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拓宽加载对旧路基附加沉降影响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路基拓宽工程中,新路基填筑对旧路基附加沉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选取6 m厚软土地基双向4车道的两侧拓宽工程作为数值模拟原型,新路基填筑分别采用不同的填筑、固结间隔期的分层加载方式,通过监视旧路基坡趾下方不同深度的指定观察点,提取观察点的沉降-时间曲线,分析其加载过程的沉降特征,获取不同拓宽加载方式下旧路基下地基影响深度范围内附加沉降的变化特点及沉降完成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新路堤填筑加载总量一定时,不同填筑方式引起的旧路堤附加沉降基本为定值,根据堆载高度可以确定旧路基最终沉降量;新路堤填筑方式影响旧路堤的沉降完成时间、填筑加载时间与自然固结时间相对集中时,旧路堤完成沉降所需工期较短。  相似文献   

2.
谭国湖 《中外公路》2011,31(5):21-23
在分析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固结变形机理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数值计算模型,结合实测数据,对分步填筑高度下的软土路基固结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路基分步填筑过程中,填土加载引起内部孔隙急剧变化,水体流失产生附加应力导致路基沉降;随着分层填方高度的增大,路基沉降量也随之增大;采用旋喷桩对...  相似文献   

3.
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存在大量的高填方路基结构形式。路基的填筑速率对路基的工后沉降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岩土工程专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对高填方路基在不同填筑速率的情况下沉降变形规律进行计算分析,探讨了路基填筑速率与沉降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高填路基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适合于岩土类材料的德鲁克-普拉格本构模型,对高填路基沉降问题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平面应变分析。模拟了高填路基的分层填筑施工过程,得出路基沉降与填筑高度之间的变化规律。模拟分析了采用轻质材料填筑路基和采用不同地基处理方法对高填路基沉降的影响,并分析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填筑软土路基的稳定性控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虑软土强度随固结度增长的因素,采用有效固结应力法对路基进行稳定性分析,提出了根据现场实测沉降修正理论固结度的方法;同时考虑路基工后沉降要求,确定施工进程中任意时刻的容许填筑高度。所编制的计算程序可用于指导软土路基的安全填筑。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7,(2)
为了深入了解海砂回填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更好地利用海砂修筑路基,结合海砂工程特性,构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软土地基条件下填筑速率、压实度、换填厚度及地下水位对海砂回填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填筑速率对路基和土基均有影响,填筑速率越大,路基总沉降、工后沉降、差异沉降及土基沉降也越大;路基沉降与压实度大致呈线性关系,路基沉降量和差异沉降均随压实度的提高而减小,这说明增大压实度能够改善路基自身变形,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小不均匀沉降。与粉质黏土路基相比,海砂用作路基材料能够减小地下水的不利影响,减小沉降量,增强路基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7.
雷丹  江鹏锐 《路基工程》2022,(1):98-102
依托四川省某软土路基分级填筑工程(5级),通过在路堤中部剖面布设沉降管和在坡脚布设水平测斜仪的方法,监测分级填筑过程中的路基变形指标;采取实测沉降值和单日最大侧向位移双指标沉降控制方案,拟合验算各级填筑的最佳沉降时间节点;计算标准沉降时间对应的单日最大侧向位移并验证其规范性.结果 表明:软土路基在分级填筑施工过程中会发...  相似文献   

8.
以连云港地区纵七路抛石挤淤加固软基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比分析不处理直接填筑路基、抛石挤淤处理后填筑路基、抛石挤淤+反压护道处理后填筑路基3种工况下的沉降控制效果,结果显示抛石挤淤工法能显著降低工后沉降,反压护道的沉降控制效果不明显;分析抛石挤淤的加固机理主要为置换体的人工硬壳层效应及加速排水。  相似文献   

9.
高填石路基的沉降是造成道路病害的主要因素。本文依托我国西南部某高速公路高填石路基工程,对V形冲沟地区高填石路基的沉降变形进行了监测,分析了高填石路基的沉降变形特征。研究表明:高填石路基的沉降量随填筑高度增加而增大,路基填筑期间,沉降发生较快,路基填筑过程中产生的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一半以上;高填石路基工后沉降曲线呈明显的台阶状,降雨对其工后沉降影响显著;路基填筑完成一年后,高填石路基沉降基本趋于稳定。因此,高填石路基完工后至少经历一个雨季方可铺筑路面,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宜自然沉降稳定一年时间较合适。现场试验结果可为高填石路基的设计、施工与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对气泡混合轻质土在路桥过渡段中的工程特性及沉降变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路基沉降变形随着气泡混合轻质土容重的增大而呈线性增长,分层填筑厚度越大,沉降变形增长速率越快;沉降变形随气泡混合轻质土弹性模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分层填筑高度对路基沉降变形影响较大,分层厚度越大,沉降变形越明显;建议气泡混合轻质土容重采用6kN/m3、弹性模量采用100MPa、分层填筑厚度采用0.5m;路基横断面的沉降变化呈"Z"字型,纵断面呈两阶段变化特征,最大沉降变形分别为20mm和25.8mm;工后实测结果表明,路基最大沉降量仅为46.3mm,且稳定沉降值均小于30mm,沉降变形控制效果良好。相关研究理论和工程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胶新铁路软弱土路基沉降规律与变形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弱土具有压缩性高、含水量大、强度低和透水性差等特点,在上部荷载长期作用下,必将产生一定的沉降,甚至发生于运营阶段,对铁路的运营质量造成危害。该文基于铁道部项目-胶新铁路路基沉降监测和预测研究,对不同的试验段进行了长达两年的监测,以给出规律性的结论。首先该文介绍了软弱土路基沉降及预测的研究概况,并对研究的试验段DK300进行了介绍;然后该文详细分析了该段路基的实测沉降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各断面在通车前后的累积沉降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重要结论。最后该文对软弱土路基沉降变形预测进行了详细研究,运用了组合预测方法,结果与实测值较吻合,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的缺陷和传统BP神经网络存在的不足,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改进了BP神经网络的收敛性,建立了路基沉降预测模型。结合津秦客运专线路基沉降实测数据,将该优化模型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精度最高,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考虑软土结构性损伤的路基沉降预测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较好的预测工后沉降,从软土的结构性入手,考虑天然软土的结构性损伤,减少由于软土的扰动、损伤对计算结果精确性的影响,对受扰动软土的弹性力学特征值进行了修正;结合反分析方法,由沉降固结计算的角度对模型参数进行反分析,预测了沉降趋势,并与实际观测数据及理论计算数值进行比较,对工后沉降做出合理地预测.结果表明,软土路基沉降...  相似文献   

14.
结合某段煤矸石路基的填筑,研究煤矸石路基压实度、路基沉降与压实遍数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对煤矸石路基进行冲击压实后,路基强度和刚度大幅度提高,压实度达到了95%以上;沉降量在15遍以前较大,15遍以后趋于稳定:对煤矸石填充路基顶面的弯沉测试数据进行计算,结果也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胶新铁路路基沉降监测和预测研究,分析了试验段软弱土路基的实测沉降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各断面在通车前后的累积沉降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路堤自重作用下,路堤各部分土体均表现为沉降变形;线路上碴和铺轨阶段沉降较大;正式通车3个月后,路基在自重和列车动荷载作用下,沉降较大;选用不同的预测方法拟合同一工程的不同阶段,能得到更确切的沉降信息,使之服务于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6.
由于岩土材料变形随时间呈现蠕变的特点,基于深搅桩复合地基工程地质复杂、地基检测要求严格,对此需对水灰比较大的实际工程状况进行分析。该文通过现场试验实测数据的分析,运用二维流变理论对深搅桩复合地基沉降进行拟合并预测未来沉降。预测结果显示25a时,地下通道结构上方滑行道面沉降大约在9.6cm,各点间的不协调变形变坡率都控制在1.5‰以内,地基处理可以满足机场滑行道对沉降的要求;同时也说明所选的二维流变理论具有良好的实际运用性。  相似文献   

17.
卢树盛  辛全才  李紫东 《路基工程》2011,(1):126-127,130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因路基沉降造成的公路病害问题日益突出。路基沉降计算方法很多。通过有限差分法,对工程实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施工仿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软土地基上路基加宽工程沉降变形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勇强  李浩  徐伟 《路基工程》2011,(6):162-165
针对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工程中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问题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析新路基作为附加荷载对老路基和地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加宽部分路基的填筑将会使得老路路肩与路基中心间差异沉降的产生,极易导致路基纵向裂缝病害。通过参数变化后的计算与分析,建议采用合适的加宽宽度、路基填料和软基处理等措施,控制和降低加宽部分对原有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压旋喷桩是公路进行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该文结合某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实例,探讨了高压旋喷注浆法加固地基的机理,通过数值模拟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计算,重点分析了随上部逐级加荷,地基中的沉降变化,以及有无褥垫层对地基沉降及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与工程的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盐渍土地区公路地基路基协同沉降变形机理,依托察格高速公路察尔汗盐湖湖心区域盐渍土地基处治试验段,将风积沙和砾石作为路基隔断层,建立数值分析模型,考虑路基与路面分层填筑过程中地基的固结沉降,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下地基-路基协同沉降变形规律以及地基路基差异沉降规律,提出了不同路基高度和宽度条件下地基与路基沉降比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路基沉降与地基沉降线性相关,路基横断面上各点沉降比可视为一定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