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针叶木通过真空高温分解生产的木炭作沥青改性剂,以不同的含量分别加入两种石油沥青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用这种针叶木木炭与传统的一种改性剂-商业用炭黑相比,不仅使沥青的热稳定性提高,而且抗车辙、抗裂缝、防水和抗老化能力都大大增强。WCp的最佳剂量对SH沥青为10%、UM沥青为5%。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抗凝冰改性剂的基本原理,并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抗凝冰沥青混合料的抗凝冰功能及不同掺量抗凝冰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抗凝冰改性剂的适宜掺量,并通过试验路段进行了验证,为抗凝冰沥青混合料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5种沥青改性剂Budunsel、PR PLAST.S(简称PRS)、PRCR、SAK、RH,首先对其基本材料性能进行分析和对比,进而将5种材料铺设于试验路段,并通过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5种沥青改性剂在农村公路养护中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SAK及RH温拌沥青改性剂对农村公路养护的施工工艺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且SAK温拌沥青改性剂在性能上优于RH温拌沥青改性剂;PRS、PRCR及Budunsel沥青改性剂能显著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尤以PRS最为明显;对于改性剂SAK和PRS,随着改性剂掺量的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增大,水稳定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4.
周艺  李泉  童瑶  屈芳婷  温广香  吴超凡 《公路》2022,(6):302-309
通过制备SBS改性剂掺量为0~5.0%的改性沥青并测试针入度、软化点、5℃延度、弹性恢复以及旋转黏度,研究了改性沥青宏观指标与SBS改性剂掺量间的联系。改性沥青再生试验表明:含SBS改性剂成分的B再生剂比普通A再生剂对老化改性沥青再生效果更好,抗老化能力也更为优异。采用红外光谱测试以及荧光显微镜成像对改性沥青中SBS改性剂含量进行定量以及定性的测定,并与改性沥青宏观指标相对应。改性沥青老化后其SBS改性剂含量降低,仅使用再生剂对其进行再生并不能恢复SBS改性剂含量,A/B新旧混合沥青中SBS改性剂含量进一步提升,可以达到3.05%的较高含量。采用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研究改性沥青的高温抗车辙能力,老化后回收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增强,掺入再生剂会降低其高温抗车辙能力,再生沥青、新旧混合沥青与新改性沥青的高温特性相似。  相似文献   

5.
旨在评估3种废木生物油(原样生物油、脱水生物油和聚合物改性生物油)以不同比例(比例分别为5%和10%)添加入传统沥青中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沥青路面分析仪(APA)试验、四点弯曲梁疲劳试验和间接拉伸(IDT)强度试验评估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抗疲劳和拉伸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生物油可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而对车辙性能并没有显著的影响,此外对拉伸强度略有影响。同时,聚合物改性生物油与其他两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具有更优的性能。室内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结果与上述结论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废木生物油可以用为路面石油沥青胶结料的一种改性剂。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比不同抗紫外老化措施的效果,本文对几种沥青紫外老化改善措施进行了性能试验。通过不同措施的路用性能比较和验证,发现基质沥青添加改性剂后抗紫外老化能力有明显提高;添加改性剂SBR的抗紫外老化效果优于添加SBS改性剂的;紫外吸收剂、抗氧化剂及光稳定剂等添加到沥青中,改善后的沥青均具有一定的抗紫外老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光稳定剂与SBR改性沥青联合使用时,抗紫外能力优于其它抗老化剂与改性剂联用,具有更好的抗紫外老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7,(11)
为改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同时缓解我国废旧塑料污染,以3种不同密度废旧聚乙烯(PE)为原料制备3种不同废旧PE改性剂掺入普通沥青混合料中,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分析不同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掺加废旧PE改性剂之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低温性能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水稳定性得到一定幅度的提高。LDPE类改性剂综合性能优于其他两种改性剂,LDPE+HDPE类、HDPE类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负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天然岩石沥青改性剂的作用机理,通过车辙试验和动态蠕变试验研究了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性能,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计算了岩沥青改性剂对沥青路面结构抗车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岩沥青改性剂可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模量,使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值和蠕变模量得到大幅提高,明显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与普通沥青路面结构相比,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结构的抗车辙变形能力可提高20%。  相似文献   

9.
叶长建  叶群山 《公路》2022,67(3):288-291
使用高黏复合改性沥青(湿法型)、70号A级沥青+高黏改性剂(干湿法Ⅰ型)和SBS改性沥青(I-D)+高黏改性剂(干湿法Ⅱ型)经拌和获得3种高黏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为研究3种高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分别进行了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车辙试验、谢伦堡析漏试验、肯塔堡飞散试验、浸水肯塔堡飞散试验、劈裂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结果表明:SBS改性剂的加入能够使得高黏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常规力学性能、高温抗车辙能力、黏附性和低温性能显著提升;干湿法结合的拌和工艺能够获得与传统湿法的高黏沥青混合料基本一致的性能,甚至在高温抗车辙和低温抗水损害性能上优于传统湿法工艺。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高速公路长大坡路段车辙病害严重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分别从机理分析、沥青混合料设计、室内车辙试验研究,以及现场效果分析等方面对掺加改性剂RA的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程改性剂掺量为0.35%时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最优;现场试验后车辙平均深度均在2mm以内,改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精确测量沥青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能量变化,定量表征材料的热稳定性能,研究布敦岩沥青、TLA湖沥青、SBS改性剂、KTL抗车辙剂、KTL增强剂等改性剂对改性沥青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得出不同改性剂对沥青热稳定性影响排序,为改性剂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20,(7)
以有机复合相变材料为改性剂,通过直掺法制备了一种具有抗凝冰效应的沥青新材料。研究了石蜡油、正十二烷、正十四烷、月桂酸甲酯的复配形成的三元、四元组合相变材料对沥青抗凝冰性能和三大指标的影响。利用DSC对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点和相变潜热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抗凝冰沥青材料中三元相变材料石蜡油、月桂酸甲酯、正十二烷的质量比为1∶2∶1,四元相变材料石蜡油、月桂酸甲酯、正十二烷、正十四烷的质量比为1∶1∶2∶1,掺量为4%时相变材料改性沥青的抗凝冰性能好。从改善相变沥青材料力学性能的角度出发,采用胶粉作为改性剂改善相变沥青的性能,通过三大指标的测定,发现当胶粉掺量为3%时,胶粉改性三元、四元相变沥青的三大指标能同时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干法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低等级道路的应用问题,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干法改性剂的最优结构、掺量和粒径,并提出增加焖料步骤促进改性剂充分溶胀的工艺;进行沥青混合料试验,验证了干法改性剂配方与焖料工艺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粒径为20~40目,掺量为5.00 %的星型SBS最适合作为干法改性剂,干法混合料的最佳焖料时间为70分钟,且此时的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提升了50.00 %,车辙动稳定度提升了102.88 %,低温极限弯拉应变提升了56.20 %,干法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较普通沥青混合料有了较大地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HVA高粘改性沥青抗紫外老化性能,对不同HVA掺量下的70#基质沥青和SBS沥青进行了不同历时的紫外冷凝老化试验。分析了70#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两种材料经过高粘改性后的基本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掺加HVA高粘剂能够显著提升沥青材料的基础性能。当HVA掺量8%以上时,两种沥青的抗紫外冷凝老化性能达到最好并趋于稳定;掺加HVA高粘剂的70#基质沥青优于掺加HVA高粘剂的SBS沥青,其中未掺加任何改性剂的70#基质沥青性能最差;从抗紫外老化性能变化来看,SBS沥青适宜的HVA掺量为8%,而70#基质沥青适宜的HVA掺量为8%~14%之间。  相似文献   

15.
樊兴华 《路基工程》2010,(4):163-164
通过对掺加DUROFLEX,SBS改性沥青、镇江AH-70号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参数特性、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开裂能力及水稳定性的性能对比试验,分析了DUROFLEX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为新型改性剂DUROFLEX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将高黏改性剂应用于排水沥青路面和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设计中,通过在基质沥青中掺加不同种类及不同剂量的高黏改性剂制备高黏改性沥青。将质量分数为4%,8%和12%的3种高黏改性剂掺入基质沥青中,采用DSR和BBR试验分析了高黏改性剂对沥青的高、低温和疲劳流变性能的影响,得出高黏改性剂对沥青PG分级结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高黏改性剂可显著提高沥青的车辙因子G*/sinδ,且随高黏改性剂掺量的增加G*/sinδ逐渐提高。相对日本TPS高黏改性剂,国产高黏改性剂可更显著提高沥青高温性能。采用国产高黏改性剂制备的高黏改性沥青老化后G*/sinδ提高幅度较大,抗老化能力相对较弱,但随温度提高,老化后高黏改性沥青的G*/sinδ衰变较快;高黏改性剂可降低弯曲劲度模量S,同时也降低了m值,综合来说高黏改性剂降低了沥青的低温流变性能。高黏改性沥青的低温分区取决于m值;不同高黏改性剂及其掺量对沥青的疲劳性能影响不同,一定掺量下TPS和H型高黏改性剂对沥青的疲劳性能具有提高作用,但是R型高黏改性剂对沥青的疲劳性能产生了不利影响。高黏改性沥青的G*/sinδ,G*sinδ,S值和m值随温度的升高呈现指数分布。高黏改性沥青的PG分级结果表明,高黏改性剂的掺入主要改变了沥青的PG分级中的高温分级结果,对低温分级结果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路可比沥青改性剂是从德国引进的一种新型改性剂,为在中国实际工程中更好的应用路可比沥青改性剂,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以AC-13C级配为例,通过室内试验,确定路可比沥青混合料室内试验的干拌时间、拌合温度、湿拌时间和击实温度等试验参数的数值分别为15s、170℃~175℃、150s和165℃±3℃。  相似文献   

18.
文中通过在基质沥青中添加一种改性剂制得改性沥青(作者参与的发明专利:沥青抗紫外老化改性剂及其制备工艺ZL2014 1 0530109. 6)并和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橡胶沥青进行比对性紫外线老化试验,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紫外线老化前后的官能团变化率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对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等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抗紫外改性沥青具有较好抗紫外线老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孙波 《公路与汽运》2023,(2):49-52+72
为制备高黏度弹性恢复沥青,高效利用废弃物降低工程造价,采用橡胶粉(CR)和布敦岩沥青(RA)替代部分SBS改性剂,制备5种不同改性剂掺量的高黏度弹性恢复沥青,通过常规性能和流变性能试验评价其弹性恢复能力、黏韧性和高低温性能。结果表明,橡胶粉和布敦岩沥青可显著提高沥青的软化点、黏度、黏韧性和弹性恢复能力,增强沥青的抗塑性变形能力,较好的黏韧性可增强沥青的弹性和拉伸能力,使沥青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能力;橡胶粉和布敦岩沥青可显著提高沥青的车辙因子,增强沥青的高温性能和抵抗剪切荷载的能力;与基质沥青相比,高黏度弹性恢复沥青的低温流变性能明显提升,-12℃时的低温流变性能满足要求;高黏度弹性恢复沥青的最佳配比为SBS掺量3%、RA掺量10%、CR掺量15%、稳定剂掺量0.2%。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一种新型改性剂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改性机理,通过马歇尔稳定度及流值、车辙动稳定度、残留稳定度比及冻融劈裂后残留强度比等指标,对掺加这种改性剂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常规AC-16型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这种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的改性效果,为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提供一种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