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分析不同深度条件下潜艇发射鱼雷时的能量消耗,提出利用海水静压力差作为潜艇大深度发射鱼雷的一种原动力补充能量,为潜艇水下大深度发射鱼雷能量储备与使用探索出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潜艇布放回收UUV方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潜艇鱼雷发射管、巡航导弹发射管、潜艇背驮和坞载4种布放回收UUV的方式,比较详细地描述了他们的工作原理、使用过程和装备对象,简要分析了他们的优缺点和使用要求。巡航导弹发射管布放回收UUV,具有对潜艇总体性能影响小、布放回收UUV种类多和数量大、可满足一次成组使用不同UUV的要求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张栋  廉力之  王峰 《船电技术》2022,42(4):10-12,17
针对潜艇舱室维护保养过程中特别是舱底、鱼雷发射管等狭窄空间表面预处理(除锈、除漆)过程中产生的弥散颗粒物及涂料涂敷产生的各类VOC气体净化不足的问题,采用高中效过滤技术耦合可再生式吸附净化技术实现舱室环境的快速空气净化,在此基础上研制潜艇舱室狭窄空间涂装过程大气净化装置样机,并对样机进行整机测试,对保障潜艇艇员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鱼雷初期弹道的概念,重点研究利用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建立潜艇发射鱼雷初期弹道的数学模型。用Runge-Kutta法对鱼雷初期弹道进行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各种因素对鱼雷初期弹道的影响,从而得出发射鱼雷时各参数的最优值。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空潜对抗中潜艇的生存能力,从航空反潜作战流程和反潜鱼雷攻潜特点入手,分析了潜艇对抗反潜鱼雷所需的能力。从潜艇对反潜飞机的探测和攻击,潜艇对鱼雷的快速报警、对抗器材的快速发射、对抗器材的尺度模拟、对抗器材的软硬综合对抗等方面,探讨了潜艇对抗航空反潜鱼雷的关键技术实现途径,对提高我潜艇防御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鱼雷发射时潜艇舱室空气压力限值制定的原则及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述讨论鱼雷发射时潜艇舱室空气压力容许限值制定的原则及依据。方法:在加压舱及潜艇舱室内受试者暴露在不同的增压速率下观察中耳鼓膜及听阈的变化。结果:当增压速率范围在2.3 ̄3.0kPa/s及3.8 ̄4.5kPa/s时,受试者正常鼓膜的百分比分别为63% ̄85%及58% ̄64%。多数受试者保持正常听力,仅个别有10 ̄20dB的暂时性阈移,所有受试者均未发生鼓膜破裂。结论: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如下  相似文献   

7.
潜艇发射鱼雷的可攻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全面解决鱼雷可攻性的新思路。当得到目标速度、目标航向、初始舷角以及潜艇和目标的初始距离时,就潜艇能否发射鱼雷对目标进行攻击,以及潜艇能否在追踪后对目标进行鱼雷攻击,给出了完整的可攻性判断准则。另外还得到了最佳追踪和攻击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布放回收是潜艇使用无人水下航行器(uuv)的最佳方式之一,而UUV自航出管是否具有可行性是首要问题。首先,根据潜艇发射自航鱼雷的技术要求来建立UUV自航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并通过计算分析求得UUV自航出管所需满足的条件。随后,在鱼雷内弹道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UUV在鱼雷发射管内运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受力和速度进行实时仿真。最后,将仿真结果与UUV自航出管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与其重力浮力差、最低出管速度及出管时的潜艇航速相关。因此,可通过设定恰当的性能参数来实现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布放回收是潜艇使用无人水下航行器(UUV)的最佳方式之一,而UUV自航出管是否具有可行性是首要问题。首先,根据潜艇发射自航鱼雷的技术要求来建立UUV自航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并通过计算分析求得UUV自航出管所需满足的条件。随后,在鱼雷内弹道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UUV在鱼雷发射管内运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受力和速度进行实时仿真。最后,将仿真结果与UUV自航出管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与其重力浮力差、最低出管速度及出管时的潜艇航速相关。因此,可通过设定恰当的性能参数来实现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1月20日,智利海军的“鲉鱼”级潜艇的首艇“奥希金斯”号在法国洛里昂附近海域通过了航行中发射2枚鱼雷的试验。发射的标准武器分别是“祖特”(SUT)鱼雷和“黑鲨”鱼雷。测试结果说明,“鲉鱼”级潜艇可布置并操控各种型号和不同年代的多种鱼雷。同年11月,该艇成功完成了下潜试验,其下潜深度达到了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300m。  相似文献   

11.
刘常波  王建  丁风雷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0):141-142,172
潜艇发生破损潜坐海底后,高压气吹除主压载水舱的水提供浮力和力矩,使潜艇以较小的纵倾安全浮起。所以高压气在潜艇失事自浮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潜艇自浮操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高压气在潜艇自浮过程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最后通过例子介绍了潜艇自浮时高压气使用预案的制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健  李四娣 《船海工程》2014,(4):134-137
考虑到在保证耐压排气管段的承压能力和耐腐蚀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管段的重量是潜艇柴油机排气系统耐压管段材料优选及结构优化设计的主要目标,针对多种材料配套体系和多结构设计方案,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耐压排气管段的强度分布及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提出材料优选和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形成柴油机排气系统耐压管段材料优选和结构优化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13.
潜艇密闭舱室二氧化碳清除措施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氧化碳是潜艇舱室的主要有害气体,主要由人员呼吸产生。介绍了潜艇密闭舱室二氧化碳的几种清除措施的原理和优缺点,分析了国外潜艇二氧化碳清除技术的发展过程、最新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设计一种利用海水淡化的生成物浓缩海水作为电解海水的原料,通过隔膜电解海水生成强氧化性溶液和强碱性溶液,利用强氧化性溶液与船舶废气中的SOX进行反应,强碱性溶液与船舶废气的NOX进行反应,从而达到废气的脱硫脱硝.为此,设计一套完整的基于电解海水的脱硫脱硝方案,将强氧化性溶液与强碱性溶液通过喷淋雾化的形式喷射出来,与船舶废...  相似文献   

15.
王伟  刘雪雷  王廷勇  王洪仁 《船舶工程》2018,40(S1):230-232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和船舶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以石油产品为燃料的船舶废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国际海事组织对硫排放控制区(ECA)及燃油硫含量做出了相关规定及要求。进行船舶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成为减少船舶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分析了船舶废气脱硫系统所具有的特点,对DCS系统与PLC系统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研究基于DCS的主控单元+远程IO模块控制方式在船舶废气脱硫系统电气控制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系统控制功能,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重点论述国际海事组织颁布的燃油限硫令于2020年1月1日生效后对机舱设备及船厂系统设计的影响,分别针对安装废气清洗系统和不安装废气清洗系统的船舶分析受影响的机舱设备及系统,并对搭载废气清洗系统船舶的试航及取证等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7.
潜艇动力抗沉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潜艇破损时使用高压气吹除主压载水舱进行了建模;分析了破损面积、破损位置、纵倾以及艇首弃载、延迟时间等因素对破损潜艇应急吹除的影响;纵倾控制在潜艇动力抗沉过程中十分重要,在吹除主压载水舱的过程中,应选择合理的吹除次序,以形成有利于抗沉的姿态.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和所提出操纵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考虑船舶机舱排烟管路上,部分设备对管路的热应力限制比较高,为降低管路设备的热应力,结合案例讨论通过优化排烟管路布置、优化膨胀节设计的方法,降低作用在设备上的管路热应力,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对潜艇破损时使用高压气吹除主压载水舱进行了建模,分析破损面积、纵倾以及升降舵等因素对破损潜艇应急上浮的影响,提出根据潜艇破损部位和艇体姿态确定吹除主压载水舱的顺序原则,以及相应的操纵措施,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提出操纵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戴健  董浩  张丽  孙瑜  杨佳  王月 《造船技术》2023,(3):38-43
针对大型船舶涂装车间,建立用于两种不同通风方案和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废气扩散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通风方案的气流速度场和气流压力场的分布特点及其对VOCs废气排除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侧进侧排(Side Intake and Side Discharge,SISD)式的原有通风方案导致车间VOCs废气不断向车间顶部累积,通风效率较低;而侧进底排顶部补风式的优化通风方案可有效提升车间湍流区域面积和风速,对VOCs废气排除效果作用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船舶涂装车间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