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逐年变化及更新,高速公路的扩容项目逐渐增多,扩容项目受控制因素较多,互通立交的布设是扩容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其中以扩容项目与既有枢纽互通的衔接交叉最为突出,笔者以沪昆国家高速公路扩容安顺至盘州段起点与既有普安高速、安顺西环高速交叉的十二里营枢纽互通为例,探讨了高速扩容项目与既有枢纽互通衔接设计中采取的...  相似文献   

2.
周道 《交通标准化》2014,(10):40-43
随着全国和各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调整,高速公路之间相互交叉的枢纽互通式立交日益增多,对现有枢纽互通式立交的改建工程也越来越多.如何针对现有枢纽互通式立交的控制因素,结合地形、地物、地质等条件,深入进行方案比选,得到经济合理的互通式立交改造方案已成为互通式立交设计中的重要课题.以祥云寺枢纽互通式立交为例,探讨了枢纽互通式立交改建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速公路网的逐步完善和交通量的快速增长,通过改建既有互通立交从而实现新建高速公路和现有路网的交通转换将成为一种趋势。以阳曲大盂至盂县六岭关高速公路起点互通立交改造设计为例,对单喇叭互通改造为枢纽互通立交进行方案研究与比选,对今后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交通流量逐年递增,社会对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而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又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地,尤其环形匝道处更表现为事故多发段。因此,对互通立交环形匝道进行改造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常州西绕城高速鸣凰枢纽互通立交工程实例,采用交通微观仿真软件VISSIM建立鸣凰枢纽互通立交环形匝道的仿真模型,对比各种改造方案下的各项控制指标,从而确定最佳的行车道加宽值为0.50 m。  相似文献   

5.
伴随城市更新及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推进,老城区城市道路立体交叉系统(以下简称“立交”)面临改造为轨道交通枢纽的新契机。在总结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一般性规划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城市道路立交改造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主要规划内容。以深圳罗湖雅园枢纽为例,阐述一体化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详细规划的技术方法和主要内容。案例采用交通大数据精准分析城市道路立交交通特征,利用交通模型预测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未来交通需求,进而提出合理的道路立交改造方案,以及枢纽布局、用地规划及枢纽核心区城市设计等一体化的枢纽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6.
离石东枢纽立交是连接祁离高速与吕梁环城高速的重要节点,方案的布设受相邻高速公路交通功能、服务水平、区域地形、地物及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较大。在拟定离石东枢纽方案时,设计者拓宽思路,通过多种方案比选,择优推荐。  相似文献   

7.
汪强 《北方交通》2005,(6):70-71
通过确定抚顺至沈阳高速公路和沈阳绕城高速交叉处英达枢纽立交的设计方案,提供了一种对于立交方案选用过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确定抚顺至沈阳高速公路和沈阳绕城高速交叉处英达枢纽立交的设计方案,提供了一种对于立交方案选用过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鸣凰西枢纽立交是常州西绕城高速与宁常高速的重要节点。结合鸣凰西枢纽立交的设计,对枢纽式立交的选型及方案设计与比选原则进行介绍,为工程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盘锦枢纽互通立交是连接京沈(北京至沈阳)高速公路、盘海(盘锦至海城)高速公路的三路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拟建的阜盘(阜新至盘锦)高速公路与盘海高速公路对接、与京沈高速实现互通,因此需将原三路枢纽互通改扩建为四路枢纽互通;就该枢纽互通方案研究阶段的设计思路、互通的功能和形式作简单介绍和分析比较,来探索复杂因素控制条件下三路枢纽互通改造为四路枢纽互通的设计思路和选型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该文针对枢纽互通立交设计多方案比选问题,从枢纽工程规模、运营使用效率、交通安全等3方面择优筛选了12项具体评价指标,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了基于投影寻踪法的客观评价方法,为今后大型枢纽互通立交设计项目的多方案比选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李浩  王城 《交通标准化》2013,(2):115-118
鸣凰西枢纽立交是常州西绕城高速与宁常高速的重要节点.结合鸣凰西枢纽立交的设计,对枢纽式立交的选型及方案设计与比选原则进行介绍,为工程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鸣凰西枢纽立交是常州西绕城高速与宁常高速的重要节点。结合鸣凰西枢纽立交的设计,对枢纽式立交的选型及方案设计与比选原则进行介绍,为工程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评价互通立交方案优劣的专家评议法为基础,借鉴其他评价方法的优点,对影响互通立交方案的因素进行分类汇总、分级,并通过宁国枢纽互通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的演变过程,介绍宁国枢纽互通的设计方案,对类似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枢纽互通式立交应满足高速公路之间交通流转换的功能需要,因此要根据其在路网中的交通功能,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技术指标、工程规模、服务水平等控制性因素进行多方案设计比选。以甘肃省S44康略高速与G8513平绵高速枢纽互通设计方案为例,从项目的功能定位和建设必要性及交通量预测等多角度分析方案一(T形内交叉)与方案二(T形左转弯匝道迂回型)的优劣,经综合比选,确认方案一更具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6.
北城枢纽是南通市长泰路与城北大道、G204交叉节点,本文以该节点为例,在分析现状立交建设条件、节点交通量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立交节点多方案比选,从而提出推荐方案,为城市快速路立交节点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榆科枢纽互通是大广高速与石黄高速交通流转换的重要枢纽互通,考虑大广高速公路榆科枢纽交通量的分布情况后,确定了交通功能和等级。针对本工程既有在建项目,又有近、远期规划项目的特点,确定了该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主要问题,寻找出满足功能、易于实施、减少投资、在总体建设规模上降低工程造价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来,伴随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网络的不断完善,新建高速公路项目越来越多地与既有高速公路交叉,形成枢纽型互通立交。枢纽型互通立交属大型构造物,设计施工难度大,投资费用高,尤其占用土地资源多。为节约占地,以国家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为指导,从实际出发,结合对两层式立交占地规模分析,谈谈高速公路枢纽互通立交的层次设计对节省不可再生土地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速公路路网的逐步加密,枢纽立交逐渐增多,受原有高速平纵线型条件、地形地物地质条件等控制,枢纽立交布设更显复杂。从枢纽立交功能及预测交通量、行车顺适、行驶安全、因地制宜、构造美观、总体经济等方面提出高速公路枢纽立交选型基本原则、比选论证的要点和思路。并结合增设及预留两个高速公路枢纽立交选型实例,进一步分析和总结高速公路枢纽立交选型及比选论证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柏杨坪枢纽目前是三施高速、思剑高速之间实现交通转换的枢纽互通。随着岑镇高速的接入,需要将柏杨坪枢纽进行改造。介绍柏杨坪枢纽改造方案研究过程,为今后合理解决多条高速交叉的枢纽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