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制动电阻设置较为困难的情况,分析了国内轨道交通地面制动电阻设置方案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制动电阻分解原理的壁挂电阻单元设置方案.该方案对土建要求不高,且基本不增加土建投资,可较好地解决轨道交通线路再生能量吸收装置的设置难题.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普遍采用VVVF动车组列车,在列车制动时,将再生大量能量,如果能够对这部分能量加以有效利用,则对于整个轨道交通的节能降耗将意义重大。目前工程上有几种再生电能利用方案,但不同方案的节能效果相差较大,部分方案甚至浪费能量。因此,有必要将理论计算和工程实际测量相结合,对现有再生电能利用方案的节能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论:本文通过构建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当牵引变电所不设置再生制动装置时,车辆间的再生能量相互利用率很高;(2)传统的将再生制动电阻置于牵引变电所不但不会节省能量,相反会浪费能量;(3)当再生电能利用装置的容量达到一定值时,再增加容量,对于节能效果影响已经很小;(4)该研究结果可应用于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3.
再生能量吸收装置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与配置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再生能量吸收装置的容量以得到最佳的节能稳压效果,是目前再生能量吸收装置应用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再生能量吸收技术及在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情况,重点论述了再生能量吸收装置的容量优化配置方法,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各类城市轨道交通再生能量吸收装置的容量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再生制动能源,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合国内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具体情况,对列车设置车载式制动电阻和列车取消车载式制动电阻两种情况下,正线牵引变电所均设置再生能量吸收装置和间隔设置再生能量吸收装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正线牵引变电所均设置再生能量吸收装置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地铁列车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再生制动能量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问题,通过对宁波轨道交通特点及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整流变压器1180 V侧双线圈接入式回馈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方案。通过在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中河路站设置该能馈装置,基于现场实际工况运行验证能馈装置的吸收能力、对直流牵引网的影响情况等各项性能指标,在不同载客模式下进行不同制动初速度进站、不同站点制动、减少能馈容量及屏蔽制动电阻等多项试验。试验数据表明,该能馈装置方案是可行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要求,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及稳压效果;该能馈系统具备很好的节能效果及性价比。  相似文献   

6.
悬挂式单轨工程由于车辆不设置车载电阻,其制动时产生的再生能量依靠设置于变电所的再生能量吸收装置吸收。目前国内悬挂式单轨工程供电系统再生能量吸收装置的设计方案,大多照搬地铁或有轨电车惯用做法,并未对该制式的再生能量特性进行细化研究。文章以国内某城市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建立单列车和不同行车密度运行时仿真模型,研究各牵引变电所再生能量吸收装置吸收峰值功率、能量值、吸收范围和吸收趋势,总结悬挂式单轨车辆再生能量特性,研究结论对悬挂式单轨工程再生能量吸收装置的选型及布置方案设计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轨道交通车辆再生制动能力的提高,列 车再生制动能量吸收利用成为地铁运营的主要节能减 排措施之一。介绍北京地铁运营线路供电系统中电阻 耗能型、储能型和逆变回馈型再生能量吸收装置的应 用情况,并对这些装置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设 备接线方式、电气参数、运行状态以及装置容量要与地 铁供电系统实际运营情况相匹配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再生能量吸收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耗能型、储能型及馈能型的再生能量吸收装置的优缺点及投资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对其中的中压逆变馈能型装置的综合评价为最佳。对采用了中压逆变馈能装置的北京地铁14号线东段节能情况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中压逆变馈能装置的节能效果及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
地铁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往采用车辆吸收电阻吸收地铁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再生能量,这就带来隧道和站内的温升问题,同时导致车体重量增加,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并使地铁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增加.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有必要对再生能量吸收的相关技术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分析了电阻耗能型吸收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功能,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主电路,然后详细讨论了装置的控制策略,最后利用PSIM对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国内外目前所应用的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设置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1.
论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重要作用,说明制动能量的处理方式已成为轨道交通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对1500V直流供电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再生制动能量的储存利用提出一种新型设计方案,分别介绍国外轨道交通制动能量储存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提出应用于1500V直流供电系统的多模块化制动能量处理方案,设计出硬件电路、系统方案和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外接触网冰冻危害,借鉴电力行业采用大电流产生的电热效应除冰方法,将中压逆变型再生能量吸收利用装置作为负载,设计接触网防融冰系统。以长沙市轨道交通接触网为例,介绍防融冰系统设计原理,计算防融冰电流,分析基于中压逆变型再生能量吸收利用装置接触网防融冰方案,并提出设备改造方案,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深圳地铁2号线工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设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选择适合于深圳地铁2号线工程特点的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设置方案。 研究方法:针对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几种设置方案,结合深圳地铁2号线工程实践,从车辆、环控、变电所、土建几个方面,分别对车载设置方案、地下变电所设置方案、地面变电所设置方案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比较。 研究结果:根据深圳地铁2号线沿线各车站现状,采用制动电阻地面通风散热的方案不具备工程可实施性,应采用车载制动电阻,并合理解决通风散热问题。 研究结论:指出了能否合理解决制动电阻的通风散热问题是本工程选择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设置方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既有线路车辆车钩的基本配置和组成情况.对机械钩头、电气连接、能量吸收装置和钩尾连接等车钩主要模块的结构和技术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城市轨道交通延伸线路和新开通线路的车辆车钩选型提出了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5.
城轨列车设置地面制动电阻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再生制动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如果使用车载电阻吸收再生能量,会有增加车体重量、隧道温升和浪费再生能量等缺点.地面制动电阻是一种很好的替代装置.结合广州地铁4号线,通过一个全新的系统仿真,对地面制动电阻的容量确定,位置设置等关键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地面制动电阻工作正常可以很好地防止再生制动失效.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列车制动时产生再生能量,若能充分利用则可实现节能降耗;同时为彻底解决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带来的杂散电流问题,部分城市开始采用专用轨回流系统。本文基于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牵引供电系统建立仿真模型,对走行轨回流系统和专用轨回流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不同回流系统对邻近列车之间再生能量互相吸收以及线路损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地铁列车再生制动能量传统处理方法是通过车载电阻吸收并以发热形式消耗散发到空气中,这种方式存在较多弊端,如列车增重、隧道温升等。较为新型的方法是在牵引供电系统的直流母线上设置能量吸收装置,将吸收的能量供给其他负荷使用。详细介绍电阻型和逆变回馈型2种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以北京地铁10号线西钓鱼台站、首经贸站为例,对回馈至中压10 kV网络和低压400 V网络这2种逆变回馈型能量吸收装置的回馈电量比率和节能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回馈型能量吸收装置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观。最后给出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18.
白宣 《铁道技术监督》2021,(5):43-46,52
介绍北京地铁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分类和特点,选取北京地铁9号线低压逆变回馈型装置,10号线中压逆变回馈型装置,8号线德茂、瀛海站电容型储能装置和房山线广阳城站飞轮储能型装置的用电和节能数据,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节能效果.建议根据实际线路及车站情况,综合考虑线路坡度、曲线半径、行车密度、区间长度、客运...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在服务于越来越多城市大客流运输的同时,电能的消耗量大幅增加.节能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成为热门研究课题之一,对于轨道交通能耗占比约52%的牵引能耗成为最有前景的节能方向.本文研究一种智能可逆直流牵引变电所方案,分析其结构、功能、技术特点及平台主要参数等.该方案可满足不同城市轨道交通及市域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需求,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降低谐波水平,改善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无功功率的分析,阐明了无功补偿容量计算应首先明确电能计量点和功率因数考核值,并应以线路运营初期负荷作为计算基础,紧扣月平均功率因数概念,并将低压有源滤波装置、逆变型再生能量吸收装置纳入无功补偿的一部分,以降低集中无功补偿安装容量,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