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维锋 《铁道车辆》2011,49(10):35-37,48
对列检用X9801型脱轨器可靠度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新型双向脱轨器,并运用内燃机车和敞车进行了脱轨试验,结果表明其脱轨可靠率达100%。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车辆专用脱轨器的分类,对我国30型和X9801型脱轨器、美国Hayes HB型脱轨器以及日本JRS-21703型脱轨器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LST—I型列检脱轨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永生 《铁道车辆》1996,34(5):53-55
该设备利用固定在脱轨器上的行程开关、工况显示电路,实现了值班室对现场脱轨器的监视。利用脱轨器锁定装置,实现必须双人才能完成脱轨器的插、撤操作。避免了人为因素和机械故障而造成错插、忘撤或两端插、撤不一致的缺陷。该设备结构简单、投资少、安装与操作方便,适用于区段、一般列检所和有无调车作业的站场。  相似文献   

4.
移动脱轨器是铁路行车重要的安全设备,一旦误插、漏插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必须加强卡控管理。现有的移动脱轨器无法进行远程监控,只能通过作业人员现场检查,无法实时掌握其状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设计了一套移动脱轨器智能监测系统,系统基于超宽带到达角度测距(AOA,Angle of Arrival)阵列天线单基站定位,结合行程开关综合判断上下脱状态。通过现场使用验证了智能监测系统能有效的显示移动脱轨器状态,提高了站场移动脱轨器管理水平,确保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5.
陈海  赵云生 《国外铁道车辆》2002,39(4):32-38,46
介绍了列车脱轨原因的判断方法。从车辆、轨道和运用条件入手,对列车脱轨事故进行了调查,通过现场运行试验,分析了轨道、车辆结构和参数对列车脱轨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安全对策和今后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车辆检修人员的作业安全。在站内车辆检修场作业线路的两端来车方向的左侧钢轨上,设有脱轨器和脱轨表示器,并留有20m以上的防护距离,防止机车或车辆撞压脱轨器脱轨后不致撞击停留的检修车辆。  相似文献   

7.
张玉尊 《中国铁路》1999,(12):27-29
在阐述列检电动脱轨器微机系统基本功能和失效模式的基础上,用故障树法对列检电动脱轨器微机系统进行失效分析,得出防止系统失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货车列检技检车辆有效时间利用率,将电动脱轨器更新改造为智能型电动脱轨器。重点介绍智能型电动脱轨器的方案设计、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鄢世林 《铁道运营技术》2013,19(3):32-34,37
本文对列车通过曲线时的轮轨作用力进行分析,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推导出列车曲线脱轨的临界条件和脱轨系数,并对影响脱轨系数的因素进行排查,提出了在机车车辆、货物装载、曲线养护和司机操作要领等方面防止列车曲线脱轨的措施及细化事故地点检查测量范围的建议,以减少脱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脱轨器是用于保护线路内车辆及其维护人员安全的设备,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操纵脱轨器上轨,使误入线路区间的机车车辆脱离钢轨,保障作业人员、车辆及设备的安全,调车司机通过脱轨器表示器的显示,判断是否可以进入线路区间。  相似文献   

11.
运用试验的方法对列车通过地道桥时的脱轨系数进行了研究,根据实没蝗列车过桥时的轨道力,分别分析了客车与货车过桥时脱轨系数的变化规律,并统计出脱轨系数与车速关系的经验式,利用经验式对提速列车的脱轨系数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12.
由脱轨器防护的列车进路在调车后,重新排路开放信号时,经常不能开放,有可能影响动车组列车发车。通过分析脱轨器的锁闭电路找出了问题的症结,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电动脱轨器采用集中控制,由手动控制台控制上下轨,施工布线复杂,不能自动记录作业工况。本文介绍的集中分散式电动脱轨器微机监控系统,首次应用了CAN总线技术,该系统不但施工布线简单,通信稳定可靠,而且能够实时监控与记录脱轨器作业工况,并具有操作语音提示、故障诊断和异常报警功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事故发生,保障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相似文献   

14.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将阜阳北站出发场11-14道不能进行预检的原因归结为列检设备设置使股道实际有效长减小、使用移动脱轨器程序繁杂两个原因,提出了将风管和固定脱轨器南移的设备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5.
移动脱轨器监控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移动脱轨器监控系统的组成、原理、控制流程及关键技术,并阐述其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分布式可视化电动脱轨器监控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  相似文献   

17.
车辆悬挂参数的不稳定性对货车低速脱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铭  刘继 《铁道车辆》1995,33(9):13-20
本文研究了计算机模拟货车脱轨过程的计算模型,分析了货车低速脱轨性能,并着重讨论了货车悬挂参数的不稳定性对脱轨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列车脱轨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脱轨原因、脱轨评判标准、脱轨试验及脱轨分析等4个方面对国内外脱轨研究进行了简要历史回顾.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在脱轨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中南大学列车脱轨研究组在近10年的研究中,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列车脱轨分析理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及实质性的应用成果,对此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对脱轨研究需进一步进行的工作提出了作者们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9.
根据车轮抬升量评判车辆脱轨的方法与准则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翟婉明  陈果 《铁道学报》2001,23(2):17-26
分析比较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车辆脱轨评价标准的特点及其不足,指出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5599-85评判车辆脱轨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直接根据车轮抬升量评判脱轨的原理与方法,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对单轮对爬轨脱轨和跳轨脱轨过程进行了计算仿真,得出脱轨系数超限时间与车轮抬升量之间的关系,提出最大允许超限时间为35ms的安全准则,并进行了实际线路工况下整车轮轨相互作用脱轨仿真验证,最后提出针对我国车辆脱轨评判的建议标准及其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20.
列车脱轨分析理论与控制脱轨的桥梁横向刚度限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既有线部分桥梁横向刚度不足引发列车脱轨的情况,进行列车脱轨机理、列车脱轨分析理论以及铁路桥梁横向刚度限值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