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内高速铁路向多山地区或者空间狭小的城区发展,小半径曲线桥的桥梁已经开始出现。在架设小曲线桥梁过程中,传统的架桥机出现了工况不适应情况,甚至可能危及架梁安全的情况,现多通过改造架桥机实现,通过新研发一种专用装置,不用对架桥机改造,即能实现小半径曲线架桥,技术上实现了较大突破,对其他架梁设备小半径曲线架梁有着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潘常青 《铁道建筑》1996,(12):16-18
介绍兰复线小半径曲线改造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改造小半径曲线是旧线提速扩能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择合理的曲线半径是曲线改造的关键。本文根据系统工程学的一些原理和方法,提出一种定量综合考虑多项相关因素的曲线半径比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严忠才 《成铁科技》2007,(1):14-14,48
本文提出了列车小半径曲线脱轨的常见原因,养护的基本方法及采取的措施,从而防止列车小半径曲线脱轨。  相似文献   

5.
米轨铁路采用小半径曲线有利于适应山区地形,但如曲线半径过小,为使列车顺利通过曲线,轨距常需要加宽。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动力学仿真计算对米轨铁路小半径曲线的轨距加宽条件和限值进行研究;利用构建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小半径曲线条件下轨距加宽对车线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不同曲线半径下的轨距加宽建议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65 m的超小半径曲线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使工程车在超小半径曲线上的通过能力产生了一些问题.根据超小半径曲线线路实际情况和工程车的技术参数,对工程车通过超小半径曲线进行受力分析与计算,从而得出工程车的理论安全通过速度,并为能顺利通过超小半径曲线的新型工程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鹰厦,外福两线三起脱轨事故实例的分析,说明装用转6型转向架的60t棚车,不仅在低速通过小半径曲线时易发生悬浮脱轨,而且以50km/h左右的正常速度通过小半径曲线时,在各种不同因素组合下,也同样有发生悬浮脱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孙庆洲 《中国铁路》2005,(12):61-62
企业专用线小半径曲线病害的成因复杂,钢轨磨耗、轨道几何尺寸变形、机车车辆作用在轨道上的附加力均是小半径曲线病害的重要成因.调整好几何尺寸,加强轨道结构,探索小半径曲线变化规律,可以有效防止小半径曲线病害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王勇 《成铁科技》2002,(4):57-60
对小半径曲线线路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小半径曲线用轨枕的结构性能要求、生产技术条件、生产工艺控制及安装和维护要求。  相似文献   

10.
陈更 《铁道运营技术》2004,10(4):42-43,46
针对湘桂线永州—黎塘段提速改造面临着提速目标值的选取、小半径曲线如何改造、限速曲线通过速度的提高及提速与扩能同步实现等主要技术问题,结合既有各项技术设备能力及其适应的最高列车速度,探讨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普速铁路小半径桥梁,在小半径曲线条件下会出现桥面宽度需要加宽,梁缝过大的问题,其设计不同于一般普速铁路全桥设计,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需进行梁部或墩台的特殊设计。在勘设过程中应尽量优化线路以避免小半径曲线上桥而产生的特殊设计。  相似文献   

12.
铁路货车不仅应具有稳定的高速运行安全性,而且应具有良好的曲线通过能力.现以货车可靠性试验中转K2、转K4、转K5、转K6型转向架车辆的后期动力学性能试验和转8A转向架空车试验中低速通过小半径曲线的动力学性能测试数据为依据,分析了铁路货车通过小半径曲线、侧线的动力学性能,并对不同类型转向架车辆小半径曲线通过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也分析了小半径曲线通过的影响因素.最后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其他一些铁路铺设小半径曲线线路的情况,并通过计算和试验分析了轨温温差大的情况下铺设小半径曲线线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概述宝成线秦北陡坡小半径曲线木枕的轨道的线路条件,常见病害及其有关加强措施。铺设ⅢQ型轨枕,可加强陡坡小半径曲线轨道结构的稳定性,改善维修作业方式,节省用工用料。  相似文献   

15.
小半径曲线桥梁架设是工程实践中的一项关键施工技术,也是施工难点。DP120t/50m小曲线节段拼装式架桥机是根据小半径曲线桥的施工特点及要求进行研制,可根据架设桥梁曲线半径的变化进行调整,不仅适用于直线预制梁,也能满足小曲线梁的架设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型号架桥机的设备作业原理、主要性能参数、特点及创新点,同时对主框架、节段块支撑系统、主支腿、移位台车、门吊的设计进行了说明。此架桥机为小半径曲线桥梁架设提供了一种新方案,对小半径曲线架桥机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栾平景 《铁道车辆》1997,35(7):66-67,105
京九/沪九空调硬卧车及发电车以四种编组方式、四种连挂状态进行了通过小半径曲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均能安全通过小半径曲线。  相似文献   

17.
在小半径曲线上采用新研制的Ⅱ型轨撑,有利于提高钢轨的稳定性,保持钢轨轨距,减少钢轨横向变形和不均匀磨耗,并可取消原采用的易折损的轨距杆,从而大大提高小半径曲线轨道强度。  相似文献   

18.
小半径曲线铺设无缝线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无缝线路稳定性统一公式对小半径曲线无缝线路进行稳定性检算时存在局限性,把轨道在温度力作用下的变形曲线设为正弦曲线的半波,可得出适用于R≤600m的小半径曲线的修正计算公式,并在无缝线路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地铁小半径曲线与车体振动、舒适度及轨道状态关系密切,文章通过对广州地铁各曲线进行长期试验研究,分析小半径曲线与轨道状态、车体振动、行车舒适度的关系以及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车辆通过小半径曲线时,行车速度越大,车体横向加速度越大,乘客舒适度越差;曲线半径越小,乘客舒适度越差;通过小半径曲线与其他曲线、直线的轨道质量指数(TQI)对比发现,曲线的半径越小,TQI越大,轨道状态、轮轨接触关系越差。最后提出通过小曲线的速度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作者结合参加京九线小半径曲线改造施工中的经验 ,提出几点注意事项和处理措施 ,以保证在“天窗”点时间内完成预定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