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OPC技术在智能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在介绍OPC技术产生的背景、OPC技术的应用模式、OPC接口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广州大学城智能建筑管理系统为例,阐述OPC技术在BMS智能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以OPC技术作为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以OPC方式与BMS系统集成,解决现场总线系统中异构网段之间数据交换的问题,提高系统集成中数据交换的效率。研究结论:OPC技术是一种高效、统一的数据接口技术,采用该技术能使搭建的综合管理系统中各部分数据在系统上层用统一的方法进行处理;OPC技术使楼宇自动化系统各子系统实现了开放的、无缝的连接,节省了投资,缩短了系统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系统的互操作性。并使智能建筑具备数字神经网络系统能力。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OPC技术在工业生产通信控制领域的应用做简要描述,引出安全生产指挥调度系统应用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OPC通信技术建立安全生产指挥调度系统的设计方案,对应用该方案的系统特点作总结归纳;并结合应用实际,对系统的应用模式及控制流程进行说明;最后提出系统在铁路调度监控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3.
数据通信是互联互通的关键,以实现设备互换、联通联运后列车安全可靠运行,基于OPC UA在数据采集、通信方面的高安全可靠性,对其在城轨信号系统互联互通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架构,从结构功能出发,定义服务器和客户端。在VS2015开发平台上,制作X.509证书,采用SSL协议,使客户端对服务器进行单向认证,对满足OPC UA的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信息交互过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OPC UA协议能使消息在不同设备间安全交互,与传统多设备多驱动多协议相比,降低了软件设计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4.
以分层结构实现针对不同类型盾构机的实时监测系统。其采集层以OPC UA(OPC统一架构)解决方案来完成实时数据采集和存储;实时监测数据通过Internet传输至数据服务器,由实时/历史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在处理层进行数据二次加工;表现层通过采用Java Script和SVG(可缩放矢量图形)技术,进行Web网页的可视化展示。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多台分布式盾构机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重点说明了LabVIEW在基于OPC的上位机与PLC通信、串口通信、数据采集以及基于TC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方面的应用,并简要介绍了数字化电机试验站测控系统的网络拓扑、硬件组成和软件结构。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系统中的无线信息传输与信息采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信息传输和信息采集中的一些新技术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包括扩频技术、利用扩频技术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列车自动定位系统(AVL)、车辆自动识别系统(AVI)和自动乘客计数系统(APC)等在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7.
2013年11月20-22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铁路应用技术委员会(ISO/TC269)第2届年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按照会议议程在听取了主席顾问组(CAG)、各专题讨论组(AHG)及联络组织(Liaison)的工作汇报,  相似文献   

8.
光纤传感技术在铁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传感技术是当前传感器领域研究方向。介绍光纤传感技术在监测路基沉降、边坡滑坡、轨道温度、轨道不平顺、轨道振动、道岔密贴、接触网温度、桥梁隧道结构状态、车体倾斜(载重)、车体状态(应力、振动、温度)、列车防撞预警及安全防护、列车装载超高与超宽和底部超限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现状,分析总结其技术特点。光纤传感技术凭借自身优点和多参数监测能力,在铁路行业监测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公务电话系统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轨道交通规模化建设、网络化运营和智能化管理的需求,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软交换技术的优势,指出基于软交换技术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公务电话网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城市轨道交通公务电话建设路网级大容量软交换中心, 采用模拟电话业务(POTS)、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终端和以太网接口的综合接入设备实现多业务接入, 以整合电话、办公自动化、视频会议系统、无线Wi-Fi应用成为综合型智能通信平台的组网应用方案和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单车模拟试验台是我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CRH380BL调试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以单车模拟试验台研究为基础,利用OPC技术进一步搭建CRH3G型动车组单车调试技术平台,并对其通用性和可移植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单车模拟试验台可在同类产品的调试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德国倡导建设绿色高效交通、推进铁路电气化改造的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二次能源,在铁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应用潜力,将其用于铁路列车牵引,可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为此,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和德国工程师协会(VDI)开展一项关于氢能牵引技术在铁路领域应用潜力的短期研究,文章将对其研究成果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当前双燃料发动机正在大缸径发动机市场逐步觉醒。长期以来双燃料技术仅应用于电站发电领域,然而近十年来,由于纯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大幅度提高,以及采用大型中速发动机实现功率等级的延伸,电站市场显著萎缩。除了先前大量的陆用外,移动式应用也为大缸径双燃料发动机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上述应用包括船用主推进(例如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豪华游轮)和辅机应用(例如集装箱船)以及铁路牵引(例如,长途机车)。促使业界关注双燃料发动机的主要动力是,与使用昂贵的重油或柴油相比较低的燃料成本,以及降低以NOx为主的排放污染物进而满足未来的排放法规。另外,对于大量的移动式发动机的应用,天然气将很快成为一种潜在的低硫燃料。除天然气之外的典型液态替代燃料通常不利于在电站双燃料发动机的应用,然而对于移动式应用却是一种可靠的备用燃料。对于船舶应用可以在ECA(排放控制区)区域内外通过天然气和柴油模式切换,从而使双燃料发动机更容易满足IMO(国际海事组织)的排放法规。移动式应用的难点在于,频繁的转速工况变化、快速的负荷响应要求、天然气品质变化和复杂工况下,对发动机运转可靠性的考验。由于双燃料发动机具有两种典型运转模式(天然气工况和柴油工况),在发动机设计时必须进行折中考虑(例如压缩比、活塞碗形状、气门正时等),这就导致了目前效率和功率密度方面的缺陷。关于上述问题,奥地利AVL公司通过单缸中速发动机测试研究了双燃料发动机相关技术问题。对大量参数进行了评估并对工况边界条件进行了研究。基于获得的数据,将给出当前双燃料发动机技术的短期预测。AVL公司关于双燃料发动机技术的展望也将促进中期开发需求。  相似文献   

13.
城轨交通CBTC车-地无线通信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车-地无线通信应用需求、目前的解决方案和移动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是LTE(长期演进)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分析了目前CBTC车-地无线方案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城轨交通CBTC车-地无线通信须选用专用频段通用体制的无线通信系统,并结合目前LTE技术的发展现状、城轨交通CBTC车-地无线通信特点,对在专用频段采用TD—LTE(时分长期演进)技术的可行性、必要行、技术方案、频段频点规划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调查欧洲铝合金车辆的应用状况,进行了现场和文献两种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1)铁道车辆的现状和各种车体材料的普及状况;(2)铝合金在铁道车辆上的应用背景;(3)除车体以外,铝合金零件在车辆上的应用;(4)铁道车辆采用的铝合金材料;(5)铝合金车辆的制造技术;(6)维修;(7)其他等。这次现场调查,可以说尽管碰到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得到充分的情报方面,也难有进展。但对铝合金车辆车体的应用原因、具体的应用材料、除车体以外,铝合金作车辆零件的应用实例乃至铝合金车辆今后的动向等方面,还是能够概要地把握的。即使在欧洲,铝合金车辆也是以双壳车体为主流,一般使用的铝合金材料是6005A合金。使用铝合金的理由是基于其较轻的质量和较低的价格。作为铝合金用在车体以外的实例,则有乘客用的登车台阶和车钩等。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PLC控制系统模拟客车检测列车供电柜电源和集控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S7-1200 PLC与SIMATIC net OPC实时通信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实际案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靠,能够满足列车供电柜的性能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视化方案部署和应用复杂、依赖商业软件、要求带宽高等问题,研发并设计了基于.NET6技术的铁路BIM可视化综合应用系统。通过工业基础类(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文件解析转换、数模分离及属性数据存储等技术,实现了BIM解析、部署、应用一体化及动态场景演示等功能。该系统可对铁路单工点、单场段、车站等范围内的BIM成果进行部署和应用,是对现有BIM+GIS大体量模型部署方案的有效补充。系统的应用有利于现阶段BIM成果发挥更大的应用价值,为实际工程项目灵活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网络控制是地铁车辆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深圳地铁5号线国产化项目为例,介绍了基于OPC技术的地铁网络控制调试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为网络控制程序开发者和地铁车辆用户提供了一套方便快捷的仿真调试、参数设置软件。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值计算的优化反演技术发展受到优化算法特点的制约。FLAC2D在岩土工程专业软件的二次开发平台上,提出仿生智能优化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与有限差分结合(FLAC2D)的耦合算法(PSO-FLAC2D)并编程。在隧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反演应用中,该程序表现出反演参数不限、并行搜索、全局最优及稳定高效的优点,作为一种新的位移反演技术可为同类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GPS技术应用于铁路测量是铁路外业勘测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其应用及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铁路测量中蕴含着巨大的技术潜力。本文主要介绍了GPS中的RTK技术和全站仪在铁路测量中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20.
庞巴迪公司的包括各种解决方案、服务、产品和技术的ECO4组合可以解决铁路运营商面临的诸多紧迫问题。通过把可持续发展的4大基础——能量、效益、经济和生态(Energy,Em—ciency,Economy,Ecology)组合在一起(即所谓的ECO4),可以提供最现代化的环保技术。应用模块化技术开发的产品为各个铁路用户提供了特殊的优势。应用ECO4技术可以使总的能量消耗降低50%。这些技术措施可以满足各子系统提高能量效率的要求,并可以运用经过空气动力学改进的新型列车,使现有机车动车车队实现能量消耗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