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了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后的温度变化情况,并结合京福高速公路徐州西绕城段试验路沥青混合料上面层摊铺时现场测试的数据,研究了沥青面层混合料在摊铺碾压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探讨了诸如大气温度、太阳辐射、风速等外界环境因素对混合料摊铺碾压时温度的影响关系,对指导现场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影响沥青路面压实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温度最为重要,这就要求沥青路面的碾压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因此对有效碾压时间的研究非常必要。文中通过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散失试验,研究摊铺层厚度、风速、气温及下卧层温度等因素影响下沥青混合料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回归各因素影响下有效碾压时间的预估公式,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多因素共同影响下沥青混合料有效碾压时间的预估公式,通过施工现场碾压过程中的温度观测验证有效碾压时间预估公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运输、摊铺、碾压与成型、接缝、交通管制以及质量标准几方面的技术要求,强调指出沥青混合料的路面施工工艺和应该如何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离析是导致路面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离析的不同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材料离析和温度离析。文中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离析的产生机理及其产生的危害,提出了从原材料质量、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方面控制离析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沥青混合料摊铺特征和碾压规律,以及不同摊铺方向和不同碾压振动方向时路面的受力状况,指出了摊铺方向和碾压振动方向对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根据沥青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对沥青混凝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沥青混合料设计中对混合料的类型、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原材料进行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对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与碾压进行了分析,为广大沥青混合料路面设计及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绥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质量出现的问题,以绥满高速公路(K90+000~K93+194)段为例,从原材料、沥青混合料设计、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以及碾压几个方面,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沥青路面出现不平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有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沥青混合料配比、沥青混合料拌、基层不平整和碾压工艺等,通过对路面不平整影响因素以及产生原因的分析,旨在提高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的质量,减少路面不平整现象的发生,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合六叶公路桥不等厚结构对铺装碾压质量的影响,在离散元分析软件PFC3D中建立了环氧沥青混凝土的细观力学模型,首先通过分析混合料的单次碾压下降量和累计碾压下降量,对实际施工中压路机的碾压遍数进行验证;再提取不同区域混合料在碾压作业时的平均应力,对不等厚过渡区的碾压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不等厚过渡区的铺装在...  相似文献   

10.
压实作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直接影响着沥青路面整体的施工质量。采用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和计算分析法,从施工原材料、施工技术和外界环境等方面研究沥青混合料压实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混合料在摊铺、碾压阶段的设备参数推荐值以及沥青混合料中所需材料质量和控制用量。  相似文献   

11.
田建军 《交通标准化》2013,(24):153-155
沥青路面质量控制应着眼于施工过程而非施工之后.利用无核检测技术,分析施工过程中碾压遍数、碾压温度对压实度形成的影响.针对沥青路面工程,测试并分析了路面压实度与压实功、分布位置、混合料温度等因素的关系,得出结论:前4遍压实对路面压实度贡献最大;路面压实度在横向分布不均匀,两端存在压实不足的可能性;在压实3遍后混合料温度显著下降.研究表明,利用无核检测技术能有效、迅速地评价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并对现场施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建立于中轻交通基础上的马歇尔击实标准控制沥青混合料压实质量,但随着近年来重交通的发展,马歇尔击实标准已与实际交通状况不相适应,并且影响了路面的耐久性.鉴于此,分析了路面车辙、混合料性能与压实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施工机械所能达到的压实水平,提出了重交通沥青混合料压实标准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压实标准采用压实度不低于97%、标准密度为马歇尔密度的1.02倍时,不仅可有效地解决路面早期压密型车辙问题,而且可将混合料力学性能提高26%、动稳定度提高50%,车辙变形量降低18%.  相似文献   

13.
粗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室内成型工艺及路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合理的粗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室内成型工艺,对原材料、级配进行了研究和选择;采用振动压实与大型马歇尔二次击实成型相结合的成型方法,运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橡胶掺量、振动频率、振动时间、压实温度和压实次数对粗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压实效果影响;以空隙率为主要控制指标对混合料的压实效果进行评价;提出了适用于粗橡胶颗粒沥青混合...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凝土压实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如何在配置较少压路机的情况下,较经济和高质量地保证路面压实质量,结合宁徐线靳睢段的施工实践,重点阐述了施工中控制路面压实质量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沥青路面碾压过程中碾压温度、速度、重叠轮宽和碾压段落进行量化分析,找到影响压实质量的各因素的内在联系,并给出相应的理论计算方程。结合实际分析,得到了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前景,便于在施工现场中关于沥青路面碾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成军 《交通标准化》2013,(18):49-51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度是检验公路质量是否合格的关键性指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研究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机械的合理选择与使用方法以及压实工艺,以期更好地保证压实效果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对比分析了采用击实成型试件的Marshall法与采用旋转压实成型的CTM法和SGC法对这一类型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的影响,探讨了提高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设计和试验方法.研究发现,采用SGC旋转压实法设计不便保证了其他路用性能,还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从厂拌冷再生技术的施工流程出发,分析泡沫沥青与乳化沥青在冷再生工艺上的不同。由于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养生速度不及泡沫沥青混合料,其压实厚度一般低于后者,通常不超过16cm,而后者可达20cm。此外,泡沫沥青混合料可采用分层施工的方法,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的施工总厚度可达到25cm以上,而乳化沥青混合料一般不采用分层施工。乳化沥青冷再生层的养生时间一般长于后者,通常在施工后的4个星期内可取出完整芯样,而后者在施工后的2个星期内即可取出完整芯样。  相似文献   

19.
应用贝雷法进行沥青碎石混合料级配设计,在取用相同材料的条件下,选用不同的设计密度调整矿料的级配,通过性能指标及密度对比试验,结合施工可行性优选矿料的级配.在完成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施工碾压工艺组合进行现场碾压.测试结果表明,应用贝雷法优选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如在初压阶段采用轮胎压路机、复压阶段采用适宜的振动压路机组合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采用旋转压实成型法、振动压实成型法和大型马歇尔击实成型法对沥青稳定碎石性能的影响,同时进行了不同方法下各项马歇尔指标的对比分析,并以目前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不同成型方法的设计指标.研究发现采用不同成型方法的指标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