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张清波  梁燕 《水运工程》2024,(3):147-152
在集装箱码头规划阶段,通常会根据公式计算码头年通过能力设计值,由于船舶到港时间、到港船舶尺寸、载重吨位、装卸箱量等均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导致码头设计通过能力和实际通过能力相差较大。针对该问题进行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评估研究,以某集装箱码头为例,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FlexSim建立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宏观仿真模型,综合考虑泊位年通过能力和堆场堆存能力对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的影响,给出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仿真评价指标,通过分析码头的仿真数据,得到该集装箱码头的年通过能力评估值为260万TEU。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的合理评估可以更好地为码头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提高码头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秦皇岛港煤炭码头通过能力,引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分别介绍原有通过能力分析方法和煤炭码头通过能力神经网络分析法。经分析,寻找出煤炭码头的年通过能力瓶颈,有效地辅助码头运营管理者进行管理和决策。  相似文献   

3.
合理设计和规划航道通过能力,有助于提高港口系统的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总结影响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因素的基础上,分别从确定性数学分析方法、基于排队论的分析方法和仿真分析方法3个方面分析了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和仿真模型。给出各种方法的研究思路和优缺点,其中数学分析的方法侧重静态分析,而仿真分析的方法侧重动态分析,且能综合考虑各种影响航道通过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内河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引入交通流理论与船舶领域概念,将航道中连续行驶的船舶视为船舶交通流,对航道通过能力进行了研究。分别给出了航道理论通过能力、可能通过能力与设计通过能力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对影响航道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航道等级、船舶吨位、畅行速度、船舶领域尺度是决定航道通过能力的关键因素,水文气象条件、夜航条件以及船舶实载系数影响航道可能通过能力。针对船舶到达航道的不平衡性及其日交通量概率分布规律,提出选取设计交通量的原则和方法,论述了根据航道服务水平确定设计通过能力和航道规模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应用CFD方法数值模拟在浅水条件下通过船闸的船舶粘性绕流,对船舶通过船闸时的水动力性能进行了数值预报研究。通过UDF编程定义船舶的运动,使用动网格方法和滑移交界面技术进行船舶运动过程中的网格更新,计算作用在船体上的水动力,并由计算得到的水动力求得船体下沉和纵倾。为了验证所采用的数值方法,以一艘通过比利时泽布吕赫Pierre Vandamme船闸的船舶为例,在模型尺度下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和佛兰德水利研究所的模型试验基准数据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不同船速、偏心距和水深条件下的数值结果,给出了这些因素对船舶通过船闸时的水动力性能的影响。该文研究结果可为浅水条件下船舶通过船闸时的安全操纵和控制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殷志权 《水运工程》2014,(7):132-136
随着内河水运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内河限制性航道通过能力成为各级管理部门面临的难题。通过对盐邵线扬州段航道的现状调查和分析,从船闸及航道节点的通过能力出发,引进船舶交通流和船舶领域理论,采用新的计算方法找出影响船闸和航道现状通过能力的因素,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船闸通过能力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和总结,主要包括采用单位船型法的通过能力计算,基于排队论的待闸时间计算,船闸服务水平评价方法和标准的确定,基于仿真建模方法的闸室排挡、多线船闸调度、内河航运体系能力确定等内容,以及采用优化算法的复杂系统问题求解。在未来,通用的单线船闸通过能力设计理论和方法、针对特定工程的多线船闸通过能力确定和多级船闸综合通过能力确定将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现有的某船用五螺杆泵的频谱特征和振动特性进行分析,找出主要振动噪声源,通过改进进口流道面积,并对现有的螺杆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和优化改进,改进后的设计通过样机的制造,并经过试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预期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乘潮水位航道的通过能力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潮汐传播过程和船舶航行情况,提出了船舶通过浅滩时,利用乘潮水位航道的通过能力基本计算公式,分析了单支航道和分岔航道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不同航道各种方案的理论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面向未来网络化和服务化体系结构下,论文针对分布式异构、海量数据资源共享需求,提出基于发现元数据的数据集成框架,并通过信息目录技术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信息搜索技术进行搜索和发现、通过信息聚合及挖掘技术实现信息的二次开发和利用,提供多样化服务化信息共享技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而港口企业信息化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信息的采集是港口信息化的极其重要的一环。针对港口信息化的特点,并结合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对港口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提出了建设性的方案,目的在于为港口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采集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指挥信息系统制信息权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抽象的概念,也是信息作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首先建立了指挥信息系统信息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分析了指挥信息系统制信息权与信息能力的定性和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如何有效利用大量长期积累的不同形式的水下传感器探测数据和相关情报信息,实现水下信息的知识化,有效辅助人员对水下目标进行识别,对态势进行分析和判断.本文提出了水下信息理解的概念,并阐述了水下信息理解涉及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真虹 《中国航海》1998,(1):69-72
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在面对信息技术对社会带来日益深刻的影响之时,未来交通运输将如何发展是从事交通运输业的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从信息流与交通运输相关关系角度出发,比较了两者的特点,探讨了信息流对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的影响。分析了信息时代交通运输的一些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云计算的海上信息系统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郭松 《舰船科学技术》2015,37(5):225-228
海洋信息系统能够分别向船舶公司、船员、港口工作工人等组织和人员提供实时的海洋数据,为他们的工作提供巨大的便利,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传统海洋信息系统构建方法中,不同组织和领域的系统往往孤立,互相之间不具备数据交换和访问能力,一方面浪费了大量存储的计算资源,另一方面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造成障碍。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云计算的海上信息系统,以弥补不同信息系统之间信息共享的障碍,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海洋信息领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海上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是建立在海军乃至全军各种信息设备基础上,为海军各级指挥自动化系统和武器系统提供来自海陆空天潜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集成、管理、共享、检索以及分发的系统。论文通过对美军网络中心战以及全球信息栅格技术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海军基于信息栅格的海上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总体框架以及基于服务的海上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模型,同时对系统的信息体系、信息的传输体系、信息的处理和管理体系、信息服务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船舶企业在质量管控过程中对船体分段制造质量信息追溯的实际需求,提出质量信息追溯的技术方案和解决方案,并阐述船体分段制造质量信息追溯软件的设计思路和功能.该软件通过对原材料及相关证书信息、组件信息、焊缝及焊接实名记录信息的管理,完成原材料信息和焊缝信息追溯,并提供其他人性化的查看和快捷导出、下载等功能,方便其他系统对...  相似文献   

18.
充分认识分析海上编队信息类型和流转模式,有助于取得信息优势.本文从不同层次范围出发,提出一种编队信息分类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全局范围和编队范围的信息流转模式,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VTS的海事信息发布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文论述了建立海事信息发布系统的必要性,并结合海上交通的发展,特别是VTS的使用, 提出了海事信息发布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实现方式。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满足海事信息化、政务化和商务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信息论的度量方法,结合海上舰艇编队的实际装备,建立了信息战效能评估的量化模型,分析了敌我双方信息对抗对信息战效能的影响.该模型可用于海军信息战仿真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