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基于复合材料理论,以老化沥青和再生剂为基质组分材料,设计针对性再生试验,通过常规物理指标、SHRP指标和感温指标来分析再生剂对老化沥青的复合再生规律,对试验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回归了再生沥青针入度的复合性能模型。试验结果证明除延度指标恢复规律较复杂外,再生剂对再生沥青的性能恢复均能良好地遵循复合材料的复合法则,且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不低于新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新沥青对再生沥青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新沥青对再生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选取4种再生沥青与新沥青掺配成调和沥青,进行了大量沥青性能室内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新沥青掺量的增加,调和沥青的针入度呈指数关系增加,软化点呈线性减少,布氏粘度呈指数关系下降,延度快速增大.当新沥青掺量达到60%时,其延度均超过100 cm,但新沥青对不同再生沥青的改善效果相差较大.其中,按照A-70#沥青的目标要求,C型调和沥青的再生剂和新沥青掺量最少,其性能稳定且旧沥青路面材料利用率高,适合于厂拌热再生,可应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3.
杨义  闵祥虎  孟强 《北方交通》2007,(6):140-143
通过对沥再生^TM材料进行一系列的试验研究,检验了沥青生^TM对老化沥青的激活再生效果,分析了沥再生^TM掺量、老化沥青老化程度及再生效果之间的关系,验证了沥再生^TM应用于沥青路面养护的可行性,通过对各种试验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沥再生^TM的试验研究结论,为沥再生^TM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实际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评价再生封层对原沥青路面老化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针对S122省道预防性养护再生封层试验段进行了钻芯取样,并对回收沥青、试验段铣刨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封层材料在施工3个月后,可以渗透进入沥青路面内部3~4 cm,覆盖整个沥青路面上面层;再生封层材料渗透进入沥青路面内部后,可以有效恢复原路面老化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等指标,并融合成为原路面老化沥青的一部分,增加沥青含量,降低空隙率;再生封层可以不同程度改善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能和疲劳性能,尽管高温稳定性与对比段相比略有下降,但仍显著优于新拌沥青混合料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预防性养护在公路养护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随州市公路管理处试用LTC沥青再生养护材料的具体情况,介绍LTC沥青再生养护剂的应用工艺及注意事项。实践认为:LTC沥青再生剂对于预防性养护来说,是经济可行的。价格较低,效果明显;LTC沥青再生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不至于使道路遭雨水的侵蚀损坏。可促进沥青再生剂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两种老化程度不同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不同RAP质量分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进行再生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并通过加速老化前后疲劳特性的变化,对比分析不同RAP材料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RAP老化程度严重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大于RAP老化程度较轻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RAP材料老化越严重,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越短,对应力的敏感性也就越低.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南东线高速公路铣刨回的2种旧沥青混合料,分别采用不同类型再生剂和掺入不同比例新沥青混合料进行再生,并进行强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的路用性能试验.比较旧沥青混合料与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差异,发现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得到很好改善,并采用灰色决策理论对不同的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方案进行比选,确定较优的再生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回收材料掺量,减少再生混合料成本,文章借鉴法国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理念,通过改进级配,新掺入50#低标号沥青,从而实现大掺量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室内性能评价和现场工程试验路验证表明,该技术可改善高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并节省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有效的利用废旧材料,对废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质量分数和矿料级配进行了测定;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确定了新、旧矿料的掺加规格、比例以及再生沥青用量;并对规定配比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综合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再生剂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可以获得良好的水稳定性、抗车辙能力、低温抗裂性和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0.
公路建设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沥青再生技术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砂石等原材料,同时有利于处理废料、保护环境。分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的特点,并详细介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适应性和材料配合比设计,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采用双层同步就地热再生工艺对公路橡胶沥青上、中面层废旧料进行利用的技术问题,观测了原路面上面层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和中面层 Sup-20(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橡胶沥青性能,分析了再生剂用量对沥青针入度、软化点的恢复效果。通过室内试验对比了沥青含量、直投式高黏度改性剂掺量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抗水损害性能等的影响,提出了再生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提升方案。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双层同步就地热再生工艺验证,现场试验表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到了有效提升,路表功能良好。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新一代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养护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别利用氯丁胶乳及两种国产再生剂对老化沥青进行再生,并对比研究再生沥青各项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氯丁胶乳掺量的增大,再生沥青针入度小幅减小,但在软化点恢复程度上,氯丁胶乳明显优于两种国产再生剂。氯丁胶乳在改善再生沥青低温性能方面作用较明显,且自身高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较好,从而对再生沥青的质量变化影响较小,提高了再生沥青的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采用再生粗骨料对不同沥青的混合料基本性能的影响,选用两种沥青SK70和SK90,首先对再生粗骨料的基本物理性能进行测定,然后将天然骨料部分或全部(0%、25%、50%和75%)被再生材料替代用于热拌沥青混合料。研究结果表明:RCA骨料的吸水率变化显著,使用再生粗骨料增加了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两种不同等级的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发现,再生粗骨料的使用提高了其抗滑性能,且SK90混合料优于SK70混合料;含有再生粗骨料的沥青混合料水敏感性低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在重交沥青路面中,再生粗骨料不应超过25%的替代比例。  相似文献   

14.
魏忠 《交通标准化》2013,(23):63-66
硅沥青再生强化剂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沥青路面养护材料,采用硅沥青雾封层技术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性能指标,满足使用要求.从硅沥青再生还原材料的性能分析入手,介绍了硅沥青雾封层的技术优势及施工要点,为硅沥青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高等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目前在国内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国在八十年代曾进行过低等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本文通过对高等级公路沥青旧混合料的试验分析,检测了添加的再生剂和再生沥青的性能指标,测定了不同新汤青添加量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性能指标,并和目前采用的乳化沥青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再生剂、新集料和新沥青的热再生修补方法性能稳定,对实际修补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沥青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老化和硬化作用,使其产生了组分重组和分子结构的变化,将旧沥青回收再生利用时需使用再生剂恢复其组分及其性能。生物油黏度低且与沥青的相容性良好,可用作老化沥青的再生剂。基于生物油再生沥青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生物油的种类与性能,概括了生物油再生沥青物理、化学、抗老化、流变等性能研究现状,评价了生物油再生沥青的生命周期与环保效益,并扼要分析了生物油再生沥青的研究前景,为生物油再生沥青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陆续对沥青路面进行大规模翻修,沥青混合料的再生问题已经近在眉睫。该对沥青路面的维修工艺及沥青再生原理、沥青再生设备的基本要求及其研制再开发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对我国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再生材料的研究,阐述了路面旧沥青再生剂的质量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以及GLA型再生剂在老化沥青和沥青混合料性能上的改良价值。同时,对于沥青混凝土的冷再生的二类:厂拌冷再生和现场冷再生进行了分析和应用前景的阐述。借助本文的研究阐述,意在为我国的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再生养护技术的完善和提升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王继山 《北方交通》2007,(11):29-31
通过对沥青老化机理分析,筛选研制出JY型沥青再生剂,用数学回归的方法确定了再生剂剂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再生沥青的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JY型再生剂性能可靠,性价比、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依托乌苏至赛里木湖段一级公路改扩建高速公路工程,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ecycled asphalt pavement materials,RAP)的质量分数为20%、30%、45%和60%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性能试验,并进行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和车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掺入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后,降低了新沥青用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低温稳定性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