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饱和黄土路基由于增湿会产生附加变形,降低路基强度。为研究非饱和土排水过程中含水率、离子含量、土体强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双灰桩联合电渗法的排水技术,采用自主设计的试验系统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试验表明:通过双灰桩联合电渗法使非饱和黄土路基内部的水分产生向双灰桩侧的迁移,含水率平均下降15 %;两侧双灰桩中的Ca2+等离子向土体内部迁移,结合双灰桩的膨胀挤密作用以及胶凝反应,提高了路基土体的强度,对路基产生一定的加固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保平 《中外公路》2007,27(3):218-221
公路建设中路床和路基部分大量使用了石灰改良膨胀土,为了保证改良土中灰剂量达到设计要求,需要在不同时间检测改良土的灰剂量。该文通过室内大量试验揭示石灰稳定土中,石灰剂量随时间衰减的几个规律,建立EDTA消耗量与灰剂量消耗量随时间降低的标准曲线和回归公式,并以此对合肥北绕城高速公路路基改良土现场灰剂量进行检测,对现场路基压实结果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3.
掺石灰处理膨胀土路基填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膨胀土填料不掺灰和掺石灰处理后的胀缩性及物理,力学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掺合对改善膨胀土路基填产工程性质的影响,并对不掺灰和掺石灰处理后的填料进行膨胀及收缩变形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4.
陈波  李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5):184-186,247,248
为了解决公路路基填料中膨胀土胀缩变形问题,该文采用生石灰对填料进行改良,通过对石灰改良土进行击实、胀缩总率及无侧限抗压强度等试验.结合<公路路基施丁技术规范>要求确定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合理掺灰量.其成果为工程实际施工中石灰掺人量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膨胀土路段大面积高填深挖方路基、边坡设计及施工进行讨论,并以荆宜高速公路膨胀土室内试验数据为依据结合施工经验对膨胀土处理提出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郝志荣 《路基工程》2010,(6):209-212
为消除盐兴公路喊叫水段膨胀土路基引发的病害,对沿线膨胀土进行颗粒分析、矿物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含盐量试验和膨胀试验,并对该段旧路路面破坏的原因加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s入8%生石灰作膨胀土的改良剂,或用砂、砾换填膨胀土。采用后者措施对喊叫水段的膨胀土路基处理后,已运营7年,未再发生病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掺石灰对膨胀土进行改性是膨胀土地区筑路常用方法之一。相关技术规范仅规定强膨胀土不能作为路基填料和中膨胀土经过改性处理后可作为高速公路路基填料,但并未阐述其具体配合比。选取某高速公路局部膨胀土地基路段作为研究对象,对已有的膨胀土地区公路路基的相关技术指标和运营情况进行调查,通过现场钻探取样,选取有代表性的膨胀土样,进行室内试验和仿真模型计算,研究石灰改性膨胀土路基的应力与应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掺加石灰对膨胀土路基进行改性是有效的,掺灰率控制在4%~6%时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大量膨胀土试验,对广西崇(左)上(思)二级公路3种膨胀土击实土样的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膨胀土的起始含水量和起始干密度对其变形的影响是主要的外部因素;根据膨胀量试验、膨胀力试验和收缩试验的试验数据,得到了膨胀量、膨胀力和收缩量与起始含水量和起始干密度的相关关系.同时, 研究了干湿循环对击实膨胀土膨胀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膨胀土的路基设计和路基处理等膨胀土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胡伟  程平 《中外公路》2002,22(6):11-15
针对膨胀土路段大面积高填深挖方路基、边坡设计及施工进行讨论,并以荆宜高速公路膨胀土室内试验数据为依据结合工经验对膨胀土处理提出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膨胀土及其工程病害问题有岩土工程界的"癌症"之称。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公路建设中遇到的膨胀土路基设计与施工等技术问题,通过现场试验路监测、室内大型模拟试验等研究方法,提出了膨胀土路基的设计计算理论,完善了加筋膨胀土路基的设计方法,开发了膨胀土路基经济合理的处治方法,为湖南省膨胀土路基设计和施工技术指南的编写以及相关技术规范的修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