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还原南京长江大桥人行道铺装外貌,在综合该桥作为文物桥梁钢桥面人行道铺装的特点后,初步拟定了3种方案。通过试验研究,以工程病害率、成熟程度、施工可控性、后期维养、是否忠实原外观和造价等6项评价指标对拟定方案进行综合评定,并推荐改性环氧树脂薄层铺装方案为实施方案。施工过程中优化了施工工艺,保证了施工质量和效率。改性环氧树脂薄层铺装还原了原桥风貌,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外观美、追随变形能力强等优点,大幅提升了原桥人行道铺装性能。经检测,铺装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铺装运营2年多来,整体表现良好,改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人行道的设置是城市道路建设中容易被忽略的环节,本文结合南京市城市道路的人行道使用对人行道设置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从人行道的设计规划、空间布局、设施配置3个方面提出对人行道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建议。并且针对人行道的3个结构部分,路牙(沿)、基(垫)层以及铺装层的材料性能的优缺点进行比对,针对各种材料的缺点提出在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上的改进方法。本文对人行道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材料选择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路面病害、道路标高与周边建筑物标高关系、人行道是否改造等方面出发,探讨了不同适应范围的沥青加铺方案,提出了路面排水设施的调查与完善等加铺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现有人行道出入口存在陡坡,行人稍有不慎,容易被绊倒;人行道上的各种各样的检查井,由于损毁、偷盗等原因,常会发生井盖缺损等现象,甚至演变为"夺命陷阱",对行人的安全通行构成威胁。井盖和井框磨损后很容易产生噪声,车辆碾压造成的井盖噪声,严重影响路边的居民休息。该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新的三面坡形式,并在实践中采用新型的"隐藏式检查井",减少了以往检查井的一些常见病害:窨井盖不容易丢失,也避免了井盖不平引起的道路噪声等,方便行人通行。在人行道表面,铺设了识别砖,提示该处下有检查井。  相似文献   

5.
关于城市道路中人行道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道路中的人行道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其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从不同角度对人行道的空间利用及材料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人行道的使用及选材。  相似文献   

6.
基于大范围断面和区域调查,深入剖析人行道宽度不足的原因,结合规范要求,从设计和管理2方面提出人行道空间优化的措施.同时,对绿化设施带宽度设置和不同区域人行道设置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改善建议,以进一步挖掘人行道空间.  相似文献   

7.
人行道是市政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对人行道的功能及设置进行了阐述,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人行道是城市道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经济和城市不断发展,人行道的功能不单只是作为行人的专用通道,对城市的交通、景观都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该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城市道路人行道铺装材料的设计进行分析,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以前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到现在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而“精细化”设计也已成为城市建设的发展重点。针对目前人行道设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基于街道理念的人行道精细化设计进行了相关研究。在街道化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行道进行精细化设计,探索解决人行道目前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将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从“车本位”转化为“人本位”。  相似文献   

10.
利用废旧橡胶材料铺设人行道,可解决大量废旧轮胎橡胶的利用问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该文从环保、防滑、防噪、经济性等方面与传统的人行道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利用废旧橡胶材料铺设人行道的优点,并对其材料结构、施工工艺、养护技术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可供广大市政工程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平衡透水混凝土应用于人行道所需的强度和海绵城市要求的透水性能,从试验配合比入手,对透水混凝土的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基于最优配合比,结合暴雨强度和透水模型等对预制装配式透水混凝土板用于人行道时的厚度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结合上海市的降雨强度,根据确定的人行道结构层厚度计算方法,得出装配式透水混凝土面板厚度的取...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城市环境及居民出行条件,该文提出了透水人行道的设计。旨在通过对透水人行道的分类、结构设计的分析和阐述,以及对透水人行道铺面的实际工程应用,为透水人行道的设计提供依据及参考,以满足生态型市政设施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对广场、人行道用石材地面砖防滑性能研究,通过对比目前规范规定的实验方法,对不同石材的各种表面类型进行防滑性能检测。根据实验结果补充规范中关于广场、人行道等石材地面的防滑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从行人步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感出发,研究城市道路两侧人行道行人服务水平评价方法。选择9条具有代表性的人行道进行道路几何特征及交通流特征调查,并采用路边询问法进行行人问卷调查。基于调查数据,运用偏相关分析得到人行道行人服务水平主要影响因素为:机非分隔带宽度、非机动车道宽度、绿化带(设施带)宽度、人行道宽度、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行人流率及人行道上的障碍物分布状况。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行人流率范围内行人服务水平与行人流率的关系,最终建立的基于道路环境的行人服务水平评价模型与HCM方法相结合可有效预测人行道行人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我国城市道路建设中,人行道是最适合做全透路面结构的区域。从透水人行道的分类,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排水设计四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和阐述,为透水人行道的设计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路养护状况调查及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养护是保证城市道路在设计使用期内完好和安全运行的关键,而养护状况调查是评价目前养护工作实施情况,确定下一步养护工作指向的基本依据.基于<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 36-2006)的相关规定,对北京市两条主干路的养护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评定结果显示,两条主干路养护状况良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车行道和人行道的主要病害类型及其成因,并提出了城市道路养护状况调查及评定工作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地形、地势、土地及历史方面等原因,青岛市区大部分城市道路未设置非机动车道,而人行道和绿化带的宽度有限,导致大量的市政管线检查井不得不设置在车行道上,市政道路检查井病害问题较为突出.通过近几年的检查井整治工程实践,青岛市摸索出了一套较为成功的检查井病害处置措施,并编制完成了地方性的《城市道路检查井技术导则及通用图集》.相信这些成功的经验可以为国内其他城市解决类似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12年4月18日下午4点35分,水泥稀浆车的调试顺利完成,沥青罐车上的接头也预热完毕,一切准备就绪,在太原市千峰北路的人行道上等待多时的WR4200型冷再生机终于运转起来,刻下了具有深远意义的第一刀。约15年没有进行大修的千峰北路上,裂缝、坑槽随处可见,路面结构强度也逐日衰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交通需求。基于对病害状况的调查结果,为了减小施工对交通与环境的影响,太原市市政部门决  相似文献   

19.
人行道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以往的道路规划设计以机动车出行为主,对行人出行的需求考虑较少。为了改善现有人行道设计的不足和缺陷,应从设计细节入手,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来进行人行道的空间整体设计及平面过街设计,并采取稳静化措施来提升行人的步行体验, 增加城市街道活力。  相似文献   

20.
某桥自通车以来已运营近50年,由于桥梁结构的一系列病害严重影响结构安全与使用性能,自2016年以来进行了全封闭的维修加固。其中在维持原设计结构及外观情况下,对大桥的双曲拱桥进行了全断面修复,具体为:主拱圈、横系梁加固;相邻承台设置纵向拉杆;拱上填料用泡沫混凝土对称换填;全桥桥面铺装、人行道改造;桥面附属设施修缮与外观出新;混凝土结构进行电化学修复与表面防碳化处理等。对该双曲拱桥缺陷修复及加强,有效提高了其结构的安全储备,同时耐久性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