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采用淬火钢回火理论方程对27MCJV齿轮钢在不同温度经1h回火后的回火硬度、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预测和验证,在27MCJV齿轮钢回火特性数值解析基础上对回火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和选择。结果表明,27MCJV齿轮钢具有良好的短时回火工艺特性,在540~580℃经20~30min短时回火后完全可达到现行标准中的力学性能要求。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热处理情况相符,可用于指导相应钢种回火工艺的制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38SiMnVB钢在超高强度下具有较高的塑韧性,研究了其马氏体组织在回火转变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通过研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的规律探讨钢的强韧化机制,为制定最佳的弹簧热处理工艺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38SiMnVB钢的马氏体回火组织结构变化与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有关,对钢的力学性能和断裂机制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获得高强度、高塑韧性,使钢得到强化与韧化,最终确定了优化后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3.
为测量发动机活塞的工作温度,利用金属材料的硬度随回火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理,建立发动机铝合金活塞的硬度-回火温度曲线,从而实现了对发动机活塞的整体测温。经校验,误差在±5℃以内。该方法可用于测试活塞在燃烧室、环岸及销孔等关键位置的工作温度,避免了热电偶法测温和硬度塞法测温存在的安装不便及成本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代汽车柴油发动机所用柱塞式喷油泵、闭式喷油器和出油阀等精密偶件的制造材料,我国大都采用 GCr15轴承钢,其热处理预备组织是球状珠光体,沿用热处理工艺为:850℃±10℃加热并淬入50℃10号机油中,经-50℃~-70℃冷处理,然后在150℃±10℃回火。按照部标要求,淬失后的硬度应大于 HRC63,金相为马氏体1~4级。不允许出现5~6级的过热组织,7级的欠热组织(有屈氏体)和8级冷却不良的贝氏体组织。然而在具体生产中虽然能得到硬度 HRC66以上、马氏体级别在3.5~4级,但往往在马氏体的基体上发现有屈氏体的黑  相似文献   

5.
回火温度对截齿钎焊接头抗剪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采煤机用截齿钎焊接头的抗剪强度,研究了钎焊后回火温度对钎缝显微组织和剪切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钎焊接头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剪切强度因回火温度不同而产生判别;回火温度在400℃左右时抗剪强度有低谷区。  相似文献   

6.
对影响汽车转向器疲劳寿命的热处理工艺及机加工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从齿轮心部硬度,回火温度,强力喷丸工艺,机加表面质量,热处理后非马组织,插齿刀圆角半径等六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汽车转向器疲劳寿命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回火温度对弹簧钢微观组织和力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探讨了轿车螺旋弹簧用钢50CrV4的微观组织和力学行为与回火温度的关系。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回火温度下的组织,从能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50CrV4钢的断裂行为,并通过扫描电镜对冲击试样和拉伸试样断口的观察,确定了实验的断裂机理。  相似文献   

8.
杨德利 《汽车技术》1997,(10):40-42,53
分析了6V150型柴油机180r2Ni4WA钢制曲轴层渗碳后高温回火工艺对淬火硬度的影响。该曲轴经深层渗碳后,渗碳层残余奥氏体较多几次回火可提高淬火后的表面硬度。550℃高温回火三次,淬火后的表面硬度最高。  相似文献   

9.
3Cr_2W_8V钢是目前国内外应用广泛、综合性能较好的热锻模具钢。经强韧化处理后,其性能将会得到显著的改善和提高。热锻模的工作温度较高、负荷重、服役条件恶劣,失效形式多属热疲劳引起.经分析发现:凡早期损坏的金相组织均是回火马氏体 未溶碳化物;寿命长的是回火索氏体,硬度略低于HRC40.  相似文献   

10.
对发动机排气歧管垫片装配开裂问题进行了分析,垫片断口的电镜观察分析表明,其断口为沿晶断口并且晶界上有许多颗粒状碳化物存在,具有第一类回火脆性的特征,通过进一步的工艺试验,回火脆性试验和断口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此垫片在原回火温度330℃时产生了第一类回火脆性,该垫片的开裂正是这种火脆性所致,而回火温度在380℃时第一类回火脆性得以消除,由此,针对原因而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将热处理的回火温度调整为360-380℃,解决了该 垫片装配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了30CrMnSiA钢在HRC26--51等四个硬度值段内真空炉淬火加回火和盐炉等温淬火加回火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对比,为最大眼度发挥30CrMnSiA钢热处理效果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22MnB5后桥扭转梁为研究对象,进行高频连续感应淬火和回火热处理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热处理件的组织、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探讨热处理工艺对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频连续感应淬火配以回火,可生产出满足产品要求的后桥扭转梁零件。  相似文献   

13.
热处理工艺对3Cr2W8V钢热疲劳抗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提高淬火温度的回火温度,软氮化,软氮化加发蓝等几种热处理方法对3Cr2W8V钢热疲劳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以提高该钢的热疲劳抗力,而软氮化及软氮化加发蓝对热疲劳抗力却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Ni基自熔合金 WC、Co基自熔合金、Co基自熔合金 WC为熔覆材料的激光熔覆层在不同温度下的显微组织和硬度,结果表明3种熔覆材料在相同激光熔覆工艺条件下获得的熔覆层的高温显微组织、高温显微硬度有很大的差异。Ni基自熔合金 WC熔覆层的显微硬度随温度升高有所降低,在800℃左右显微组织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而Co基自熔合金和Co基自熔合金 WC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大约在700℃以后有所降低,其显微组织在800℃左右开始发生变化。同时证明,熔覆层中的大块的WC在900℃之前的加热过程中硬度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焊接后马上回火,虽然回火温度不足以让组织产生相变,但却让焊缝冷却时间变长,有利于贝氏体的形成,同时,也延长了马氏体的相变时间,使晶粒变粗,导致抗疲劳强度下降,造成焊缝在耐久试验中破损。在整个回火工艺中要避免贝氏体的产生,保证珠光体和马氏体的组织生成,缩短马氏体的相变时间,这样才能提高焊缝的抗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6.
陈继贤 《长安科技》1998,4(3):17-21
应用无公害的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定性分析共渗层化素之素,着重分析了共渗层相组织的表面面硬度,研究了QPQ处理温度,时间对洪渗层深度,硬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凸轮轴采用低碳钢板屏蔽感应器进行中频淬火后,易产生尖部硬度偏低和金相组织不好等缺陷。采用新研制的加硅钢片屏蔽的感应器时,彻底解决了3号主轴颈边缘回火问题。此外,使用这种感应器还有明显的节电效果。  相似文献   

18.
38SiMnVB弹簧钢的强韧化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8SiMnVB钢是超高强度新型弹簧钢,大量应用于汽车悬架弹簧上,应用难点是在超高强度下保持较高的塑韧性。重点研究了38SiMnVB弹簧钢回火转变过程中的组织变化和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氏体的回火转变是时间过程,不同的回火时间对应着马氏体的分解和不同碳化物类型之间的转变,对钢的力学性能和断裂机制产生了明显影响。可通过控制回火温度和时间获得高强度和高韧性,使钢得到强化与韧化。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氰化、渗硼复合工艺提高钢板压弯模具的使用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氰化、渗硼复合工艺处理的钢板压弯模具其表面有一层白亮的Fe2B,次表层有近1mm厚的高C、N区,淬火回火后形成回火马氏体,与C、N、B三元共渗的情况有很大差别;模具表层的硬度梯度平缓,由表面到基体,硬度连续变化,有更强的抗表面硬化层剥落的效果。使用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后的模具,使用寿命可提高近20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阐述了等温正火工艺参数对锻坯组织、硬度及其均匀性的影响。表明:均匀分布的组织、硬度及良好机械加工性的等温正火锻坯的获得,主要取决于工艺过程中速冷、缓冷区的设计和等温温度、时间。根据材料的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探讨了等温正火工艺拟订的一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