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2015,(10)
悬索桥混凝土塔柱施工控制要点,一是塔柱主要施工流程和利用液压爬模行走系统分段分层进行施工的技术要领,包括这套系统的技术参数,以及对整个系统安全性能的评估和行走过程的同步性要求;二是混凝土泵送是高塔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关键,除了对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外,还要求混凝土泵送设备要达到要求,输送管道壁厚,弯管连接方法和数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根据清水河大桥的施工实践,说明混凝土索塔塔柱的施工工艺和液压爬模系统在高塔塔柱施工中的应用以及在行走过程中的技术要领、高塔塔柱混凝土泵送施工主要控制难点等,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泵送混凝土是目前公路建设常用施工方法,对于高塔、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输送混凝土能力大、速度快、费用低等特点。本文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设备选型、管道布设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工程实践表明,采用此方法进行混凝土泵送施工,确保了混凝土正常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主跨超过200 m的大跨径箱形混凝土梁桥的长期挠度问题,近年来不断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的关注。桥梁设计人员通过有限元程序计算分析得到的长期下挠量和发展趋势都同实际观测到的结果有较大出入。分析了目前计算中被忽略的因素,箱梁截面不均匀收缩对悬臂施工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箱梁截面的非均匀收缩对大跨径混凝土结构的长期下挠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建议在设计计算中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4.
正导语:在基础建设政策和钢材产能、品质不断提高的带动下,我国的钢-混凝土组合桥梁得到了空前发展,本文对钢-混凝土组合桥梁中小跨径、大跨径等结构的发展方向及部分案例作简要介绍,希望可以为我国桥梁建设的革新带来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和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大跨径桥梁施工项目也越来越多。大跨径桥梁施工中普遍采用的施工方法就是自架设,也就是桥梁的上部分结构分段进行,下段结构以已浇节段作为支撑,并逐步完成整个桥梁的施工。为了确保桥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桥梁施工控制就成为重要的环节,但是大跨径桥梁施工控制与其他施工控制所不同的是,在控制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温度、湿度、土层等。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大跨径桥梁施工控制中的两个不确定因素:温度效应和混凝土徐变收缩,以期提高大跨径桥梁施工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桥梁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而高墩施工作为桥梁建设施工的难点,其混凝土施工技术成为施工重点问题。现结合耳海河特大桥高墩混凝土施工案例,阐述了高墩施工混凝土泵送技术。  相似文献   

7.
王孝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0):122-124,11,12
由于大跨径混凝土桥梁往往采用超静定的连续梁结构,温度效应在梁体的施工过程中甚至是成桥后的梁体结构中都是不容忽视的。对大跨径混凝土连续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和成桥后温度对混凝土结构应力和变形影响进行研究是必要的。该文从客运专线铁路工程建设的应用实际出发,应用数值仿真模拟的方法,对连续梁温度效应进行研究探讨。其成果为今后客运专线...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道路交通的建设也在迅速发展中。其中大跨径桥梁的建设数量越来越多,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出行需要。同时,大跨径桥梁的建设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钢桥面铺装是大跨径桥梁建设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既关系着桥梁的美观程度,又关系着大跨径桥梁的质量与安全。因此,专业技术人员要高度重视钢桥面铺装的设计,根据桥梁工程实际情况,提高设计水平,促进大跨径桥梁的进一步发展。对大跨径桥梁钢桥面铺装设计进行分析,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外公路》2021,41(4):157-163
随着健康监测系统在大跨径桥梁管养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一些中小跨混凝土梁桥也逐步安装健康监测系统来掌握桥梁的运营状态。现有健康监测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主要用于指导大跨径桥梁,与中小跨桥梁结构的受力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该文建立了大量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小跨混凝土梁桥和典型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两者在恒活载比例、超重载荷影响、健康监测方法和监测参数4个方面的差异,得到以下结论:与大跨径桥梁相比,中小跨混凝土梁桥活载比例明显较大,可达到恒活载总和的50%左右;中小跨混凝土梁桥和大跨径连续体系桥梁的影响线长度及方向差异较大,中小跨混凝土梁桥需特别关注超重载荷的影响;中小跨混凝土梁桥活载及温度等变形较小,但应力响应量值显著,是健康监测的重点参数。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决定了工程质量和结构物使用寿命,长期以来都是建设单位和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随着混凝土制备工艺的不断提高,优良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虽然得以实现,但同时也增加了材料及现场施工控制的难度。因此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大跨径桥梁结构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本文初步探讨了大跨径桥梁混凝土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要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选择贵州省响水河大峡谷的特大型梁桥为实例研究对象,运用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桥梁博士,分析计算了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上部结构挠度在成桥运营阶段受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的影响最大,且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不断提高,但增长速率随龄期增长而呈现下降趋势;悬臂梁根部截面顶板应力相较于截面底板应力更容易受到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作用,且这种收缩徐变往往在桥梁悬臂梁根部截面结构出现一个极大挠度值,导致桥梁结构出现变形,因此,实际工程设计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到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结构变形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施工一直是桥梁施工的难点,文章以紫阳汉江特大桥为背景,对大跨径刚构桥梁施工的挂篮设计、混凝土配比、0#施工、合同段施工工艺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大跨径刚构桥梁在实际运营中跨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挠,对产生下挠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显示混凝土的收缩徐变、设计及构造缺陷、施工及监控缺陷、混凝土裂缝均对刚构桥跨中下挠影响较大.以某跨径为(95+160+95)m连续刚构桥梁设计、施工为例,介绍跨中下挠的控制措施.实桥实施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设计与施工,大跨径刚构桥梁的跨中下挠问题能得到一定抑制,但不能完全避免.  相似文献   

14.
郑为  高水堂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3):99-101,112,163,164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病害,如各种裂缝的形成、跨中的下挠,这不仅会影响桥梁的美观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该文阐述了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常见的病害,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预防和补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国内外大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中,由于受到跨径大、墩身高、冲刷深、构件重以及不能影响通航等条件的限制,悬臂挂篮浇筑上部构造的方案,已被广泛应用。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是我国目前最大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跨220米,桥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四川广安奎阁渠江大桥钢管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对钢管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技术指标、配合比设计及钢管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所设计的钢管混凝土配合比具有低泡、大流动性、收缩补偿、延后初凝和早强的工作性能。工程实践说明:采用对称泵送顶升施工工艺,施工速度快、劳动强度低、管内混凝土易密实。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江汉三桥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汉市江汉三桥主桥系单孔净跨为280.0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系杆无铰拱桥,桥型新颖、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施工中采用了一系列新工艺、新方法。简要介绍江汉三桥主跨钢管混凝土拱桥的钢管拱桁架节段吊装与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工艺。该工艺取得了圆满成功和较好经济效益,值得在类似工程施工中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在交通路网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大跨径桥梁,首先简单介绍了大跨径桥梁钢桥面铺装结构基本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大跨径桥梁钢桥面使用条件,最后结合相关实践经验,提出大跨径桥梁钢桥面铺装的设计指标、混合料设计与新材料的研发,以此为实际的大跨径桥梁钢桥面铺装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借鉴,从根本上克服钢桥面铺装这一难点,为大跨径桥梁未来建设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规模不断增加,大跨径和钢结构桥梁的大量使用,在摸索和不断创新中桥梁理论和施工工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被推广使用。大跨径桥梁受益于钢结构的较大刚度,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桥梁中。桥梁技术的不断进步要求桥梁检测技术也需要根据桥梁特点进行不断创新,检测和评估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使用寿命和桥梁的使用安全性。对日常常用钢结构进行分析,以实际检测为例,通过对实际应用中的常规钢结构桥梁病害检测分析来说明检测评估的基本方法,根据检测相应结果对桥梁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是目前常见的大跨径桥型之一,但随着桥梁跨径的增大,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其0#块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收缩变形等导致的裂缝问题也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慢慢凸显出来,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本文以某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主要工程背景,对裂缝成因及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