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超前地质预报与TBM快速施工之间的干扰,结合TBM的施工特点,分析地质预报的难点,介绍适用于TBM施工的HSP声波反射法原理和探测方案。该方法创造性地利用刀盘剪切岩石产生的振动信号为震源信号,采取阵列式布极,获取前方地层特征参数,来预报TBM施工前方的地质条件,来达到TBM快速施工的目标。通过HSP在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TBM施工段应用案例的解析和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表明HSP声波反射法对不良地质结构面的存在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响应,是适用于TBM施工时地质预报的高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为避免或减小TBM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遭遇围岩坍塌、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基于搭载于TBM的破岩震源和激发极化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对TBM环境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进行研究,以实现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定位。在探明不良地质的基础上,提出施工动态管理方法,以实现对不良地质的超前治理,进而有效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通过工程实践表明:提出的搭载于TBM综合超前预报系统可以有效探明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采用的动态施工管理方法可有效对不良地质灾害进行防控,确保TBM安全、高效地施工。  相似文献   

3.
岩溶是一种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隧道岩溶地质预报一直是物探中的难点。详细介绍了以地质法为基础、以HSP水平声波反射法为主要手段的综合物探技术在杨梅堡隧道岩溶地质探测中的应用,尤其是对基本原理进行了剖析。从测试预报结果与隧道开挖验证情况来看,该地质预报技术对隧道岩溶的探测是比较成功的,值得进一步探索、总结。  相似文献   

4.
田盛鼎 《路基工程》2009,(3):185-186
采用“以地质法为基础、以HSP声波反射法为主要手段、配合地质雷达”的综合物探技术,实施上寨隧道出口段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并通过隧道围岩变形监控量测,为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盾构施工中现场环境导致无法顺利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问题,在盾构施工过程中运用HSP(Horizontal sonic/seismic profiling)水平声波/地震波剖面法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工作,良好地规避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将S变换和S变换自适应滤波引入HSP数据处理中,提高该处理系统在复杂施工条件下对有效信号的识别和去噪能力,通过时频图对比分析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获取掌子面前方地层反射特征参数图谱,建立样本数据模型为实际施工测量进行指导。通过HSP在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盾构区间应用案例的解析和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表明HSP声波反射法对不良地质结构面的存在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响应,是适用于盾构施工时地质预报的高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解决复杂不良地质条件造成的施工风险,系统开展TBM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综合采用TRT7000、TSP203、超前地质钻孔、微震监测等技术手段,结合地勘、地面物探及已揭露围岩特征,实现对不良地质的准确有效判识;针对隧洞沿线实际地质条件,对TBM设备进行优化设计,提高TBM设备应对断层破碎带、突涌水、挤压大变形及岩爆等灾害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TBM施工灾害超前预处理技术方案,以减少卡机现象,避免埋机等事故风险。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TBM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施工的卡机风险,解决卡机后快速脱困问题,结合高黎贡山隧道TBM施工情况,针对岩性接触带、断层破碎带、全风化花岗岩粉细砂地层、涌水、高压富水软弱破碎蚀变构造带等不良地质条件,从地质预报、掘进参数控制、初期支护、防卡机措施、卡机脱困技术、不良地质超前加固及改良等关键技术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掘进参数与卡机的关系并提出控制措施,同时还针对不同规模的不良地质,总结出刀盘清理法、循环管棚法、导洞法、迂回导坑法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五龙山隧道出口段岩溶地质预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旺 《路基工程》2009,(5):191-193
五龙山隧道出口可溶岩与非可溶岩交界地段直至出口洞门,岩溶非常发育。综合隧道施工地质条件,选择“以地质法为基础、以HSP声波反射法为主要手段的综合物探技术”实施地质超前预报,并配合采用TSP203系统和地质雷达法。通过几个典型实例的分析,探讨了岩溶综合地质预报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为客观有效地预报前方不良地质情况,准确地指导隧道施工,介绍了用于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不良地质预报的岩溶洞穴HSP探测技术,并以渝怀铁路甘溪沟隧道DK278+658溶洞为例进行的探测与分析,说明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这一技术的应用对隧道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的选择,确保隧道的安全、快速施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超特长引水隧洞是跨流域调水工程项目的控制性工程,施工面临突涌水、塌方等诸多地质灾害风险。为研究适用于TBM法施工超特长隧洞地质灾害预报方法,通过调研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技术现状,提出TBM法施工超特长隧洞地质灾害预报面临的挑战和关键问题。针对上述挑战与难题,建立超特长隧洞TBM施工不良地质全覆盖预报系统,即"115"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该系统包括"1km"千米级宏观地质预报、"100m"百米级长距离地质预报和"50m"十米级短距离精细探查预报3个层次,通过多元信息联合反演分析,实现对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和可能由其引发的地质灾害形式的全覆盖预报。采用"115"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北疆供水二期工程地质灾害预报中开展了工程实践和应用,准确预报了隧洞施工过程中不良地质发育情况,保证了超特长隧洞TBM高效掘进和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1.
张前 《路基工程》2008,(3):102-103
五龙山隧道中部穿越区域岩溶发育.采用"以地质法为基础、以HSP声波反射法为主要手段的综合超前预报技术",对五龙山隧道工程施工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实践证明该综合预报技术的实施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凉风垭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与监控量测综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凉风垭隧道施工可能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采用“以地质法为基础、以HSP声波反射法为主要手段的综合超前预报技术”实施地质超前预报。所进行的隧道净空收敛、拱顶下沉、锚杆轴力、锚杆抗拔力等监测和试验结果,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可靠信息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钱七虎 《隧道建设》2017,37(3):251-263
复杂的不良地质条件是制约隧道安全高效建设的主要因素,要实现隧道工程的安全高效建设,首先要提高地质预测预报技术水平及其信息化程度。1)介绍我国复杂不良地质隧道超前预报的方法进展及其应用,包括突水突泥灾害源超前探测方法与设备、断层破碎带超前预报、城市地铁溶洞和孤石等探测的进展及应用等;2)介绍我国隧道岩爆监测预警方法及其应用,预报清楚之后就要加强安全风险过程监控;3)介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物(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监控最新进展,包括安全风险实时感知系统和实时预警系统;4)指出隧道工程建设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开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TBM/盾构施工的分析与控制研究以及数字隧道向智慧隧道(建设和运营维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坝陵河大桥西锚洞区岩溶发育,为保证锚洞开挖质量和安全,采用HSP声波反射法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隧道锚洞施工掌子面前方的围岩地质条件进行探测,成功地指导了锚洞施工。通过对声波技术的基本原理、测试仪器及软件系统和测试方法介绍,以及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预报结果的准确性,表明该法在类似地下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隧道施工期间的地质调查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对隧道施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隧道选址阶段和设计阶段对岩体质量评价和围岩级别划分远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采用以地质分析法为基础,以TSP法、地质雷达法和地震波反射映像法三种方法为辅助手段的综合预报方法,对隧道的不良地质进行了预报分析,可准确得到开挖掌子面前方岩性变化和构造分布的详细地质信息。结果表明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预报方法,各种手段相互补充验证,预报结果可以正确指导施工,从而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6.
谭竣 《路基工程》2007,(3):159-161
采取“以地质法为基础、以HSP声波反射法为主要手段,结合超前钻探和瓦斯浓度监测的综合方法”实施隧道瓦斯地质预报,并根据预报结果提出相应的瓦斯防治措施,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高寒高海拔复杂地质条件地区隧道建设,利用自主研发的基于地震反射方法和地质雷达方法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开展隧道超前预报和质量检测。基于地震反射方法的三维成像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对断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体反应灵敏,定位准确,并且能直观的反应不良地质体的位置;地质雷达三维成像对水敏感,2种方法取长补短,能直观清晰的全方位显示破碎带,水隐患等病害的形态、范围,为隧道施工质量保障和安全控制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撑。两种方法应用在白茫雪山隧道群施工建设中,为隧道后期建设顺利贯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产生了较大经济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五龙山隧道施工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综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五龙山隧道进口段、中部可溶岩与非可溶岩交界段和出口段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采用“以地质法为基础、以HSP声波反射法为主要手段的综合超前预报技术”,开展洞内围岩变形监测和地表位移监测。结果表明,所获取的施工地质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了隧道施工状况,有效地指导了隧道施工,其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隧道掘进过程中围岩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单一的地质预报方法存在多解性,准确率较低。基于分析不同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适用范围,建立地质分析与物探长距离预报和短距离预报相结合的综合预报解译方法,并以某高速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为例,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电磁波反射法、瞬变电磁法进行了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及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综合超前地质预报能较准确查明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分布范围及性质,可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为地质灾害处理和围岩设计变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隧道施工前方经常遇到岩溶、断层破碎带、富水等不良地质,一旦对这些不良地质重视不够或处治不当,都将给隧道施工带来极大困难,甚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根据预报手段的准确性,把预报分为3类;根据岩溶、断层破碎带及富水地层3种不良地质的规模、大小、特征及其危害程度,将其分为6级。最后,根据不同预报手段的准确性和不良地质的分级,建立基于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的隧道施工不良地质预警体系,并确立相应的预警距离和处治技术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