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考虑到某400 ft自升式钻井平台在水深91.4 m作业工况下固有周期与波浪周期相近,动态放大因子较大,作业工况下悬臂梁-钻台系统具有最大工作载荷,针对该工况分析主船体结构强度,介绍主船体强度分析中模型建立和载荷施加的注意点与细节处理,确定主船体高应力区域,为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主船体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调研的基础上,给出中国沿海及近海区域的环境条件和作业需求。研究自升式平台的主要尺度要素,提出由1个三角式船体和3个三角桁架桩腿、桩靴以及悬臂梁组成的平台结构。对平台的双层底、机械甲板、主甲板和钻台、生活区甲板以及直升机甲板等进行了优化布置,给出了自升式平台总体布置设计优选方案。按照国家或行业现有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设计了悬臂梁与钻井系统、固桩与升降系统、吊机与甲板机械系统、动力与消防救生系统等,并给出了该平台的可变载荷、钻井载荷和最大提升能力等。该平台的设计方案研究为后续设计奠定基础,为我国近海自升式平台的研发提供了船型储备和相关技术积累。  相似文献   

3.
樊敦秋 《船舶》2013,24(1):73-76
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在迁航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滑移力。文中运用理论分析和实例验证的方法,从摇摆惯性力、重力和风载荷等方面对悬臂梁进行迁航状态滑移分析研究,提出了便捷、准确的悬臂梁滑移力计算方法和滑移分析设计工况,为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安全操作和悬臂梁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搜集整理自升式钻井平台船型资料的基础上,利用逐步同归计算机程序和BP神经网络分别建立了自升式钻井平台主尺度的单变量预测模型和多变量预测模型.经实船验证该模型是适用和可靠的,模型的建立有利于掌握自升式钻井平台主尺度要素变化规律,在进行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初期的技术经济论证和方案设计时,可根据已知信息的多少,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主尺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业时,在桩腿固定后,钻台和井架需要根据目标井口位置进行调整。电缆拖链安装于平台主船体与悬臂梁之间以及悬臂梁与钻台之间,用来实现在上述平台滑移过程各部分之间连接电缆的固定保护。文章基于S116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对电缆拖链的设计进行分析,阐述了拖链在钻井平台整体设计中选型,综合布置,安装要点,电缆排布和敷设接口等优化措施,实现了减轻重量,减小尺寸,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季剑远  刘天文 《船舶工程》2016,38(S1):156-159
振海二号是基于F G公司 JU2000E船型设计的适用于400英尺水深的自升式钻井平台。该型平台最大的特点是将井控系统,固控系统,月池操作系统等钻井系统的核心模块高度集成于悬臂梁内部,是全船除井架,钻台外钻井系统最集中的区域。悬臂梁内部钻井设备布置的合理性对钻井作业的效率及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已建成的振海二号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内钻井系统的布置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出该钻井系统布置设计的优点及有待改进之处,为今后类似钻井平台设计提供指导性参考。  相似文献   

7.
汪怡  黄曌宇  刘远  金晶 《船舶工程》2015,37(7):78-81
针对目前自升式悬臂梁钻井工况的特点,描述了悬臂梁在重载条件下的理论分析方法,以一台井架中心最大偏心57.5ft的自升式钻井平台为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数值研究了悬臂梁的应力和变形情况,并通过驳船替代钻井载荷的方式进行了重载试验研究,通过对比理论与试验数据,二者吻合较好,并得出了重要的结论,为今后悬臂梁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主要阐述了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的两种结构形式特点,以及目前我国新建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选型目标。  相似文献   

9.
以某91.44 m(300ft)自升式钻井平台为例,对悬臂梁与主船体界面进行分析,考虑到悬臂梁完全缩回和完全伸出两种状态,给出载荷的计算过程和合理的载荷施加方法,提出更加接近工程实际情况的9种载荷组合工况.通过有限元软件SESAM来计箅界面处的最大支反力,然后根据规范使用经验公式和有限元两种方法来校核界面处的强度.  相似文献   

10.
自升式钻井平台属于海上移动式平台,由于定位能力强和作业稳定性好,在大陆架的勘探开发中居主力军地位。而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重要系统齿轮齿条升降机构是自升式平台的重要承载机构, 在各种工作状态下起到支撑船体及相关设备的作用, 并长时间承受重外载荷作用。因而,对齿轮齿条升降系统的检测直接关系到平台的作业安全,本文从平台结构入手探索一种适合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安全监测系统实施检测平台关键部分的受力状况为作业安全、生产指挥、寿命评估等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桩腿承载着自升式平台的自重和作业载荷,是平台最重要的承载结构.据作业经验,桩腿损伤多发生在插拔桩作业过程中,尤以桩腿桩靴连接处最为突出.本文提及自升式平台是由美国ETA/Robinloh公司设计,日本日立船厂建造的罗布雷-300型非自航自升式钻井平台.该平台采用桁架式三桩腿结构,桩腿全长417.4ft,船体以下有效长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总结了ISO 19901-5:2003关于海工结构物重要组件称重试验的技术要点,结合JU2000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称重试验,探讨了ISO 19901-5:2003应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称重试验的可行性及难点。  相似文献   

13.
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宪刚  白勇  贾鲁生 《船舶力学》2011,15(4):402-409
钻台和悬臂梁结构是自升式钻井平台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他的设计直接影响整个平台的性能好坏。当今国际常用的悬臂梁的型式有三种:传统型、X-Y型和旋转型悬臂梁。具体选择何种型式,需要综合考虑业主要求、设计参数及环境海域。  相似文献   

14.
李源 《中国船检》2010,(11):35-39,109
<正>世界首座自升式钻井平台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从作业水深来看,自升式钻井平台适用于浅海,目前运营中的该类平台最大工作水深达到168m。最大作业水深超过107m的深水自升式钻井平台目前已成为自升式钻井平台市场的主流产品。  相似文献   

15.
桩腿是支撑海洋钻井平台的关键构件之一,它的设计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本课题主要对桁架式桩腿进行强度分析,在已经具有JU200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相关技术参数下,查阅相关资料,并基于Airy波和Stokes波理论确定了在风暴自存下的自升式海洋平台桩腿的风浪载荷的耦合载荷。根据桩腿的工况进行环境载荷的计算,确定和简化有限元模型的不同的边界条件,使用了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及其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对桩腿进行仿真。探讨研究自升式海洋平台桩腿工作环境载荷模拟的有效性与适用性以及自升式海洋平台桩腿结构响应模型的有效性,这对于安全评估、设计桁架式桩腿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16.
悬臂梁作为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关键结构,其强度直接关系到平台的安全性能。本文以某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软件MSC.Patran/Nastran对悬臂梁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依据ABS MODU规范选取危险工况,对悬臂梁的结构强度进行校核,确定应力较大区域。同时,对悬臂梁的变形值进行数值计算,与该平台悬臂梁负荷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悬臂梁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为悬臂梁结构设计以及负荷试验提供有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悬臂梁是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艏艉滑动和钻台的左右滑移来完成钻井作业.本文以在挪威北海环境下作业的勘探5号平台为例,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安全可靠的负荷试验方案,即通过在钻台摆放一定数量的压铁,在顶驱大钩悬挂驳船加压载水的形式来模拟平台在挪威北海海域钻井作业工况.并通过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分分析,试验数据表明先采用数值分析手段来模拟试验过程,然后运用试验数据修正理论计算结果,能得到比较贴近作业环境的应力和变形结果,并校核悬臂梁及平台主体结构的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自升式钻井平台方案设计系统分析和结构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自升式钻井平台方案设计阶段结构体系及设计流程.针对自升式钻井平台方案设计的具体情况,将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用于其方案设计过程,提出了方案设计的系统分析步骤.根据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结合平台方案设计系统的任务特点,提出了平台方案设计系统三维结构模型,用于指导自升式钻井平台方案设计的实现.将该方法应用于300英尺作业水深的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方案设计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自升式钻井平台倾斜试验及参数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升式钻井平台倾斜试验是确定平台建造完工后实船空船质量、重心的常规试验方法。文章介绍了自升式钻井平台倾斜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针对常规的悬臂梁移动产生倾覆力矩的倾斜试验方法,以某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倾斜试验数据为例,分析了试验过程中有关试验数据读取误差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相关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得出参数间的敏感性,为试验设计人员及现场数据读取人员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自升式钻井平台风载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美  冯军  熊飞 《上海造船》2014,(1):18-23
以海洋钻井平台风载荷计算为研究对象,将船级社规范、CFD计算流体力学计算、风洞试验和一种土木工程方法分别应用于一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的风载荷计算,并详细比较了各方法间存在的差异,比较论证了土木工程方法作为自升式钻井平台风载荷计算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