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阐述平庆铁路沿线黄土冲沟溯源侵蚀的影响因素及危害,分析侵蚀形成机理、特征及过程,得出侵蚀年平均速率范围,并提出监测方法。通过工程实例总结了黄土冲沟溯源侵蚀对铁路工程及线路方案的影响,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应合理选择黄土冲沟与铁路线路的安全距离,保证铁路线路的安全,为黄土冲沟地区铁路选线提供科学依据,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对新建隧道工程具有诸多不良影响,通过现场调研和资料整理,对董志塬区黄土地层性质和地下水分布特征进行系统总结,分析董志塬地下水对银西高铁隧道工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董志塬区黄土物理力学性质随地层岩性、位置和地下水位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含水率和液性指数从塬边南部向塬边北部依次减小,孔隙比和压缩模量从塬边南部向塬边北部依次增大;(2)董志塬区地下水位埋深在塬心浅而塬边深,北塬地下水位埋深略比南塬深;含水层厚度则在塬心比较厚,而向塬边逐渐减小;(3)董志塬区地下水对银西高铁黄土隧道工程的主要不良影响有:引发黄土湿陷性;形成软塑状黄土;导致隧道管涌、涌水、塌方、冒顶事故等。  相似文献   

3.
张哲 《铁道勘察》2011,37(6):60-64
通过实例论述新建银川一西安铁路通过黄土沟壑区的地质选线。重点阐述了该区域的地质环境特征,黄土滑坡产生的机理及分布规律,总结了铁路线路通过黄土沟壑区冲沟的要点及选线原则。在对该区域进行详尽的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接轨方案,绕避了黄土滑坡集中发育的沟壑区,使线路尽量走在地质环境好的黄土梁塬区冲沟上游,不仅考虑了黄土滑坡对铁路安全的影响,并比较了方案造价及工期方面的因素,确定了最适宜的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银西高铁从西安北站预留银西场引出,并行西成客专向西北延伸,经空港新城、礼泉、乾县转向北,过永寿、彬县进入甘肃省,经宁县上董志塬至庆阳,穿董志塬而下抵庆城,溯环江经曲子、环县、山城而上翻越烟墩山,过甜水堡进入宁夏,经惠安堡(太阳山)、吴忠、灵武至河东机场设地下站,转向西跨黄河进入市区,沿南绕城高速公路及包兰铁路接入银川站。据了解,银西高速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包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正正在施工的银西高铁横跨宁夏、陕西、甘肃三省区,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日前,银西高铁银川至吴忠段随着首组道岔的铺设完成,进入正式铺轨阶段。中铁一局新运公司总经理刘为帛:这次银西高铁正线采用的大号码道岔,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高通过性,它的直向过岔速度是普通铁路的两倍多;第  相似文献   

6.
银西铁路驿马黄土滑坡工程特性与变形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银西铁路途经黄土梁峁沟壑区,不良地质非常发育。通过现场地质调查、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查明驿马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驿马滑坡为一大型中深层-深层黄土质古滑坡,滑坡前缘临空,后缘发育陡坎,后缘后部黄土塬面发育陷穴,侧缘分布冲沟,且受灌溉、排水等人为扰动影响。采用地层宏观评判,土体物理参数细部数据分析,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滑坡工程特性及变形规律,评价滑坡潜在危害,为铁路选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神华准池铁路八标三工区的黄土冲沟高填方路基施工情况,介绍了黄土冲沟段特点,提出冲沟段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2020年,全国铁路新增运营里程超过4800km,进一步织密了“八纵八横”高铁网。临近岁末,江苏盐城至南通高速铁路、云南大理至临沧铁路同日开通运营,我国铁路一天之内新增运营里程360km。2020年,国铁集团克服疫情影响,有序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新开工项目16个,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京雄城际、银西高铁、郑太高铁、连镇高铁、京港高铁商合段、沪苏通铁路、格库铁路等29条新线顺利开通运营,累计投产里程超4800km。  相似文献   

9.
2020年12月26日,银(川)西(安)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宁夏正式接入全国高铁网。银西高铁全长610 km,设计时速250km。开通运营后,银川到西安的铁路运行时间将由14h左右缩短至3h左右。银西高铁北起宁夏银川市,向东南经甘肃省庆阳市、陕西省咸阳市等地,至陕西省西安市。  相似文献   

10.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为我国首条30 t轴重的重载铁路,其中DK322~DK368段穿行于临汾断陷盆地与太岳山凸起交界地带黄土台垣区,"鸡爪"形冲沟发育,黄土崩塌、黄土滑坡、湿陷性黄土、黄土软塑带、第三系松散砂层、膨胀凝灰岩问题突出。依据其地质演化过程、地层结构及成因机理,在"鸡爪"形冲沟两侧重点排查崩塌滑坡,在台垣内部核查基覆界线、高含水量黄土软塑带及饱和砂层,在台垣边缘寻找地下水强径流带。提出"以隧展线"的原则,通过平面位置及纵断面高程调整,规避隧道长距离走行在黄土软塑带、松散及饱和砂土内。实际施工揭示,该段线路地质条件与勘察资料一致,隧道围岩条件及水文地质特征与预测相符。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黄土因其结构性工程性质特殊,其中砂质黄土受冻融作用的影响尤为敏感,浅埋砂质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发生各类病害屡见不鲜.本文以银西高铁惠安堡黄土隧道洞口段现场监测结果为基础,进行冻融条件下砂质黄土的参数试验,配合数值模拟等方法,得到这种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围岩变形规律及稳定性发展状况. 研究结论:(1...  相似文献   

12.
郑西、西宝和大西高速铁路是我国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先后修建的无砟轨道高速铁路,黄土地基湿陷沉降是影响铁路安全的关键因素。结合这3条高铁路基工程,开展了物理力学试验、应力测试、桩身材料试验、现场浸水试验和沉降观测,对黄土路基地基的湿陷变形量、沉降计算影响深度、沉降计算经验修正系数、压缩模量扩大系数等进行了分析,并对适用于高速铁路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地基沉降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45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7978.19公里。2020年当年,中国内地共新增三亚、天水、2020年,全国铁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工作决策部署,主动加压,积极克服疫情影响,科学有序推进铁路重点工程建设。京雄城际、银西高铁、郑太高铁、连镇高铁、盐通高铁、沪苏通铁路、格库铁路、大临铁路等多条新线顺利开通运营,累计投产里程4933公里,全国铁路网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19亿元,较年初计划增加719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550亿元以上,超过2019年水平;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11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全年新开工项目20个。截至202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3万公里,其中高铁3.79万公里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84月3日,西安公司在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银西铁路陕西段YXZQ-5标段自购物资采购招标中,成功中标2万t钢材包件。这是西安公司自2016年以来在银西铁路项目中中标的第15个钢材包件,至此,西安公司已在银西铁路项目中累计中标钢材21.7万t、水泥7万t,签订合同金额接近7亿元。银西铁路是西安公司近两年来重点跟踪的铁路大项目,在贯彻落实中国铁物"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大客户、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中国中铁五局集团贵州公司承建的银西高铁7标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山城堡特大桥完工,为快速完成管段铺架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山城堡特大桥位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山城乡,全长4 221 m,共有1 411根钻孔桩、129个墩台。因有跨度100 m的连续梁施工,主墩位于黄土河道中,施工  相似文献   

16.
铁路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具有牵扯面广、标准高,环境复杂和投资变化大等特点,随着我国铁路建设资金的投入不断加大,工程投资控制管理显得至关重要。勘察设计阶段作为工程投资控制的源头及核心阶段,影响因素和环节众多,为更科学合理地在该阶段控制工程投资,基于设计单位视角,结合某高原铁路、西延高铁、银西高铁等线路中的具体工程,对勘察设计阶段影响投资控制的建设方案、主要技术标准参数、工程地质勘察、工程设置和地方诉求等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勘察设计阶段工程投资控制管理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利用合理的投资控制管理能有效地降低工程投资,可为今后铁路建设工程投资控制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20日,一列动车组试验列车驶过银西高铁渭河特大桥,标志着银西高铁进入全线拉通试验阶段。银西高铁全长618 km,设计时速250 km,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陕甘宁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速铁路。该线路开通运营后,西安至银川的列车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约14 h缩短至3h左右。  相似文献   

18.
拟建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位于黄土高原,由于河流冲刷、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其沿线发育大量黄土滑坡,具有密度大、易滑动、难防治等特点,严重威胁铁路行车安全。在陕西I49E007004(耀县)幅1∶5万环境地质调查项目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结合遥感解译成果,对沿线的滑坡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分析认为:西延铁路沿线的黄土滑坡可归纳为3类,分为黄土内滑坡、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黄土-泥岩滑坡,且其分布的空间特征具有不均匀性、群集性和延续性,并因地制宜,对线路沿线的黄土滑坡提出防治对策,为拟建西延高铁沿线黄土滑坡灾害的防治提供相关参考和依据,同时助力黄土高原滑坡灾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黄土边坡剥落病害威胁铁路的安全,破坏边坡的生态环境。依据太中银铁路边坡实际调查资料,对黄土边坡剥落的分布特征及其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剥落的形态对其进行科学分类,查明其发育规律,同时对其形成机理也作了初步解释,以便为黄土边坡剥落病害的下一步研究打下基础,为铁路边防治工程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太中铁路沿线黄土高边坡剥落形式可分为片状剥落、层状剥落、古土壤层碎块状剥落、厚块状剥落、表层结皮剥落等几种。太中银铁路沿线边坡剥落现象分布呈现一定规律性:剥落多发生在坡面中下部,坡率越大越易发生剥落、存在极限坡率,剥落病害发生的向阳性和向风行。简要分析了剥落的机理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0.
侯月铁路上的浍河特大桥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田宜鑫侯月铁路上的偿河特大桥,在山西省翼城县境内,是一座跨越黄土冲沟的谷架特大桥。桥址地层位于山西临汾断陷盆地构成的黄土源和山前洪积倾斜平原上,由于长期受水流冲刷切割,使地表层的黄土结构受到破坏,逐渐形成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