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3.
元代市舶司是当时海上对外贸易的管理机构。元统一中国后,陆续在泉州、庆元(今宁波)、上海、澉浦(今浙江海盐县)、杭州、广州、温州等地设立市舶司。几经扩删合并,最终形成了稳定格局的泉州、庆元和广州三处市舶司。市舶司官差除抽分、查禁品外,还对海船载重、船身和樯高等船体质量进行公验与记录。 相似文献
6.
7.
南宋初.华夏大地战火不断.金军挥兵南下.宋军节节败退。宋高宗赵构”命六宫自温州泛海往泉州”以逃离战乱区.保留实力。随着2300余名官员及家属进驻福建泉州,泉州港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在全国迅速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北宋初年,宋真宗赵恒大力提倡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并使之运用到社会生产和军事装备中.因此,北宋水军的造船技术和军事装备有了长足进步,造船图式、各类新式火器与大型铁锚的发明,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公元721年,8岁的刘晏借唐玄宗泰山祭天之机,大胆献上他写的赋,唐玄宗看后当即“不拘一格”任命刘晏为“秘书正字”。“神童”长大后仕途坦荡。公元743年,刘晏上任山西夏县县令,一路上面黄肌瘦的难民络绎不绝,刘晏心情沉重藩镇割据,农民为逃高税赋,纷纷逃离家乡,田园荒芜,北方城镇粮食严重短缺。刘晏遂奏报中书省转呈玄宗,提出南粮北运设想兴漕运、置船厂、建粮仓。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宋代苏州的农业生产、粮食贸易、商业流通以及人们的出行都离不开船,故其造船业非常发达.<平江城坊考>中记录了宋代苏州有船舫巷、船舫桥、东船场巷、西船场巷、艇船桥、蒲帆巷等不少地名与造船及辅助手工业有关,形象再现了宋代苏州造船、修船业蓬勃兴旺的情景.本文从这些地名入手,结合有关方志、文集、史书以及出土文物来考察一下苏州造船业盛况. 相似文献
17.
18.
19.
北宋后期,内河航运量大增,两浙路的温州和明州.造船量占据北宋各船场之前列,两个船场平均一年造船1200艘.曾孝蕴主管发运司粜籴事和担任两浙路转运官期间,为当地船场的质量查检和管理,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