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规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轨道衔接换乘系统规划设计的优劣是轨道交通能否发挥客运系统主体作用的关键因素。在对换乘客流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衔接的原则、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保证轨道交通换乘枢纽与市内其它交通方式的协调衔接。  相似文献   

2.
正马德里是西班牙的首都,这座城市过去在大力发展地铁的同时,重视发展城区和郊区的公共汽车、城郊列车、轻轨列车。目前打造了一个以地铁为中心、多种交通系统全面发展、相互衔接的公共交通网络。马德里的公共汽车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城区公共汽车系统,二是郊区公共汽车系统。马德里市区分布着20多个综合性的公共交通换乘枢纽,这些枢纽以地铁的换乘点为中心,结合其他公交系统组成。这些枢纽最  相似文献   

3.
为定量评估出行个体从高铁枢纽到达城市各区域的难易水平,从而合理进行公共交通资源的配置优化,选取国内主要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共31个高铁枢纽,基于互联网地图开放数据系统分析高铁枢纽衔接城市交通网络的动静态可达性,包括高铁枢纽与城市区域的公共交通换乘衔接空间特征和换乘可达性静态特征,以及小汽车和公共交通时空可达性动态特征。研究发现,多数枢纽都能通过3次及以下公共交通换乘到达70%以上的城市区域,各等级城市枢纽公共交通换乘衔接空间特征呈现出以轨道交通等大运量公共交通线网为骨干的带状向外扩散形态;高铁枢纽与城市交通网络小汽车时空可达性为外疏内密的分布格局,而公共交通时空可达性表现出明显的条形放射状;高铁枢纽与城市各区域的小汽车衔接动态时空可达性较公共交通更好,但随着出行时长的增加,两者可达性差异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4.
快速公交(BRT)与轨道交通换乘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快速公交与轨道交通共同组成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多层次的网络,这一发展战略已被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广泛应用,实施这一发展模式既可以发挥轨道交通的优势,也可以体现地面快速公交的优势。在BRT与轨道交通共同运营、BRT功能定位复杂的情况下,通过对国外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枢纽发展趋势及BRT与轨道换乘枢纽的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5.
对公共交通枢纽换乘算法设计,换乘分为直达线路,一次换乘,二次换乘,换乘算法的具体设计分为两个步骤1、构造并求解换乘矩阵,获得公交换乘方案(即从起点到终点最少换乘次数,及换乘站点).2、根据最少换乘次数,缩小求解范围,求解起始站点与目标站点间的最短路径,进而得到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6.
由于各种交通方式缺乏统一布局和规划,且不同方式之间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等各不相同,导致中国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存在诸多交通衔接问题。针对日本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典型案例,系统研究综合客运枢纽的交通衔接布局模式。从提高枢纽换乘便利性以及枢纽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两方面,总结日本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衔接设计和布局的经验。从客流组织角度出发,提炼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设施衔接布局的关键要点及对中国的启示:换乘距离最短化、优化信息服务和换乘空间、票务支付系统一体化、共享出行信息、交通设施与城市功能融合。  相似文献   

7.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建设与周边用地开发具有紧密的互动关系,其一体化建设迫切需要相关规划设计理论的指导。结合国内外经验,探讨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周边用地一体化建设的范围、空间布局模式、用地性质及开发强度等要素,并在这几个方面对中国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建设提出对应的指导建议。然后,以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和公共交通主导为目标,从交通接驳设施、枢纽周边道路网络和步行系统三方面阐述一体化换乘系统的规划设计策略。最后,梳理城市客运交通枢纽与周边用地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和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8.
叶磊 《交通与运输》2007,23(3):43-44
国务院《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指出“交通换乘枢纽是一体化交通系统的关键环节”,并明确应“加强城市交通换乘枢纽建设。符合条件的地区要建立换乘枢纽中心,引入各种交通方式,实现公共汽(电)车、大容量快速公共汽车、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运输业已经发展到了枢纽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网络效率的阶段。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来提高交通枢纽对交通资源的整合效率成为越来越被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福田综合换乘枢纽的基本情况及其功能布局和交通流组织,详细分析了其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及集中紧凑布局、多层次衔接、立体换乘等规划设计特点,并从提高交通枢纽对交通资源整合效率的角度总结了若干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枢纽换乘方案的评价是客运枢纽规划设计的直接依据.从运行效率和内部设施布局两方面建立了客运枢纽换乘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客运枢纽换乘方案的灰色评价方法,并结合示例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以西安地铁通化门站为例,结合换乘要素分析,进行交通换乘系统设计;提出按照基于"换乘主导站点"的思路进行地铁与常规公交的换乘设计;对换乘引导标志系统的设置要点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利用传递系数法计算边坡稳定性的方法,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详细的叙述了地铁车站的常用换乘方式以及适用条件、优点和缺点,旨在为设计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BT项目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和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15.
动态分段技术在公交查询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间二维坐标下存储城市公交系统数据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了采用动态分段技术建立公交系统数据库的方法.并在该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了换乘次数最少的乘车方案。基于ArcGIS Engine组件和.Net开发平台.实现了基于动态分段技术的公交查询系统,表明动态分段技术在公交查询系统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在渝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率先在省内采用转运摊铺联合作业新工艺。文中对该新工艺施工的路面进行了大量的温度采集与分析,证明沥青混凝土转运车对改善温度离析有良好的效果,这一新工艺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的规划与实施,基于公交系统与城市轨道系统换乘节点的兰州市西关什字作用日益凸显.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一体化理念为指导,对西关什字节点进行详细的布置方案研究,从而提高旅客换乘效率,解决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18.
为乘客的公交出行提供基本的公交信息及最优乘车方案的查询,开发了基于GIS的公交站台触摸屏查询系统。系统数据库以ACCESS进行描述,以ADO.NET与数据库进行连接访问,以Maplnfo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为基础,利用VB.NET语言编程完成了基于GIS的站台触摸屏公交查询系统的开发。经过实验测试及实际运用,该系统能够在换乘次数最少的前提下,给出四种可供选择的优化目标,分别为出行时间最少、出行费用最少、出行距离最短以及舒适度最佳。用户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优化目标,系统将给出相应的乘车方案。  相似文献   

19.
"母语负迁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它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是专业英语学习的绊脚石.结合教学评估实践,从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化4个方面探讨了母语负迁移对轮机英语学习的影响,以便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好轮机英语.  相似文献   

20.
苑克伟 《北方交通》2011,(2):103-104
结合工作实践,对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方式进行了总结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