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工过程中路基的沉降是由于土体的压缩变形、塑性变形以及固结沉降等引起的,针对不同的土质条件和施工条件,应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现行基于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用于施工期沉降的计算不尽合理,而尝试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计算施工期沉降,得到的结果与实测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2.
介绍某高速公路施工I标施工期路基沉降的观测方法和内容,对典型的沉降观测点在不同时期的沉降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土体在施工期结束所处的固结阶段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经验的方法对工后沉降进行了定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软土路堤填土的沉降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岩  任伟 《交通标准化》2005,(10):154-156
路堤施工期的沉降观测是路基稳定控制的有效方法,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推算路面铺筑时间的基础资料.在软基上修建高速公路,可通过沉降观测对施工过程进行指导,制定合理的填土计划,防止在施工期间出现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4.
尤罕 《北方交通》2007,(9):23-24
软基路段路堤施工期间的稳定、安全及工后沉降控制是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关键问题,介绍了不同施工期沉降观测和侧向位移观测的监控方法。  相似文献   

5.
湖盐公路改建工程路基沉降计算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以湖盐公路湖州段改建工程西庄桥湖州侧的监测资料为背景,通过采用分析总和法计算最终沉降,用比奥固结理论计算施工期沉降,并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反分析方法反求计算所需参数,收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为进一步进行路基沉降的计算及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引起路基路面沉降,威胁交通安全.通过建立隧道-地基-路基相互作用计算模型,在路面荷载作用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计算了隧道下穿深度、地层模量、泊松比及强度参数等因素与路基沉降变形规律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隧道下穿深度不仅影响路基沉降变形的大小,而且影响沉降槽的形状,而土层性质主要对路基沉降变形影响较大,对沉降槽形状影响相对较小.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因素对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路堤施工期的沉降观测是路基稳定控制的有效方法,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推算路面铺筑时间的基础资料。在软基上修建高速公路,可通过沉降观测对施工过程进行指导,制定合理的填土计划,防止在施工期间出现不均匀沉降。文章以某高速公路为例,对软基路堤沉降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反分析方法的高填石路堤工期沉降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邓肯一张E—V非线性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高填石路堤工期沉降进行研究,并针对数值分析中计算参数取值困难,根据部分现场实测值,运用复合形法对参数进行优化,反演出适当的参数组合,再以反演参数值预测路堤施工期下阶段的沉降值。预测与实测结果比较表明,该反分析方法预测沉降误差较小,可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9.
在深入分析沉降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引入能很好反映软土路基沉降发展主要特征的Verhulst模型,采用曲线拟合的经验计算方法,发掘施工期的实测数据所蕴含的信息,用以预测工后的最终沉降量;在模型参数的反演上运用改进的非线性拟合算法,有效地避免了常用的灰色建模方式下的理论缺陷和其他处理方法的弊端;实例分析表明,本文方法的适应性较好,预测精度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洞庭湖区某软土路基高速公路在施工期的沉降数据的收集,总结了通道、涵洞过渡处典型观测断面的沉降规律,桥头典型观测断面的沉降规律,一般路基典型观测断面的沉降规律,比较了湖区软土路基的不同地基处理方式的沉降规律。通过总结,可及时发现危险的先兆,明确路基破坏原因,确保在湖区软土路基上进行路堤施工安全和稳定,控制和保证高速公路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