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艉柱变形导致了艉管后轴承的异常磨损,通过艉柱镗孔及更换艉管后轴承,恢复了船舶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压装后艉管后轴承斜率恢复0.30 mm/m。通过调整中间轴承的高度,使各轴承负荷满足规范要求。航行试验过程中,轴系温度及运行状况正常。从而解决了VLCC艉管后轴承温度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研究艉管后轴承不同倾斜度下轴承负荷的变化规律,应用有限元法和基于Fortran语言的传递矩阵法进行仿真模拟,完成不同倾斜度在整个轴系下的合理校中计算,结果表明:艉管后轴承的倾斜程度对艉后轴段负荷的影响效果显著,其首端边缘负荷的变化量要远大于末端;合理的倾斜调整可使轴系的负荷分配和弯矩状态更为均匀;随着各轴承轴向位置的增加,倾斜对负荷的影响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3.
某船赛龙轴承异常磨损原因分析及修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修船》2015,(6):7-10
结合修理前轴承间隙测量、轴承负荷测试,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修理前轴系校中状态,根据模拟轴系校中计算得到轴承处转角及轴承负荷影响系数,分析赛龙轴承异常磨损原因。根据分析结果对艉轴架轴承延长500 mm,同时对艉轴管后轴承做1 mm偏心处理。轴承更换后进行负荷测试,并再次模拟轴系校中状态,验证修理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戴益民 《船海工程》2014,(3):116-119
以38 000 DWT杂货船推进轴系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艉管有前、后轴承和艉管仅有后轴承两种轴系布置方案下各轴承负荷、垂直位移等变化,特别是SMCR工况下轴承负荷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仅有后轴承,并将中间轴承后移,能够更好地改善轴系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5.
《中国修船》2016,(5):27-31
应用Fluent有限元软件,建立计入轴线倾斜的水润滑艉轴承水膜CFD模型,研究艉轴倾角、冷却水流速、轴承间隙和艉轴转速对水润滑轴承冷却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水润滑轴承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将冷却水流速、轴承间隙和艉轴转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有效地降低轴承温度;艉轴倾角增大会导致严重的轴承边缘效应、局部水膜变薄、轴承温度急剧升高、工作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6.
根据某近海拖轮的推进系统,将其轴系进行分析和简化,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轴系横向振动的有限元模型,并分析船舶艉轴承发生磨损的原因。如果艉轴承支撑位置安装不当以及螺旋桨激励力的影响,会使轴承负荷分配不均,引起超负荷轴承的过度磨损。而艉轴承的过度磨损则会引起其支承长度的变化,不同位置轴承支承长度的变化对轴系固有振动特性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为了避免船舶试航时,艉管轴承发生高温等非正常情况可能导致船舶轴系再次进船坞的拆检、修复;航行时艉管轴承的失效将导致船舶轴系故障,甚至主机停车等严重威胁船舶航行安全的事故,对艉管轴承合金(成分),艉管轴承结构(止动螺钉等),艉管轴承油楔(压力区)进行了设计研究。通过对船舶艉管轴承的设计研究与应用,可以改进船舶(轴系)的建造质量,改善船舶艉管轴承的工作状态,减少船舶艉管轴承发生故障的概率。研究结果可为船舶研发、设计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信息。  相似文献   

8.
朱春雷 《船艇》2004,(6):14-17
在进行轴系布置设计时,应合理确定各支承的位置,如果轴承的布置不合理,将会出现某轴承负荷的过重或过轻现象,这对轴承是不利的,同时给轴系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应尽量避免某道轴承的负荷过重,在轴线发生变形时,使各轴承负荷波动较小。通过调整轴承的位置来改善轴系的负荷分配,从而减少艉轴承的剧烈磨损,减少轴系产生的振动。轴系校中是对轴系按要求定位,从而使轴系的布置达到设计意图。本文就镇江船厂建造的75m平台供应船的轴系下水后的校中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某5100TEU集装箱船中间轴承更换,介绍中间轴承的更换安装工艺、程序、重要环节控制,中间轴承高度调整,及主机曲轴主轴承到艉轴管前轴承的各个轴承负荷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0.
中、小型船舶吃水较浅,其螺旋桨转速快、直径小、重量轻,一旦艉管前后轴承跨距较大,艉管后轴承支点位置就将超出标准给定的范围。本文基于有限元法,将轴系简化为Timoshenko梁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考虑船舶轴系实际安装间隙和基于赫兹接触理论计算的载荷-刚度曲线,使用不同支撑位置和多种支撑模型对艉轴大跨距轴系进行校中计算对比。研究发现,对于艉轴大跨距的轴系,CB/Z 338-2005中对艉管后轴承支点位置的取值已不适合。如果轴承支点选取准确,则单点刚性支承、单点弹性支承、多点非线性弹性支承的轴承负荷计算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11.
推进轴系在船舶动力装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船舶艉管轴承在船舶非正常运行过程中,往往出现高温报警。基于径向滑动轴承的水动力润滑机理,建立了某大型船舶艉管轴承油膜润滑的数学模型,采用超松弛迭代法计算流体动力润滑二维Reynolds方程,分析了船舶艉管轴承间隙比和沟漕位置对轴承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对艉管轴承的优化设计,改变了艉管轴承的沟槽位置及轴承间隙,提高了轴承的承载力,该船在再次试航和实际营运中艉管轴承未再出现高温报警。  相似文献   

12.
以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57 000 DWT散货船配套的整体艉管为例,介绍整体艉管的结构形式、艉管轴承材料以及艉管轴承与艉轴管的配合过盈量、压入力的计算。讨论艉管轴承加工时外径的确定以及整体艉管的制造工艺和艉管轴承压入工艺。  相似文献   

13.
船舶尾管轴承的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船舶尾管轴承的实际工况,提出了一种较完善的尾管轴承润滑性能计算数学模型.利用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和有限元法对数学模型进行了求解,对船舶尾管轴承的润滑特性参数作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尾管轴承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分别以功耗最小、“最小油膜厚度”最大为优化目标,通过改变长径比、间隙比、偏角比对尾管轴承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尾管轴承模拟试验台上对以功耗最小为优化目标的优化结果作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实现对船舶艉轴承润滑状态的监测和评估,提出一种结合润滑性能衰变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的艉轴承润滑性能评估方法。[方法]针对船舶艉轴承润滑状态难以监测和识别的问题,建立轴承润滑衰变数值模型,并运用实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研究载荷、粗糙度和半径间隙对润滑状态衰变机理的影响。基于SVM算法,构建润滑状态分类器,通过网格搜索算法优化超参数,利用不同润滑状态的数据集进行训练,最后实现对艉轴承润滑状态的评估。[结果]结果显示,随着外部载荷、粗糙度和半径间隙的增大,轴承润滑状态恶化的临界速度增大,动压润滑工作范围减小,混合润滑工作范围增大;由仿真数据集对润滑状态识别模型的验证表明,所提的润滑状态识别方法准确率达96.88%。[结论]所提方法能监测轴承的润滑性能特征,有效识别轴承的润滑状态。  相似文献   

15.
张骁驰 《船舶工程》2019,41(S1):207-211
结合某系列船船舶建造船舶检验,对船舶轴系安装前环境条件及实际轴系安装过程中的照光过程、艉管镗孔、轴承压装等工艺进行梳理分析。通过轴系安装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尾轴内部缺陷和轴承安装超压案例,结合轴系安装工艺梳理分析结果,提出铸钢件丝状缺陷和压装失败后铸钢件产生严重缺陷相关规范要求及解决方案,通过查找根源问题对轴系安装工艺提出改进建议。为未来大型化,精细化船舶建造中轴系工艺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建立水润滑动静压阶梯腔尾轴承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将建好的模型导入到AnsysWorkbench软件中进行有限元静力分析.主要研究不同腔角和腔深对船舶尾轴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3种腔角的尾轴承应力、应变和位移情况发现,当腔角是20°时,尾轴承的力学性能最优;合适的腔角比例能有效的改善尾轴承的力学性能,当深浅腔的腔角比例是1:4时,此时力学性能最佳;尾轴承两腔的腔深差距不能过大,保持过渡平缓,当深腔腔深为1.6mm,浅腔腔深为1mm时,轴承的力学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某VLCC油船为例,针对该船航行中出现的艉轴管后轴承温度过高问题,提出了对原系统及轴线进行排查、采用双斜度偏心设计的艉轴后轴承的加工技术对艉轴管轴线进行改进、增加桨叶不全淹情况下的操作警示措施等方案,解决了艉轴承的高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