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过FWD实测粒料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弯沉并将路面结构层的反算模量用于路面结构三维有限元力学模拟,分析了粒料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特点,对比了粒料基层顶面压应力理论计算结果.通过埋设在粒料基层顶面的土压力盒实测压应力,对两者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石灰粉煤灰粒料基层中石灰粉煤灰的水化反应和水泥的"二次水化反应"相同,石灰粉煤灰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等胶凝物是二灰粒料基层强度的主要来源。不同配比的石灰粉煤灰粒料基层的强度不仅取决于石灰粉煤灰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的大小,更取决于混合料中石灰粉煤灰胶结料的干密度大小。干缩和温缩裂缝是石灰粉煤灰粒料基层的主要病害,延缓和防止裂缝的出现,可改善半刚性基层路面的使用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西藏公路半刚性基层易产生冻害和反射裂缝等病害缺陷,并考虑充分利用西藏当地筑路材料,对高寒高海拔地区粒料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性能进行研究,必将对西藏公路的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使路面结构更经济更耐用,促进筑路技术的发展.通过分析西藏国道318日喀则至拉孜段粒料基层沥青路面试验路的材料组成及检测结果,评价粒料基层在高海拔地区的路用性能.从冻融稳定性、路用承载力两方面分析高海拔粒料基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控制要素.  相似文献   

4.
高等级公路水泥稳定基层裂缝分析与减裂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高等级公路常用的水泥稳定粒料底基层施工后期出现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探讨,指出该裂缝的存在与沥青油面层的相互联系和使用水泥稳定粒料作底基层对油面层的影响;通过多个工程实践的总结,介绍水泥稳定粒料底基层、基层在施工中控制裂纹产生和减轻裂纹扩张的几种措施与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党旗 《公路》1996,(7):29-31
从工程实践出发,对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指标了分析,并提出了实际施工中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工程实际出发,对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质量的强度指标、压实度指标、平整度指标、厚度指标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实际施工中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含粒料石灰稳定基层产生超密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低掺量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抗冲击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粒料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路面半刚性基层材料,其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该文运用摆锤冲击法和均匀弹性支撑落重弯折冲击法,首次对低掺量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粒料与未掺纤维的普通水泥稳定粒料的抗冲击动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及机理分析表明:与普通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相比,低掺量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的抗冲击性能显著提高、韧性好,其应用于路面基层,将显著提高基层的抗裂、抗变形能力,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水泥稳定类半刚性基层往往存在抗裂性差以及施工和易性不好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引入水泥粉煤灰稳定粒料这种新型半刚性基层材料。研究了掺不同剂量粉煤灰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回弹模量等路用性能,并同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利用10%粉煤灰等量替代碎石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半刚性基层材料抗冲刷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半刚性基层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和而常用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质量和寿命。针对半刚性基层材料常见的冲刷病害,分析其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在这人利用冲刷试验仪研究不同类型半刚性材料的抗冲刷特性,结果表明对 于稳定土类,水泥土的抗冲刷性最好,石灰土、二灰土相对较差;对于稳定粒料类,水泥粉煤灰类要优于二灰类,但不同级配对抗冲刷性影响较大,与此同时提出了利用5m  相似文献   

11.
刘延  符佳 《交通科技》2015,(2):83-86
采用有限元数值仿真计算增量法,对典型粒料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建立模型,选取经典粒料应力依赖本构关系,研究基层粒料非线性性质对道路结构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了非线性带来的差异明显。加载后基层模量产生了重新分布,靠近荷载作用的区域的基层顶部模量增大约30%,基层底部模量减小约25%。沥青面层底部弯拉应力考虑非线性后,各种响应在载荷中心线下变化最明显,沥青面层底部轴向弯拉应力增加了约50%;基层顶面的竖向压应力减小较大,分别减少了约25%;基层底部轴向弯拉应力增加约5%;土基顶部竖向压应变减少约10%。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室内对比试验,对凸石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各项性能做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凸石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各项路用性能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使用合理的凸石剂剂量时不会影响基层路用性能。凸石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综合本文研究结果,推荐最佳凸石剂剂量为10%,最佳凸石深度为3mm。  相似文献   

13.
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琦峰  刘玲  胡伍生 《中外公路》2006,26(6):170-173
降低水泥剂量是防治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有效途径。该文通过室内试验和试验路铺筑,对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泥剂量较低(2%左右)时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质接近无结合料粒料材料,并且由于掺入了少量水泥,使碎石材料的CBR值显著提高,具有更强的承载能力和更为优良的结构特性。在此基础上,推荐了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结构强度与龄期、温度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总结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强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外试验。分析这类基层强度与温度、养生期之间的关系。明确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现场取芯考虑温度、龄期对强度的影响,并提出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5.
济青公路底基层与基层的施工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济青高速公路经理部侯田海中国交通进出口总公司季占标路基的成型标准对底基层和基层的施工有很大影响,而底基层和基层的施工又直接影响面层施工的质量。要保证底基层和基层的施工标准,除了从原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设备...  相似文献   

16.
张恒 《交通科技》2024,(1):139-143
为进一步提高粒料类基层强度,降低传统稳定剂生产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高碳排放量。文中选用电石渣/磺酸基地聚合物稳定粒料类基层,通过改变磺酸稀释比例、电石渣/磺酸比例及养护条件,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力-应变分析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确定最适宜的磺酸稀释比例及电石渣/磺酸比。结果显示,地聚合物最佳掺量为6%,且磺酸稀释比例为300 mL/1 000 mL、电石渣/磺酸比为6∶4时,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3 d强度为1 388.9 kPa, 7 d强度为1 986.33 kPa;对比未处理集料,添加地聚合物后,3种不同养护条件下试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104%,128%,176%。因此,利用电石渣/磺酸对粒料类基层进行稳定固化,协同提升效果明显,基层强度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强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外试验,分析这类基层强度与温度、养生期之间的关系,明确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现场取芯考虑温度、龄期对强度的影响,并提出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8.
肯尼亚甘塞路路基,底基层,基层施工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尚杰 《国外公路》2000,20(5):7-10
该文结合作者在肯尼亚施工的体会,简介甘塞路路基、路面的底基层、基层施工的情况,由于肯尼亚采用英国规范、菲迪克条款监理制度,与国内不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石义学  金刚  曾祥能 《公路》2004,(5):168-170
详细阐述了利用透层、稀浆封层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稳定粒料半刚性基层进行保湿养生的施工工艺,并以湖北省襄十高速公路武许段和襄武段采用不同方式在基层养生中的具体实践为例,对不同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抗冻性,但在设计、施工、养生过程中存在易收缩开裂的问题,从而影响其广泛地应用。本研究主要阐述了水泥稳定粒料基层产生裂缝的原因,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一些预防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开裂的措施和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最优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