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阐述塔式单根立管的结构组成,分析研究不同类型的塔式单根立管,包括分离式单根立管以及分散布置整体式单根立管和组合布置整体式单根立管的海上安装方案.  相似文献   

2.
康庄  梁文洲  齐博  郑翔 《武汉造船》2012,(1):88-91,95
考虑到集束塔式立管比单根塔式立管在总体疲劳分析时更加复杂,利用"等效"理论方法对集束塔式立管进行处理,建立集束塔式立管有限元模型,提出集束塔式立管总体疲劳(包括运动疲劳和VIV疲劳)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实际的案例给出相关计算结果,证明该方法是正确和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3.
康庄  吴莹  张嘉  秦伟 《船海工程》2013,(5):166-170
针对西非海域的塔式立管,考虑沿水深变化的不同流速截面,分析塔式立管在不同参数下的涡激振动响应及疲劳损伤沿管分布,讨论立管顶部张力、管内流体密度、立管外径、立管壁厚和SHEAR7能量阈值等参数的变化对疲劳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制造和安装误差等因素导致这些参数的改变,对结构的涡激振动疲劳损伤影响显著,应该在工程设计中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康庄  郑翔  王德军  张开 《船舶工程》2012,(Z2):191-194
钢悬链立管在墨西哥海域、西非等地深海油气田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钢悬链立管的S型铺设,将钢悬链立管的整个安装过程分成三个不同阶段:立管铺设阶段、立管提升阶段以及立管移管阶段。结合实际深水工程案例,应用Orcaflex对钢悬链立管整个安装过程做动态分析,校核钢悬链立管在整个安装过程中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深水塔式立管顶部浮力筒初步设计分析的基本流程与方法,涉及的技术难点包括顶部浮力筒设计中阻力最小化与浮力最大化的优化、浮力筒舱室的数量与尺寸的确定、单/多个浮力筒舱室破坏时浮力的裕量等。总结顶部浮力筒设计参数对设计性能影响的基本规律,并给出顶部浮力筒分析校核的主要工况载荷。以西非海域深水油气田为例,对深水塔式立管顶部浮力筒进行设计分析。范例表明提出的设计分析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深海钢悬链线立管(SCR)安装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深水钢悬链立管(SCR)安装方法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安装经验,提出了深水SCR在J-lay这种铺管方式下的安装方案,应用专业立管安装分析软件Orcaflex对各个安装过程进行实例分析,对安装过程中立管的安装强度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7.
J型铺管法具有先天的深水适应性,已广泛应用于深海水域的管道铺设作业,而我国对深水管道J型铺设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作为深水开发首选立管形式的钢悬链立管为研究对象,应用Orcaflex软件对立管J型铺设过程做动态分析,校核内容包括最大弯曲应力、最大等效应力及有效张力。将铺管过程分3个阶段进行立管J型铺设强度分析,得到立管受力最大铺设阶段。针对受力最大阶段,进行立管作业窗口分析,得到满足立管使用条件的环境参数。本文所开展的深水钢悬链立管J型铺设研究对推进我国深水铺管技术的发展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8.
深水开发中的SCR立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悬链线立管(Steel Catenary Riser,SCR)作为一种全新的深水立管系统已经在国外多个项目中应用.阐述了SCR立管的关键技术问题:立管与浮式结构的界面、静态结构设计、立管之间的干扰分析、动力学分析、疲劳分析及安装分析,介绍了SCR立管的主要设计规范和软件.展望了SCR立管在我国深水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深水海洋立管具有柔性,特别是极端海况条件下,相邻立管之间可能发生互相干涉而增大立管的应力,从而影响其疲劳寿命.钢悬链线立管相比顶张力立管,有效张力较小,对环境载荷作用更加敏感,更容易发生碰撞.基于动力学分析软件OrcaFlex建立有限元模型,从允许碰撞的角度出发,对串列布置于张力腿平台上的两根钢悬链线立管进行整体碰撞分析,研究立管间距、尾流模型、拖曳力系数、海流流速和柔性接头刚度对立管碰撞的影响,阐述对碰撞范围、上下游立管相对运动速度、最大碰撞速度和最大碰撞能量的影响规律,为实际工程中立管的空间布置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实际工程中深海立管常以管群的方式出现,当立管彼此相互靠近时,会发生流场干涉效应。为研究立管间相互干涉作用及螺旋侧板抑制双立管涡激振动的效果,本文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采用双向流固耦合技术对Re=7 800均匀来流下长径比为482的串列双立管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立管轴间距为5D时立管间有完整的涡旋脱落,下游立管在上游立管的尾流诱导下产生振动,双立管横向振动锁定在二阶模态,且振动方向相反。附加螺旋侧板能有效削弱双立管振动频率,降低上游立管横向振动幅值,但下游立管两向位移响应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张晏方  邓勇  毕文焕  黄伟 《水运工程》2012,(10):143-147
水下隐蔽工程是长江航道整治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水下隐蔽工程检测技术在长江航道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长江航道整治水下隐蔽工程检测技术、分类及应用实例,对深入认识水下隐蔽工程检测技术在长江航道整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后期航道维护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下游东流水道航道整治经验总结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长江东流水道是长江下游重点浅险水道之一,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是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实施的第一个项目。文中在介绍东流水道整治工程基本思路与具体工程布置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建成后几个水文年实际的工程效果分析,总结了该工程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长江航道中其它河段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了参考依据。航道整治工程应顺应河势发展、把握有利时机;整治工程总体设计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树立综合治理理念,兼顾各方利益;整治工程理论研究应不断发展创新,为长江水运工程建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3.
基于逆向工程思想的舰艇作战系统开发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适应现代化舰艇作战的需要,如今的潜艇作战系统一般都采用分布式系统,而且系统结构十分复杂。因而,按照传统的方法开发一套这样的系统,它的开发周期较长、开发费用较高,不能适应作战的实际需要。提出一种基于逆向工程思想的舰艇作战系统开发方法,在论述采用这种开发方法可行性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开发模型。采用这种方法开发舰艇作战系统,可以较好的解决开发周期和开发费用等问题,满足实际作战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江苏大唐吕四港电厂围堤吹填工程建设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江苏大唐吕四港电厂围堤吹填工程的工程概况、工程条件、工程设计及施工情况、工程建设特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运工程测量技术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裴文斌  牛桂芝 《水道港口》2007,28(4):292-296
依据《水运工程测量规范》以及现实水运工程测量服务内容首次对水运工程测量进行了详细分类,该分类涵盖了水运工程测量所能提供服务的全部内容,并根据此分类对水运工程测量现阶段的理论发展和应用技术手段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同其他领域中的测绘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综合评价了水运工程测量在现代测绘领域中发展的技术水平和地位。根据目前水运工程测量的实际服务能力指出了水运工程测量行业存在的问题,并就测绘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发展,针对水运工程测量的特点和今后水运工程发展的实际要求,对水运工程测量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建设工程文件是指在工程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和查考价值的、各种形式与载体的真实记录,与工程资料有本质区别.阐述了工程文件与工程资料区别的关键点.分析了目前两种概念混淆的现状,并深入分析了4种衍生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7.
程绪红  焦永强 《港口科技》2012,(11):22-25,32
为适应海洋工程发展的需要,研制了北斗卫星系统。阐述北斗卫星系统的定位、授时及短报文功能及其在航道工程中所要发挥的作用。分析海洋工程面临的问题。对北斗卫星系统对海洋工程施工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与展望,提出北斗卫星系统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方案,为北斗技术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拓展了思路与空间。  相似文献   

18.
  敏 《水运工程》2018,(9):81-84
测量控制点精度关系工程建设质量。港口工程因地基稳定性差、地面变形大,造成控制点平面位移问题突出。结合港口工程案例,探讨基于BHCORS的工程控制点平面精度检核分析。采用坐标转换四参数法及实测基线比较法进行控制点内符合精度检核,采用BHCORS进行控制点外符合精度检核。对比分析结果表明,BHCORS成果精度高、现势性强,在港口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宝钢马迹山港一期工程主要的地质条件,根据其所处的区段不同,采用不同的基础设计方案。马迹山岛断裂带规模不大,属非活动断裂,不会对工程构成威胁。已竣工的一期工程,占据了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好、可采用打入桩基的岙口古海槽地段,余下的地段基岩埋藏相对较浅,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后续建设必须根据各区段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性质进行。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建设大发展的时期,工程建设领域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文章从我国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详细说明了工程仲裁制度相对于其它纠纷解决方法在工程建设争端处理中的优势,指出建立和完善工程仲裁制度是解决目前大量工程建设纠纷的最有效途径,并就我国当前工程建设仲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