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紧密结合鹤大高速项目特点及工程需求,构建了抗冻耐久、生态环保、循环利用、低碳节能"四类"技术体系;重点研发和应用了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的季冻区高速公路建设关键技术、基于生态补偿的湿地营造技术、分步清表及植被分级保护技术、应对极端气候的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成套技术、填料型细火山灰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基于环境感知的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节能与智慧控制技术,破解了季冻区公路实现抗冻耐久和生态环保的行业难题;系统实施了包括建章立制、纳入设计、过程管理、宣传培训的"四类"管理措施,保障了鹤大高速绿色公路主题性项目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绿色低碳”背景下,“绿色低碳”城市道路的设计方法,首先,从“绿色低碳”的概念内涵出发,探索城市道路全寿命周期内安全、生态、低碳的技术要素;然后,以某城市道路为案例,阐述“绿色低碳”城市道路技术要素的应用技巧和设计手法,为类似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闫冬 《上海汽车》2010,(7):33-36
为提高零部件与整车结构耐久性能设计的相关程度,提出一种基于试车场实际道路载荷谱时频域转换及试验加速理论的零部件结构耐久性能试验方法,可满足自主开发中零部件结构耐久性能试验的高质量、低成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道路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在对生态进行释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型城市道路的定义与要素特征;提出了生态型城市道路的6个设计模块,分别为低影响道路系统、道路安全评价体系、道路智能系统、道路建筑美学体系、街区道路空间综合体系、低碳交通服务系统,给出了各个设计模块的关键技术及内容,归纳提出了初步设计方案制定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基于实测道路载荷谱将CAE疲劳寿命预测技术与整车道路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某车型车身进行疲劳失效再现和改进设计的过程,改进后的车身分别通过了整车台架试验和试车场道路耐久试验,解决了开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虚拟分析识别出的失效位置与物理试验失效结果一致,可以利用其部分替代物理试验来进行车身的改进设计。实践证明CAE疲劳寿命预测技术与整车道路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车身开发中的试验数量、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6.
通过变速器道路载荷谱采集系统,实车采集了试验场整车耐久试验载荷谱,根据齿轮材料的S-N曲线和疲劳累积Miners理论,得到对变速器各个档位的考核强度。根据整车载荷谱的强度,以及可靠性理论,设计了双离合变速器的台架加载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琴  郝琳哲 《公路》2024,(1):212-218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伴随而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建设低碳城市、倡导绿色出行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绿道慢行系统在规划绿色交通网络、营造低碳生态环境等方面与低碳城市相契合。基于对低碳生态理念的解析,分析了绿道慢行系统的低碳生态设计策略,并以武汉东湖绿道为例,从构建绿道生态网络、连接慢行交通系统、营造舒适慢行空间、建设人性化服务设施、打造智慧游览体验等5个方面对东湖绿道的低碳生态理念进行了诠释,探讨了绿道慢行系统低碳生态设计方法,以期能为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从道路建设角度,探讨了一系列上海地区低碳道路构建技术,分析了各种技术实现低碳的途径及节能减排效果。通过上海地区道路工程应用,提出了低碳建设技术的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形成了低碳道路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9.
根据低碳城市建设需求与上海嘉定新城定位,针对嘉定新城道路,设计采用了温拌型排水性沥青路面、钢渣透水人行道、绿化储碳技术与灌溉节水技术,率先在嘉定新城的临泽路成功实施,构建了低碳道路,起到了较好的工程示范作用,下一步将在嘉定新城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从汽车悬架系统耐久的基本原理及重要性作为出发点,首先介绍了目前主流的悬架系统耐久试验方法,并从试验准确性、试验周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其次,基于轴耦合试验系统及疲劳耐久损伤相关理论和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实际道路载荷谱损伤等效正弦波的汽车悬架系统耐久试验方法;最后,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际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对崇明岛内既有道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需要角度,提出相适应的道路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规划建议。从规划、线形设计、筑路材料、雨水收集、生态景观等方面,分析适合崇明地区推广的生态道路建设理念与方法,以实现道路建设时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增强绿化景观生态性等目标。  相似文献   

12.
整车供电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帅希士  吁苗 《汽车电器》2009,(12):10-12
较系统地介绍整车供电系统的设计方法,分析整车供电系统相关零部件的设计要求以及产品的验证要求,在某新车型的开发中运用该设计方法,整车顺利通过耐久试验并投产,证明设计可靠。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循环利用,提高道路修筑质量,对废旧沥青路面材料作为道路基层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提出了原材料技术要求,参照半刚性基层路面设计方法,进行了水泥稳定再生基层混合料设计,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应满足一定技术要求才能用于水泥稳定再生基层;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混合料设计;设计的水泥稳定再生基层可应用于道路修建。  相似文献   

14.
某车企对正在研发的某车型进行可靠性道路耐久试验过程中,发现后副车架某位置发生开裂,开裂的产生影响了可靠耐久性能评估。为快速解决开裂问题,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副车架进行仿真。主要思路:将试验场采集得到的路面激励信号加载到在多体动力学悬架模型中,然后提取出硬点动态载荷,最后将动载荷作为耐久仿真输入,对副车架进行结构疲劳耐久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对开裂位置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有效性参考建议,为提高副车架寿命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以沥青或道路渣油铺设的黑色表面处治作为现有砂石路面的一种养护技术措施,已在全国许多地方,特别是在北方缺乏砂石材料地区推广,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旧有道路上作处治层铺筑前,进行综合技术调查是保证工程质量的第一环。这种调查的目的是:为处治层设计、预算编制提供可靠依据;并为日后的观测、研究提供资料。现将我们这两年来的工作内容、方法列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结合京沪高速公路微表处车辙修复施工,介绍微表处配合比设计、材料和设备选用、混合料选型等,重点阐述微表处车辙修复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实践证明,微表处有效解决了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提高了路面的抗滑性能和耐久性能,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欧Ⅴ/Ⅵ排放法规中,利用阿伦纽斯方程式,实现机动车排放控制装置台架耐久试验与道路耐久试验等同的老化效果.本文中基于此方程提出了从耐久试验中的耐久距离转换为耐久时间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算,进一步阐述了标准台架循环与标准道路循环不同耐久方式等效的具体方法和程序.同时揭示了影响台架老化试验精准度的关键在于温度信息的采集.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设计了一种ESP电子稳定系统碎石路耐久试验方法,自主设计和建造了碎石路试验道路,试验场景丰富,贴近用户实际使用工况.利用CAN总线数据记录仪,基于LTL语言进行个性化编程,实时监控试验过程,记录和统计试验数据,以判断试验结果的有效性.相较于常规的冬季低附道路耐久试验,该试验方法不依赖于环境和气候因素,投入少,成本低...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款新开发SUV电动汽车,根据道路试验规范规划耐久试验道路和里程分配,测量悬架轴头和减振器等位置的加速度及位移信号。研究道路测试数据的平稳性和等效缩减,建立了该车的刚柔多体模型,结合虚拟迭代技术进行载荷识别,计算出该车在试验场耐久道路上的轮心六分力。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常规整车道路耐久试验在电器功能可靠性试验方面的不足及其原因,针对电器功能可靠性提出了基于场景的新型整车道路耐久试验方法,并且通过实例解释了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