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简称客票系统)已经建设和发展十多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一代客票系统建设的大力推进,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铁路客票系统市场化运营模式被提上日程。经过对国外客票系统运营情况进行研究,结合我国客票系统现状,分析我国客票系统存在的问题,对新一代客票系统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出规划。  相似文献   

2.
我国铁路客票销售渠道及经营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铁路客票销售渠道的发展过程,分析了铁路客票销售渠道,特别是铁路客票代售处客票销售及经营状况,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发展我国铁路客票销售代理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铁路》1997,(12):45-48
介绍了美国AMTRAK客票系统,比利时铁路客票系统,德国铁路和泛欧客票系统及其法兰克福中心,分析了当今计算机技术和客票系统发展的趋势;对促进我国铁路客票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德国铁路股份公司的客票销售体系,并对其客票销售体系的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德国铁路股份公司客票销售管理及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提升铁路客运形象和降低客票销售成本,为改善我国铁路客票销售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铁路客票系统票制及前端设备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铁路正在对客票发售和预定系统(简称客票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实现实名制购票、网上订票、电话订票和非现金支付.为充分发挥客票系统升级改造的效能,本文对客票票制进行了优化探讨,建议铁路客票采用“二代身份证+报销凭据”模式.通过对车站客票系统前端设备优化探讨,指出大、中型车站前端设备数量可以适当减少,车站售票机宜按功能需求划分为3种类型,以降低客票系统前端设备造价.简要效益分析表明,对大、中型车站客票系统前端设备优化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鉴于客票系统在客运组织中的重要性,保证客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客票系统的连续可用性已经成为共识,建立客票容灾备份系统势在必行。因此,就建立客票系统容灾数据复制技术提出四种方案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7.
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简称客票系统)是覆盖全国铁路的大型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由铁道部客票中心、铁路局客票中心、车站售票系统三级联网构成。客票系统规模大、子系统多,计划管理系统在铁路客票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计划管理系统在客票基础数据正确维护完成的基础上,具有实现列车计划编制、列车席位生成、列车席位调整、售票组织策略制定、售票控制策略制定等一系列功能。列车席位的正确生成和灵活调整保证  相似文献   

8.
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简称客票系统)是覆盖全国铁路的大规模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客票系统日常维护任务多、覆盖范围广、密集度高,尤其在春运这个特殊时期中,这些压力就更显突出。客票系统春运维护机制旨在提高春运客票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用户服务质量。该机制以ITIL/ISO20000为基础,涵盖了客票系统运维服务的体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内外高铁客票销售策略和航空客票销售模式的分析,可以为我国高铁客票销售组织提供如下借鉴:(1)售票模式的社会化;(2)售票系统功能的多元化;(3)客票信息服务日趋完善;(4)大力发展代理作为客票销售的渠道。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至境外的铁路客票目前还是一种相对落后的国际联运客票模式,是海外铁路建设需要解决的课题。基于既有跨境铁路客票问题,分析在中国现行标准下,跨境客票互通方案,提出了客票中心不互联和互联2种设计方案,比较优缺点后,推荐采用客票中心互联方案。  相似文献   

11.
在总结地铁车辆段振动噪声影响的特点及上盖开发振动噪声控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综合控制的流程及方法,包括工程条件特点的需求梳理及分析、振动噪声控制标准选择及确认、振动噪声影响分析及预测、综合减振降噪方案的确定及实施、振动噪声控制措施效果实测及评估等,最后提出下阶段需重点研究的内容,包括车辆段不同功能区域振动噪声源强、振动噪声控制指标、不同减振降噪技术措施的效果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严峻的生态危机和资源匮乏现状已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我们必须摒弃发达国家走过并且正在走的以物质消耗和占有为考量标准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根据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现状尽快实施社会经济发展的非物质化转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富裕、全面小康的社会经济发展之路。为此,我们应首先全面提高国民的环境保护综合素质,树立适度消费的新观念;提高国家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技术依存度;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从生产、消费源头乃至全过程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和控制资源的消耗,走非物质化的社会经济发展之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生态环境和物质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3.
贵广高铁隧道防灾救援疏散预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隧道及隧道群的规模逐渐增大,隧道防灾救援成为铁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长大铁路隧道建设有2种模式,即双洞单线[1]模式和单洞双线[2]模式,车站之间区间隧道有单体隧道和隧道群,其防灾救援策略及对策是不同的。总体而言,单体隧道和隧道群的防灾救援模式有定点停车救援和随机停车救援2种情况。结合铁路现有管理体制,以贵阳至广州高速铁路为例,提出隧道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在此基础上制定定点停车和随机停车救援疏散预案执行顺序,明确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建立各系统的联动机制,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4.
桥隧相连工程是桥梁、隧道结构及围岩、洞口边仰坡岩土体及其防护工程的复杂组合体。其中,桥梁和隧道结构各部位及周围岩土体的力学行为及损伤机理与其结构和基础类型、相对位置、地形地质条件及外部荷载情况等密切相关。针对目前国内外对桥隧相连工程这一特殊工程实体研究较少的现状,结合相关工程实例开展Ⅳ、Ⅴ级围岩条件下的桥隧相连工程多源损伤室内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依据相似理论并结合桥隧相连工程的特点,采用量纲分析法分析模型试验中桥、隧及洞周岩土体各结构或部位中各物理量的相似指标与相互关系;拟定桥、隧模型的相似比及围岩相似模拟材料的配合比,并进行相关的材料试验。文中介绍的模型试验平台及测试方法,可为同类模型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铁路建设工程管理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当前铁路建设规模大、标准高、任务艰巨条件下建设管理面临的新的挑战。通过调查分析表明,新形势下影响我国铁路建设项目前期研究和决策、组织实施模式及建设实施过程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的关键问题主要体现在前期研究和决策的制度、方法、手段和工具急需变革,管理方式有待创新,责任体系和工程定价体系亟待完善,项目目标的设置和控制有待合理化及铁路建设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体系急需完善。此外,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实施大规模铁路建设所需进行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当前铁路机车车辆招投标工作的规定、标准和规范为依据,从招投标职能出发,分析了铁路机车车辆招投标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模块功能,阐明了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实现方法,使得铁路机车车辆招投标管理工作更趋于公平、公正、公开,从而提高铁路机车的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实现对铁路机车车辆招投标业务的辅助管理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构建科学、合理、系统的铁路信息化规章制度体系是铁路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借鉴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与分析逻辑,结合铁路信息化工作流程与管理需要,基于结构化方法,对铁路信息化进行纵向、横向双重维度的要素划分,构建铁路信息化规章制度体系框架模型。系统地梳理信息化规划计划、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等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提出铁路信息化制度体系文件制定建议,论述各体系文件的适用范围和约束内容,有效地解决铁路信息化规章制度纷繁杂乱、层次模糊且不成系统的问题,为建立健全铁路信息化规章制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近系泥岩隧道初期支护受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富水区泥岩隧道开挖后经常出现支护结构大变形乃至开裂现象,影响隧道的施工和长期运营安全。为掌握新近系泥岩隧道支护结构和围岩的变形动态,开展相应的室内试验与现场监控量测以及数值模拟。采用室内试验方法获得泥岩的物理力学参数;通过现场监测方法得到围岩压力、钢拱架应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获得泥岩软化前、后拱顶及拱脚沉降量、围岩压力、径向位移值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泥岩呈弱崩解性,且具有一定膨胀性,是导致围岩变形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多数测点钢拱架弯曲,导致初期支护承载力不足,进而引起初衬混凝土掉块脱落;泥岩软化后,隧道同一位置处拱顶、拱脚沉降量、围岩压力、径向位移值均远大于泥岩软化前的数值,泥岩遇水软化是导致隧道支护结构产生大变形的原因之一。研究方法和结论对新近系泥岩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道岔产品研发的管理水平。研究方法:采用产吕数据的管理(PDM)对道岔产品研发设计的项目组织、计划进度、文档数据等进行统一集中管理。研究结果:提高了产品数据的共享性、准确性和产品设计效率,降低了重复工作量,缩短了研发周期。研究结论:在道岔产品研发设计中运用PDM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可行和必要的,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和实力,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借鉴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长大线路的快线、市域快线的线路条件和运行模式,以北京地铁新线快慢线模式为例,研究基于北京地铁新线快慢线运营模式的长大线路在线位、站位、站间距等方面的设计内容,讨论快线运行模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基于快慢线模式的线站位规划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