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公路》2020,(2)
文章以滇西北香格里拉~丽江高速公路沿线的5条典型公路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泥石流对公路路线影响的基础上,以研究区高精度DEM为底图,基于GIS平台,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公路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价,分别计算出各条泥石流沟的危险度:上补洛大桥左侧泥石流沟为高度危险;园宝山隧道进口、黄草坝泥石流沟为中度危险;冲江河互通、彪水岩隧道与上长坪隧道之间泥石流沟为低度危险。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该方法可以作为公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进行推广应用,同时可为公路泥石流风险评估、预警预报及工程治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对危岩危险性评价中,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具有准确、快速的优点。介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评价危岩危险性的方法,建立危岩危险性的评价模型,提出各类评价因素的隶属度、指标权重。该法在云南省水麻高速公路沿线危岩危险性评价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由于影响泥石流的危险性的因素很多,且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很难精准地对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描述和定量分析。以安县枇杷沟为例,采用基于粗糙集-改进层次分析法综合定权和模糊数学理论,对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选取泥石流一次最大冲出量、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沟道两侧坡度、弯曲系数、流域相对高差、最大日降雨量、植被覆盖率、人口密度、松散固体物质储量共10项指标作为评价因子。评价结果表明,枇杷沟泥石流为轻度危险。该方法对泥石流的监测、防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日地沟泥石流位于四川省康定县炉城镇大河沟村境内,是一条高频中等规模的泥石流沟。该泥石流严重威胁着沟口的居民生活以及交通状况等各方面的安全。在对日地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日地沟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评价,且通过数量化的评价来确定此方法的可行性。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灰色关联法求出的权重,以及对泥石流的隶属函数采用五值逻辑分区,将泥石流的评价划分为5个等级,准确地反映出泥石流的危险程度,从而能更准确和客观地评价日地沟区域泥石流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对地震滑坡区域危险性进行评判时,因其影响因子较多,具有模糊性,目前还没有建立统一的评判方法。利用模糊综合判别法对滑坡区域危险度进行评判,能够充分地考虑各种影响因子的作用,相对于其它评判方法更具有优势。以苏宝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选取影响地震滑坡发育的本底因子,建立了该区域地震滑坡潜在危险性评判模型,对该区域地震滑坡潜在危险性进行评判,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开展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矿山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主要结合取得的地质环境资料,建立矿山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因子体系,根据野外调查描述及影像资料显示,得到形成区泥石流的物源特征、植被及水文等情况,了解矿山泥石流沟的发育特征。利用层次分析法和赋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运用物元可拓模型进行矿山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泥石流是矿山开采中环境问题的典型实例,以湖北省阳新县洋港镇的复兴煤矿泥石流为例,  相似文献   

7.
采用现场实地调查、定点观测、遥感数据解译、区域地质资料收集和数理统计分析等研究手段,以中巴公路奥依塔克镇至布伦口乡公路段沿线的26条冰川型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选取平均比降、岩石风化程度、年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冰川积雪面积、距断裂带距离、流域面积、坡度、流域最大高差等9项指标作为基本评价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各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和选取主导因子,再通过灰色系统计算出其各个评价因子与主导因子的关联度,提出泥石流危险系数计算公式,构建适合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中巴公路奥布段沿线冰川型泥石流多处于中高度危险等级,主要分布在奥布段的下部。极高危险泥石流沟共有3条,占11.54%;高度危险泥石流沟共有10条,占38.46%;中度危险泥石流沟共有12条,占46.15%;轻度危险泥石流沟共有1条,占3.85%。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成果与2011—2015年间冰川型泥石流的实际灾情发生情况基本吻合,说明该评价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可为中巴公路奥布段及其附近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和公路的选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台风多发区,持续强降雨因素成为影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一个很重要的诱发因子,其诱发机理与一般地灾有所不同。文中以佛山三水西南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为依托,在充分调查研究当地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降雨诱发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机理,构建了适合研究区以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为灾害治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GZ40公路安康至紫阳段为例,在收集野外资料,详细分析研究区环境地质背景及地质灾害类型及成灾特点的基础上,合理选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因子相对权重,建立模糊关系矩阵,采用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出评价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评估结果,研究路段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不等,主要以危险性轻度为主。危险性中等级及高危险等级区段主要分布在滑坡、崩塌、泥石流、危险性斜坡等灾害分布密集带和沟谷地带。  相似文献   

10.
可拓方法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山区泥石流实地勘查资料为例,在分析泥石流发育特点、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沟谷泥石流危险性评判指标及分级标准;采用可拓方法,建立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物元模型.研究表明,将可拓学运用于沟谷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是合理可行的,能够较好地反映各因素对沟谷泥石流危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市房山区杏园村南部发育的泥石流为例,根据其独特的地质环境,从泥石流的致灾历史与规模、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条件、诱发因素四个方面着手,选取泥石流发生频率、一次最大冲出量等11个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并建立分级标准将泥石流危险性分为6个等级。将突变理论用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综合考虑了各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真实地描绘了泥石流系统的内在机制,得出杏园村泥石流危险性等级为低度偏中度危险。  相似文献   

12.
挖方施工使处于应力平衡状态的土(岩)体发生变化,影响开挖形成的土(岩)体路堑的稳定性,特别是顺层岩质路堑边坡的稳定性。针对某铁路顺层岩质路堑边坡工点的各种风险因素,首先采用专家调查法及层次分析法对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与排序,其次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该工点进行整体风险评价,最后结合风险评价准则,提出合理的风险防范对策并再次评估。通过风险防范后,由中等风险降为较低风险,保证了边坡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风险评估开展了研究。首先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风险因素识别和指标体系划分,再针对两级指标体系开展模糊综合评判分析,进行悬臂浇筑施工风险定量评估,分析结果为工程施工风险控制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工程施工风险评估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合理性,可为相关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危险源评价是公路施工中安全控制管理的关键环节,以往一般是在施工前针对施工项目对象进行危险源辨识并进行危险性评价,常用的评价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法没有体现施工的动态变化特性。文中利用网络计划技术中时标网络图的实时动态分析特性,将其应用到公路施工危险性评价中,对危险源进行精确定位,并做出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以十天高速公路汉中段工程为依托,通过实地调查、分析评价,研究确定了公路边坡失稳的模糊综合评价所需的因素集、评价集、隶属函数及因素集的权重,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公路边坡失稳进行了综合评判,确定出了典型灾害点的危险度等级。评判结果为:该边坡稳定性为高危险度,必须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集成昆铁路赤普沟泥石流的数据资料,建立泥石流数据库,对主要泥石流影响因素构架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数据库评判系统,为泥石流的防治提供了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