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各国家庭轿车选型有所不同,早期发达国家多以1L以下轿车作为家庭轿车;后起国家多以1.3L以下轿车作为家庭轿车。而我国发展家庭轿车应考虑到我国国情,具有地域广阔、温差大,耕地面积小等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销售价格、使用费用等因素。通过对诸多因素分析,认为1L左右排珠轿车作为我国家庭轿车最为合适。我国家庭轿车主要结构应选择双厢式、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等;具体2个车型,好车身长为4.0m左右和3.3m左右。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介了世界轿车发展趋势及中国轿车工业的发展概况,对轿车进入我国家庭的问题,在观念,经济,政策,车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三条结论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以兵器工业“军转民”的第二次创业的战略高度分析了发展长安奥拓轿车的意义,较全面地分析了长安奥拓轿车作为家庭用轿车的独特优势,对奥拓轿车的选型和发展进行了概述,并根据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提出了发展长安奥拓轿车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普及轿车需要漫长的历史进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多数居民和家庭还不会拥有轿车,因此,客运业应实行两个方针,一为“少数人轿车化”;二为“广大群众的便民行工程”,按我国经济发展和轿车发展情况,大约到21世纪20年代轿车才能大量进入家庭。  相似文献   

5.
从产品、建设、生产、销售、国产化及企业管理等方面对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利用外资对推动其发展的积极作用。在轿车进入家庭的预测中指出,2010年轿车开始批量进入职工家庭,A级轿车为轿车进入富裕家庭时的首选车型,A0级(1.0 ̄1.3L)轿车这一般家庭首选车型。轿车进入普通职工家庭时,其家庭收入为4 ̄5万元。对有关政策提出了具体建设。  相似文献   

6.
《时代汽车》2006,(1):28-28
“十五”期间,随着轿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据推算,“十五”期间我国大约600万家庭圆了轿车梦。  相似文献   

7.
孔林 《上海汽车》1995,(1):23-27
本文分析了轿车进入家庭的社会经济发的基础条件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关系,论证了轿车进入家庭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去改变制约轿车进入家庭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8.
“轿车进入家庭”已成为一个时期以来的热门话题。轿车要不要进入家庭,何时进入家庭,怎样进入家庭的问题,已引起各界的广泛讨论。讨论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史证明,要发展汽车这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就要发展轿车这个主导产品。而轿车进入家庭才能使汽车工业步入良性循环。这是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已证明的规律。对我国也不能例外。因此,我认为必须尽快解决轿车进入家庭的障碍,才能使我国汽车工业健康发展。 现将我参加这一问题讨论中的一些思考,简要写出与同行研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要介绍了上海轿车工业发展沿革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并对我国家用轿车的发展战略作了三个方面的分析;即市场需求特点、时空定位,技术定位和价格定位的分析,最扣提出了上海发展家用轿车的设想和加快轿车进入家庭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按照我国目前经济的发展情况看,要实现家庭轿车普及化,大约在21世纪20年代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家庭用轿车进入中国家庭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目前轿车生产能力与购买力不相协调,这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而中国市场又没有更多适合中国家庭用的价格便宜的小轿车产品,开发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廉价车,将会有广阔市场,如果不及时抓住这个契机,就将再一次处于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1.
摆脱认识误区开拓我国轿车工业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轿车生产强调高起点,重视技术引进,轻视消化和自我发展,以及只重视中,高档轿车的生产,忽视低档车开发等做法提出异议。在分析轿车进入家庭的不利因素,以及农用车和摩托车发展迅猛,微型车产销一直看好等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为加速轿车工业的发展,战略上应定位于国内市场,占领广大的农村及中,小城镇,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型轿车;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90年代微型轿车的发展动向,分析了轿车的市场,建议微型轿车作为近期社会家庭轿车的主体车型。  相似文献   

13.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Polo型轿车是欧洲汽车市场上经济轿车的主导车型。本文阐述了该车型的技术特点,由此分析对我国面向家庭的经济轿车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轿车进入家庭进行了万份问卷调查,回收答卷5066份。调查内容分为:家庭年收入情况,需要购车意向,何时购车意向,购买何种类型的轿车和关于购车制约的因素等问题。调查结论为轿车进入家庭基本上是符合民意的,且有较好的前景,但将是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以世界发达国家工业经济及汽车工业、家庭轿车发展历史,现状为参照,结合当代新技术革命的特点,探讨了新技术革命对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认为中国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追求发达国家那样的轿车普及水平,轿车工业只可获得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我国轿车市场的分析,对2001年我国轿车市场进行了预测,并在政策上对轿车进入家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第一.轿车进入家庭.这个概念很早已经提出来了,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轿车人均拥有量比较高。国际上以人均GDP或者人均收入与汽车车价比来进行比值。我国到2001年,按照GDP计算,应该人均轿车拥有量是比较大的,但是实际当时比较小,我们做了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认为.在2000年轿车时代已进入成长期,轿车在2005年进入家庭应该是一个提速期,  相似文献   

18.
我国汽车回收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轿车广泛进入家庭是必然趋势,轿车保有量的增大,必然会带来回收方面的问题,报废汽车的回收与再生利用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轿车情报》2005,(3):40-41
近几年,国内轿车市场增长的势头依然高涨,其中家庭轿车市场更是增长强劲,越来越多的家庭轿车走进千家万户。展望2005年,家庭轿车的增长趋势依旧,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消费者对家庭轿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什么样的家庭轿车才能满足现今消费者的要求呢?新~代家庭轿车的标准又是如何的呢?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生产的轿车,一般家庭还买不起。本世纪末,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将达到800美元,如何尽快开发和生产出适合国情并与国民收入相适应的超微型轿车,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国外有些国家轿车进入家庭,曾走过从小型到大型、从普及到提高的过程。目前,国内已开发出或正在开发售价在3万元左右的超微型轿车。有关部门应因势利导、统筹规划,制订出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以加快轿力进入家庭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