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克服现浇道岔道床岔枕离散、组装工序繁琐、工期较长及现有预制道岔道床结构复杂、施工工序多、 通用性较差的弊端,在现有预制道岔板的基础上,提出和研发一种新型的装配式道岔道床,从平面廓形、控制性 尺寸、承轨台、限位结构、隔离层或减振垫、转辙机安装预留接口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和研究创新,并在重庆轨 道交通 4 号线二期工程中成功实践。研究结果表明:与既有预制道岔道床相比,此新型装配式道岔道床的生产和 施工便利性显著增强,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零部件的组装焊接过程中,生产作业一般不是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生产而是依据工艺设计图纸;尤其是在进行工件组装作业中,组装工艺图纸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将各设计尺寸转化为工艺尺寸,制订焊接工艺尺寸来指导生产;选择合理的工艺尺寸,对控制零部件的焊后尺寸、简化组装过程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为满足哈大高铁的建设需要,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缩短列车运行时间,研究设计时速350 km 60 kg/m钢轨62号高速道岔,使道岔侧向容许通过速度提高到220 km/h。本文主要阐述62号道岔加工的关键技术以及辙叉组装和道岔整体铺设技术,以提高大号码道岔研究水平。研究结论:通过对62号道岔关键制造技术的研究得出:(1)在制造过程中控制长细比达到2 168的钢轨件发生变形,对整组道岔的试制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钢轨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道岔的组装、试铺以及上道后的运行状态,是道岔制造的关键;(3)道岔的关键件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尖轨、心轨、翼轨等钢轨件的加工,同时也包括垫板加工和硫化处理;(4)道岔组装和整组铺设的关键技术包括道岔铺设组装平台的改造、道岔铺设组装基准的确定、道岔的初步组装、道岔铺设的精调、工电联调等;(5)该62号道岔于2011年铺设在哈大高铁线路上,经过三年多的上道运营,实践状态良好,可广泛应用于侧向通过速度220 km/h的高铁线路。  相似文献   

4.
杨文成 《铁道勘察》2020,(1):133-136
为了解决站场BIM设计中道岔与岔线建模繁琐、定位捕捉困难等问题,基于最新的OpenRail软件环境,对MicroStation直接建模和道岔设备抽象化线性建模两种思路进行比较分析。经研究,线性建模方法更适合站场BIM设计。针对线性建模手段,将道岔的主要设备及尺寸信息转化为标准化道岔库元素和标记,然后按抽象化的道岔元素及标记信息进行xml文件编程,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体验。  相似文献   

5.
杨聪 《广西铁道》2005,(4):25-27
介绍了道岔关键部位辙叉的几何尺寸要求,阐述了在道岔维修中常见病害问题,详细分析了如何设计确定道岔辙叉部位几何尺寸合理维修值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技术指导方法,解决了道岔养护维修工作中比较难处理好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客运专线60 kg/m钢轨18号单开道岔是我国客运专线铁路的主型道岔产品,可动心轨辙叉是客运专线道岔中最复杂的部件,同时也是道岔制造和质量控制的关键点,根据道岔设计理论结合生产实践经验,总结了18号可动心轨辙叉组装的流程、方法和质量控制重点,旨在对道岔制造、铺设、养护维修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长枕埋入式无砟道岔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鸟龙泉车站的18号道岔是全线铺设的第一组高速无砟道岔,其铺设施工中的经验对于全线长枕埋入式无砟道岔的铺设具有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乌龙泉车站无砟道岔铺设前的运输、组装和精调施工,对混凝土浇筑之前道岔几何尺寸的评估、混凝土浇筑、道岔内接头焊接及铺设完成后各部位的检测进行了说明并做了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道岔除冰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外锁闭装置的防护罩设计方案。具体分析了防护罩的安全可靠性要求,介绍了防护罩的安全设计构思、制作材料选择要求、工厂组装和现场安装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胶济客运专线施工中,针对淄博站区间线路改造,介绍了无尖轨道岔在既有线路改造中的应用技术,包括无尖轨道岔工作原理、道岔的组装和拆除工艺。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中低速磁浮道岔设计的可靠性、耐久性,结合唐山中低速磁浮道岔测试和北京S1线道岔设计,详细描述受结构空间限制被设计的比较单薄和在行车中用来固定道岔,保证通车安全的重要零部件的结构寿命计算方法。用试验结果或装配体的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作为道岔轨道部件疲劳寿命计算的应力幅值,提高了设计结果的可靠性。列表给出工艺对有效应力集中系数kσ、表面系数β、尺寸系数ε的影响,并通过系数调整达到提高零件设计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30 t轴重重载运输是货物运输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结合山西中南部铁路的建设,前期研究开发了30 t轴重60 kg/m钢轨12号、18号重载道岔,经在既有线上道试验,总体使用效果良好。但根据目前的相关技术标准,30 t轴重重载线路应使用75 kg/m钢轨,为此有必要研究开发75 kg/m钢轨重载道岔。简要介绍75 kg/m钢轨12号、18号重载道岔的研究设计,包括平面线型及结构设计,通过增大导曲线半径、尖轨加宽技术,设置轨撑、采用镶嵌式合金钢组合辙叉和高锰钢组合辙叉(爆炸硬化)等优化道岔结构设计,经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表明:75 kg/m钢轨重载道岔的结构部件位移及加速度均低于标准限值,并且能够满足行车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桥上无缝道岔设计计算理论,分析采用凸型挡台基础连接形式桥上无缝道岔交叉渡线钢轨、传力部件、轨道板和桥梁的受力与变形,归纳出桥上无缝道岔交叉渡线受力和变形规律,并对今后无砟轨道桥上无缝道岔交叉渡线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青岛现代有轨电车梳子型道岔是国内首创,其道岔布置形式、线型设计、结构设计较为新颖。线型布置打破常规道岔布置形式,相邻分支线路道岔中心的距离小于相同号数道岔的全长;道岔结构设计具有创新性,由1个普通双尖轨转辙器、多个单尖轨转辙器、多个复合型辙叉、1个双曲线辙叉组成。为今后现代有轨电车道岔设计提供了新方向、新思路,也可供站场道岔布置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简要介绍上海申通60kg/m钢轨9号对称三开道岔主要尺寸、结构参数等主要技术特征和结构设计原则,并对重点加工工艺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对典型案例的桥上咽喉区无缝道岔群的温度力、道岔部件相对位移和传力件的剪力进行了计算,并与普通桥上无缝线路的温度力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桥上无缝道岔较一般区间桥上无缝线路钢轨附加力明显增大,桥上无缝道岔设计应同时兼顾道岔与桥梁孔跨布置;典型案例中的道岔尖轨、心轨位移及限位装置的结构强度均可满足其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广泛铺设,越来越多的桥上铺设无缝道岔,而桥上无缝道岔较一般的桥上无缝线路受力变形更为复杂,道岔几何形位更难保持。基于桥上无缝道岔梁轨以及道岔股道之间相互作用理论,分析了桥上无缝道岔整体设计的检算评估方法,并阐述了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无缝道岔稳定性研究,从轨道结构划分的各单元杆件的力学特性入手,通过MATLAB编程建立三维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无缝道岔在线路上的稳定性,给定升温条件通过模型计算得到道岔位移的变化趋势,找到峰值点的位置,改变升温幅度得出位移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求得允许升温的幅度,研究结果表明,无缝道岔在尖轨尖端、尖轨跟端、心轨跟端及直侧股分离处将出现最不利位置点。对峰值点产生原因分析可知,作为轨道框架刚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温度力传递的介质,各部件联结形式直接影响道岔的稳定性,其位移与温度呈线性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其位移值也逐渐增大。据此可对锁定轨温进行合理的设计,最后根据峰值点位置提出相应的养护维修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道岔区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的受力特性,为道岔区钢弹簧浮置板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依据,根据国外道岔区钢弹簧浮置板的设计,并结合某地铁线路道岔区的线路条件,建立了道岔区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直向和侧向施加静荷载时道岔浮置板的纵横向弯矩包络图、应力以及基本轨和里轨垂向位移差的分布规律,并比较荷载作用在道岔浮置板直股和曲股以及正线浮置板时,钢弹簧浮置板弯矩包络图的区别。通过分析得出道岔区钢弹簧浮置板沿纵向和横向的受力虽不均匀,尤其是转辙部位和辙叉至道岔浮置板后端部位,但是道岔浮置板所受弯矩和应力以及基本轨和里轨的位移差都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陈园 《都市快轨交通》2015,28(2):61--64
轨道交通中道岔的技术性能及岔区的建筑限界设计直接影响运营组织效率和车辆运行安全,针对重庆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中应用曲线道岔的情况,依据曲线道岔参数及布置形式,利用图解法模拟车辆过岔过程,并进行加宽量计算,拟合出道岔区建筑限界的加宽量图,讨论曲线道岔区建筑限界加宽量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为岔区土建、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