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电子元件的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使得电子计算机控制发动机、变速器换档等成为可能。过去自动变速器间液压控制换档,输入参数是发动机转速、车速和油门开启度——油门全开转入最佳动力性。而电子控制时,输入参数可以增加,换档车速可在不同油门开启度下,有最佳经济性或动力性等,所以国外广为研究,并已有不少车型采用。本文对换档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并以红旗轿车二档自动变速为例,从液压控制转变为电子控制后,试验的实际效果显示出电子控制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AMT是在原固定轴式有级变速器的基础上增加自动变速操纵系统构成的。在ECU的控制下,模拟驾驶员的操纵动作。通过控制离合器、换档和油门执行机构,自动完成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选档、换档操作以及发动机油门的调节,以实现起步和换档过程的自动操纵。AMT既具自动变速的优点又保留原手动换档变速器(MT)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和维护成本低的特点。但由于AMT是切断动力换档,必须将离合器与发动机进行协调控制,因而其控制难度大于AT和CVT。  相似文献   

3.
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确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自动换档规律是车辆自动变速的核心。在自动变速器的开发过程中,提出了确定换档规律的新方法,即动态驱动力曲线法、油门法和车速法,以此制定出自动变速器的动力性与经济性换档规律。这些方法丰富了车辆自动操纵理论。该换档规律在实际跑车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从采用一般换档规律的AMT车辆在坡道行驶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出发,分析了换档循环、意外换档和紧急制动意外加速的原因;提出通过计算理论加速度判断坡道工况的方法;制定修正后的坡道综合控制换档规律.通过仿真分析,验证此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各种坡道换档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动变速器换档规律确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动换档规律是车辆自动变速的核心。在自动变速器的开发过程中,提出了确定换档规律的新方法,即动态驱动力曲线法、油门法和车速法,以此制定出自动变速器的动力性与经济性换档规律。这些方法丰富了车辆自动操纵理论。该换档规律在实际跑车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司康 《汽车与配件》2009,(43):60-63
汽车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是在干式离合器和齿轮变速器基础上加装微机控制的自动变速系统。它能根据车速、油门、驾驶员命令等参数,确定最佳档位,控制原来由驾驶员人工完成的离合器分离与接合、换档手柄的摘档与挂档以及发动机的油门开度的同步调节等操作过程,最终实现换档过程的操纵自动化。AMT保持了原有机械变速器的基本结构,与常用的AT(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比较,具有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成本低、易于制造、工作可靠及操纵方便等优点,尤其是其省油的特点适合于我国大、中型客车和中重型载货车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1换档品质 换档品质是指换档过程的平顺性,即在保证汽车动力性与传动系统寿命的前提下,换档过程能快捷、平稳、无冲击地进行,不出现过高的瞬时加速度或减速度。集中体现为舒适性。换档品质即要求换档平顺,而从整车来说还要求保证动力性和耐久性,这三者之闻就构成了一个矛盾体。就自动变速器控制的关键如离合器控制来说,为追求车辆的动力性和耐久性,要求离合器接合时间短。而这就有可能造成换档冲击,甚至使发动机熄火。  相似文献   

8.
这台发动机1550Nm的最大扭矩很不错,且只需1300r/min即可获取,所以在驾驶时需要控制好脚下的油门,保持最佳转速并且掌握最佳的换档时机.  相似文献   

9.
1、故障现象03款雷诺风景商务车,搭载法国雪铁龙公司生产的AL4型4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该车当换档杆置于1位时,油门超过中负荷后变速器马上进入故障保护模式锁在3档,如果是小油门持续下去变速器就不会进入安全保护模式;当换档杆置于2位时,中负荷以上的油门会出现1档升2档冲击,继续  相似文献   

10.
行星变速器动力学模拟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明  程瑞廷 《汽车工程》1992,14(3):144-149,137
行星变速器在机构动力学的研究范畴内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线性约束系统”,本文利用这一特点,以角速度系数矩阵为基础,建立了行星变速器运动学微分方程的统一形式B_K~TJB_Kdω_d~K/dt=B_K~TM。尽管在换档过程中,系统的自由度在不断地变化,但常系数矩阵B_K只与结合的操纵件有关,它通过一个常数矩阵B线性变换得到。基于这一理论,作者调试成功了行星变速器动力学模拟通用程序,为深入分析行星变速器换档过程和行星变速器设计提供了一个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