、防污底公约、拆船公约、压载水公约及船舶能效设计指数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航运业需给予认真研究和积极应对,以便在新的规则下赢得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
8月3日.印尼交通部长Mangindaan对正在印尼进行访问的IMO秘书长关水康司表示:印尼正式通知国际海事组织(IMO),批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附则三、四、五和六,以及《国际海上搜寻和救助公约》(SAR)。关水康司高度赞赏了Mangindaan的努力,并希望他继续加快推进印尼对其他国际海事组织公约的批准,包括《2004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和《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  相似文献   

3.
相关国际海事公约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育军 《中国海事》2012,(10):55-56
近年来,为了防止自然风险及人类自己的错误可能造成的海上危害,世界先后诞生了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和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等海事公约。通过对这些海事公约的诞生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提示,对做好海事工作,发展海洋运输将有一定指导意义。一、相关国际海事公约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23日,在有106个国家318名代表参加的国际劳工大会上,国际劳工组织以104个国家赞成两个国家弃权的绝对票数通过了全新的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该公约被喻为海员的“人权法案”,同时又被称作与SOLAS公约,MARPOL公约和STCW公约共同支撑国际海事法律的第四根支柱。2006海事劳工公约的诞生既是全球1200万海员的福音,同时也势必对整个海运界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国际社会高度重视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国际海事组织(IMO)针对船舶防污染的公约颁布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公约)及相关修正案、《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BC规则)和《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BWM公约)等国际公约,并且对公约进行持续更新,这些公约对船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做出强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6.
邱奇  陈海清 《世界海运》2010,33(12):50-53
国际海事公约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些新的发展趋势必将对世界海事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介绍目前国际海事公约的发展情况,分析未来国际海事公约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应对未来国际海事公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国际海事委员会第40届大会10月15日在北京举行。船舶司法出售国际承认公约草案将力争在会上获得通过,定名为北京规则。据介绍,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通过船舶司法出售国际承认公约草案,修订国际救助公约、约克–安特卫普规则等,同时还涉及扣船公约、跨境破产、南北极法律问题、海  相似文献   

8.
邱奇  陈海清 《中国海事》2010,(10):27-30
国际海事公约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些新的发展趋势必将对世界海事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文中首先介绍了目前国际海事公约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未来国际海事公约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应对未来国际海事公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外交大会的成功召开为切入点,简单介绍了<2009年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内容及生效条件,并重点就该公约在我国的实施预期与对策作了研究和探讨,力图引起业界对该公约的关注,以利于其尽快生效和实施.  相似文献   

10.
国际燃油公约预计将于近期生效,本文从公约的核心内容入手,重点分析了我国燃油污染损害现状及我国批准加入公约的原因,并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应对燃油公约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从波特的“钻石模型”和国内学者的“五角模型”入手,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的成因分为基础层、核心层和环境层3个层次共5个因素,即政府作用、基础设施、腹地经济、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航运要素的集聚与组合能力等,认为这3个层次5个因素应同时发挥作用,形成合力,才能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物流中心相关概念与特点的分析与对比,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为实例进行论证,说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的过渡阶段,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更高层次目标是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尤其强调软件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14.
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日前,本刊记者就当代国际航运中心的界定、要素以及我国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方面的规划、发展现状等问题采访了我国著名港口经济专家,原天津港务局副局长、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主任王海平,并着重就北方航运中心建设的有关问题请王海平专家作了详细解答。  相似文献   

15.
赵霞 《世界海运》2007,30(5):48-50
恐怖主义严重危害着海上航行和港口的安全。从恐怖主义和海盗的定义入手,以两者的异同为切入点,初步探讨海上恐怖主义活动的管辖权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千 《中国海事》2009,(7):46-48
航运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扩展,对海员的需求日益增长。文中通过对国际海员劳务的重要性、国际海员劳务环境以及我国海员劳务竞争力的分析,提出大力发展国际海员劳务输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提高我国海员劳务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世界海运》2010,(3):10-12
进入21世纪,具有明显周期性特征的航运业快速持续发展了6年时间.成为航运业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繁荣期。但随着世界经济进入不景气的下降周期,国际贸易活动开始进入萎缩期,国际航运运价指数一路暴跌,与国际贸易流量相伴而生的国际航运业开始进入冬季。在这样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8.
On 1 July 2004 the new maritime security regulatory regime set out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 (SOLAS), 1974 as amended, namely the new chapter XI-2 on Special measures to enhance maritime security and the International Ship and Port Facility Security (ISPS) Code entered into force only 18 months after adoption by the SOLAS Conference in December 2002. Following the devastating terrorist acts of 11 September 2001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recognised the need to protect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transport sector against the threat of terrorism. IMO responded swiftly and firmly by developing these new requirements, which represent the culmination of co-ope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s, Government agencies, local administrations and shipping and port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9.
国际海运惯例是国际惯例的一种,它具有国际通用性、重复适用性、以任意性规范为主等特点.国际海运惯例有确定海运活动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解释或补充海运合同的缺漏、解决海事法律冲突等作用.我们应该对其加强研究,正确理解和适用.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considers a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problem, which is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the transportation flow, i.e. volume of container cargoes, and the transportation mode in each trade route, for the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the sum of shipping and inland transportation costs. The problem takes account of two restrictions: maximum cargo volumes capacitated at each seaport and maximum number of vehicles available at each transportation mode. To solve optimally the problem, this paper employs a 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 which is an operations research technique. A case study is performed on the container cargo data in Korea and we draw several implications to improve efficiency in the transport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argoes in Ko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