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摩托车》2017,(12)
正液冷,双顶置凸轮轴、并列四缸发动机,这一动力装置已经成为日本高性能摩托车的标准配置。但是,你知道这一高转速大功率的动力装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吗?这就要从大名鼎鼎的川崎GPZ900R说起了。在GPZ900R之前,还有两款经典的并列四缸摩托车。一个是本田CB750。很多人都认为,CB750不但重新树立了日本摩托车的形象,而  相似文献   

2.
杨燕 《摩托车》2012,(9):114-116
业界普遍认为,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日本摩托车开始扭转自身的形象,从中小排量迈向大排量挺进,标志就是本田1968年推出的CB750。依托高转速、大功率的并列四缸发动机,凭借远远低于欧美重型摩托车的重量,CB750开启了摩托车发展史上的重大革命,让摩托车告别了体型庞大、重量超标、操纵迟钝的传统形象.  相似文献   

3.
杨燕 《摩托车》2012,(17):114-116
业界普遍认为,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日本摩托车开始扭转自身的形象,从中小排量迈向大排量挺进,标志就是本田1968年推出的CB750。依托高转速、大功率的并列四缸发动机,凭借远远低于欧美重型摩托车的重量,CB750开启了摩托车发展史上的重大革命,让摩托车告别了体型庞大、重量超标、操纵迟钝的传统形象,迈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2021,(10)
正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日本摩托车强劲崛起,标志就是本田推出了CB750,搭载顶置凸轮轴的并列四缸发动机,排量为736m L,最大功率超过50k W,成为当时能从市面上购买到的跑得最快的摩托车。CB750实现了摩托车历史上的重大革命,让体型庞大、质量超标、操控迟钝的重型摩托车成为历史,开启了功率强大、奔驰轻盈、操控灵活的现代摩托车时代。  相似文献   

5.
本田在1969年推出了搭载四气缸发动机的大型街车——CB750.并很快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在美国市场更是无人能敌。时至今日,距第一辆CB750面世已过去了30多年.这款曾为本田带来无上荣誉的摩托车并没有消亡,而是不断出新,本期测试的Nighthdwk 750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阿林 《摩托车》2009,(12):104-107
CB92是本田公司生产于1959~1964年间的小排量摩托车。纵观本田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在摩托车发展史上留下无数优秀车型:从代表日本摩托车强劲崛起的四缸机器CB750,到奢侈豪华的旅行摩托车“金翼”,再到超级跑车“火焰刀”,究竟CB92何德何能,只凭125mL的发动机就能够青史留名,成为本田的经典代表车型?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2015,(8)
<正>如果有人说起六缸摩托车,你会想到什么?对于大多数骑手而言,脑海中马上就想到奢侈豪华的水平对置六缸本田金翼,或者技术更加先进的并列六缸宝马K1600GT。但是,六缸并不是他们的专利。事实上,六缸摩托车进入市场的时间,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70年代。最早的进入量产的六缸摩托车,是贝纳利1972年推出的750 Sei,以及随后推出的更大的900 Sei;日本当然不甘落伍,本田的CB家族推出了新旗舰并列六缸CBX,川崎的Z家族诞生了更加强悍的Z1300……  相似文献   

8.
<正>提到摩托车,我们很自然就想到摩托强国日本,想到他们最拿手的并列四缸发动机摩托车。的确,无论本田还是铃木,无论川崎还是雅马哈,都对并列四缸发动机异常熟稔,驾驭起来举重若轻,广泛搭载于跑车、街车、运动旅行车等各类车型上。其中,搭载了并列四缸发动机的本田CB家族历史悠久,口碑不俗,迄今进化历程已经达到50年。话要说回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日本还没有竖起摩托强国的形象,主流是小排量的代步摩托车,而在大排量领域,日本摩托车对于欧洲、美国没有威胁力,骑手们钟爱的是哈雷、凯旋、诺顿、  相似文献   

9.
赵飞英 《摩托车》2014,(10):34-37
搭载并列四缸的CB历史悠久,是本田最荣耀的系列,最早可追溯到1969年的CB750。其中,中量级街车大黄蜂CB600F Hornet自1998年面市以来,销售已经超过15年,获得了很好的口碑。现在,面对中量级街车日趋激烈的竞争,为了进一步争取骑手,扩大市场份额,本田推出全新一代的"大黄蜂",这就是新版CB650F。  相似文献   

10.
本田在1969年推出了搭载四气缸发动机的大型街车--CB750,并很快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在美国市场更是无人能敌.时至今日,距第一辆CB750面世已过去了30多年,这款曾为本田带来无上荣誉的摩托车并没有消亡,而是不断出新,本期测试的Nighthdwk 750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田CB125T型摩托车,绰号本田王,喜爱摩托车的无人不晓。它是日本本田公司推出的一款具有代表性的摩托车,配置的是并列双缸四冲程发动机,动力强劲,车型沉稳大方,极具王者风范,被人们称为王,与铃木王并列为二王,是消费者非常喜爱的车型,国内摩托车厂家均无一例外的生产有该车型,  相似文献   

12.
尽管在研制中作出了许多努力,日本本田公司的椭圆形活塞,也只有在NR750型摩托车的收集者那里才能一睹其风采。不过更多的人只是想看一看这种活塞,而不是想驾乘装有这种活塞的摩托车。 NR的研制并非是现在才开始的,早在1977年他们就已着手这项工作。当时本田正在试图开发一种新产品以代替过去那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CB750直列四缸机和沿袭其双凸轮形式所形成的750F和900F机。为了提高摩托车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转速。然而早在60年代GP赛车上就已暴露了直列四缸机高速化所产生的问  相似文献   

13.
<正>聊起现代摩托车,可能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就是高转速、大功率的多缸摩托车,其中最让摩托车爱好者们痴迷的就是四缸摩托车,特别是搭载横置并列四缸发动机和纵置V4发动机的车型。搭载这两种型式四缸发动机的车型也是丰富多彩:川崎"忍者"ZX-10R、宝马S 1000 RR等采用横置并列四缸发动机;杜卡迪Panigale V4、本田RC213 V-S等采用纵置V4发动机。  相似文献   

14.
冯瑛 《摩托车》2011,(1):58-61
本田早就放出风声,要推出与众不同的探险摩托车,搭载的不是司空见惯的单缸、双缸,而是破天荒的V型四缸。2010年11月,本田终于在米兰国际摩展上揭开了谜底,这就是首台V型四缸探险摩托车Crossrunner。  相似文献   

15.
马文龙 《摩托车》2012,(4):52-55
本田金翼被誉为"两个轮子的汽车",以奢侈的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和豪华轿车水准的配置,阐释豪华旅行的真谛。2011年,宝马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推出了并列六缸K1600GT和K1600GTL,意图取而代之,成为新一代超级豪华旅行摩托车。面对挑战,本田应作出如何响应?  相似文献   

16.
马文龙 《摩托车》2012,(7):52-55
本田金翼被誉为"两个轮子的汽车",以奢侈的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和豪华轿车水准的配置,阐释豪华旅行的真谛。2011年,宝马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推出了并列六缸K1600GT和K1600GTL,意图取而代之,成为新一代超级豪华旅行摩托车。面对挑战,本田应作出如何响应?  相似文献   

17.
涂佃光 《摩托车》2005,(12):53-53
本田CB125T摩托车采用的是四冲程并列双缸发动机,因此该车发动机有两只化油器,当化油器被拆卸分解后重新组装调试时,需作同步调整处理。  相似文献   

18.
张金生 《摩托车》2007,(5):78-80
摩托车刚刚问世的时候,不过是在自行车上加装一台单汽缸发动机。以后伴随着技术的日益进步,铺装公路的逐步普及,尤其是各种比赛的展开,人们对车的欲望不断膨胀。他们要求车的功率更高,速度更快,性能更好,于是出现了双缸、三缸、四缸直至十缸发动机的摩托车。其中四缸型式以其汽缸数量适中,在功率提高和动力输出平稳等方面占有优势,因此被现代高性能车广泛采用。正因如此,世界超级摩托车锦标赛(WSB)才将四缸车排量限制在750mL以内,而双缸车则放宽至1000mL。我们介绍几辆横向并列四缸车,希望能够通过这些车型的几个发展时点,将它的大概进程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本田从1959年超级杯(Super cup)C100所用49ml排量的单缸发动机到2002年金翼(Gold wing)所用1800ml排量的水平六缸发动机,其没有一个可以与其具有传奇色彩的并列四缸发动机相篦美。  相似文献   

20.
《摩托车》2015,(8)
<正>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CB系列是本田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车系之一,1969年的CB750则是其中的代表作。CB的历史承载着本田的历史,是本田摩托车家族的功臣。进入新千年之后,在复古浪潮席卷车坛之际,本田以致敬从前为名,发布了史上最大排量的古典车型—CB1100,并于2010年正式量产市售,在复古车领域投下一枚重磅炸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