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宣 《铁道技术监督》2021,(5):43-46,52
介绍北京地铁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分类和特点,选取北京地铁9号线低压逆变回馈型装置,10号线中压逆变回馈型装置,8号线德茂、瀛海站电容型储能装置和房山线广阳城站飞轮储能型装置的用电和节能数据,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节能效果.建议根据实际线路及车站情况,综合考虑线路坡度、曲线半径、行车密度、区间长度、客运...  相似文献   

2.
再生制动能量吸收逆变系统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其作用是将机车制动时产生的能量回馈到交流电网,以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介绍了再生制动能量吸收逆变系统的主电路设计、控制原理及保护功能等内容,并对现场应用时的节能效果和现场应用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该装置目前在重庆、北京等地铁运行稳定,节能效果明显,产生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加强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有助于铁路节能、节支和绿色发展.为实现再生制动能量直接与高效利用,基于变电所间再生制动能量调度互用原理,设计了一种由能量管理装置和能量调度装置构成的电气化铁路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提出了基于牵引负荷需求、再生制动能量、系统额定功率和预设调度阈值等多约束条件的最优控制策略,并通过示范工...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检验电气化铁路再生制动能量利用装置的节能功能,便捷计量节能电量,准确测算项目收益,基于装置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多测量点分布式同步检测与单相高准确度电能表组合式计量方案.阐述测试布点、信号接入方式和数据分析方法,说明计算收益时需依据有效利用电量,并通过示范工程验证现场应用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节能检验与计量方案切实可...  相似文献   

5.
安秋颖 《铁道车辆》2021,(1):31-34,116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装置的类型,重点对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应用实例及节能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在地铁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同时,从潮流仿真计算角度讨论分析了将能量存储型和能量回馈型装置结合应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结合线路参数、列车运行工况以及时刻表等因素,分析了同一供电区段内列车再生制动能量的利用情况,建立基于再生制动能量利用与运行时刻表设计的多车节能优化模型。通过引入浓度免疫算法,调整列车时刻表中发车间隔、停站时间、运行时间等要素并优化列车操纵工况,求解出实际线路下的节能运行时刻表及多车节能驾驶策略。结合南宁地铁1号线某供电区段的仿真数据证明,采用优化的节能运行时刻表在满足正点运行的前提下,提高再生制动能量的利用率达11.4%,降低列车运行的总能耗达16.9%。  相似文献   

7.
加强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是推进交流电气化铁路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有效解决电力负荷消纳能力不足问题,兼顾成本控制,提出一种转移和存储协同利用技术。首先,阐述协同利用装置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研究基于主从控制的分层控制架构。然后,基于转移利用优先和最大化利用原则,制定计及再生制动功率、电力负荷需求功率和装置额定功率等多重条件共同约束的控制策略。其次,依据现场实测数据,对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仿真验证,并分析节能效果。最后,综合考虑循环寿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多方面因素,确定选用钛酸锂电池作为储能介质,并在此基础上,测算投资成本与全生命周期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协同利用技术能够实现再生制动能量高效利用,节能节支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助力铁路供电系统节支降耗,针对适用于牵引与电力合建变电所的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方案开展研究。阐述三端口再生制动能量利用装置构成及其工作原理,提出基于转移路径最优原则和以最大化利用为目标的多变流器协同控制策略,并依据京沪高速铁路某合建变电所配置及其相关参数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方案及其控制策略正确可行,能够将牵引供电系统可用的再生制动能量按需实时转移至电力供电系统,实现直接、高效利用,从而减少电费支出,降低铁路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9.
逆变回馈装置和储能装置等地面再生制动能量利用装置(GRUD)在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应用逐渐普遍.针对GRUD的供电系统设计问题,首先建立不同GRUD的供电计算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GRUD的优化设计与运营模型,设计阶段目标函数为GRUD寿命期限内的系统综合成本,运营阶段目标函数为系统牵引能耗.针对含GRUD供...  相似文献   

10.
对车载制动电阻能量吸收方式与地面吸收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介绍了四种类型的地面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工作原理,对其优缺点、工程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旨在为新线建设时的方案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能耗,实现节支增效和低碳发展,对再生制动能量存储利用方案进行研究。分析高速铁路再生制动能量的特性,阐述存储利用装置构成以及优选钛酸锂电池作为储能介质的依据,制定能量管理策略和多变流器协同控制策略,结合现场实测数据仿真验证能量管理与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及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测算节能效果和全生命周期投资收益。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述再生制动能量存储利用方案能够高效消纳再生制动能量,减少牵引用电量,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储存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的储存利用提出一种新型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地铁接触网压因再生制动而升高的问题,以北京地铁13号线为例,利用制动特性曲线进行分析,仿真并计算出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大小,以此为基础,设计储能系统的电容量等参数和储能阵列的串并联方式。利用Simulink仿真平台,模拟网压变化,对超级电容储能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系统功能的有效性,为实际工程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助力铁路节能降耗和节支增效,研究能量转移与存储结合的相邻变电所间再生制动能量复合利用技术。阐述系统构成及其工作原理,基于各端口间的能量供需关系,以优先直接转移和最大化综合利用为目标,制定相应能量管理策略。在此基础上将系统运行工况划分为4种模式并分析典型工况的功率潮流,然后提出主从控制架构和分层控制策略。通过现场实测数据仿真分析,验证能量管理及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能量管理及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协同控制再生制动能量按需转移、存储和释放,实现高效复合利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亚的斯亚贝巴轻轨一期项目,介绍国内外各种再生制动能量回馈技术,分析了不同再生制动能量吸收方式的差异。推荐亚的斯亚贝巴轻轨一期工程的再生制动能量回馈逆变装置及逆变回馈方案:回馈装置采用逆变器,回馈至整流变压器次边。  相似文献   

16.
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世界轨道交通领域各种主流的车辆再生制动能量的利用方式,阐述了其中最适用于国内直流牵引系统的逆变和电容储能两种方式的技术细节,及其针对不同供电形式的适用性.介绍了这两种利用方式在国外的应用情况,特别是国外采纳不同方式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吕顺凯 《中国铁路》2022,(11):45-54
为高效利用再生制动能量,助力“双碳”目标下的铁路节能节支技术进步和总体能效水平提升,对适用于重载铁路的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方案进行研究和工程验证。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重载铁路牵引供电负荷情况和再生制动能量特性,并从技术应用难度、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成本与收益、安全风险等维度对各种利用方案进行对比,论证变电所间调度利用方案和变电所间复合利用方案的优越性。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分别测算2种方案的节能效果和全生命周期投资收益。示范应用结果表明,按照所选方案设计的再生制动能量利用装置与既有牵引供电系统匹配良好、运行稳定,日均节电量达17.75 MW·h,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站间距离短、车辆运行密度高等特点,列车在频繁的起动与制动过程中会产生数量可观的制动能量。目前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较多采用电阻吸收或逆变回馈加电阻的形式,能量回收率和利用率都较低。根据逆变回馈和电容储能的特点,组成逆变+储能的新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直流母线制动电能通过逆变器接入400 V车站低压配电系统,超级电容通过DC/DC双向变换器并联在直流母线上,较平稳的制动功率直接经逆变器给车站负荷供电,较大的尖峰功率由超级电容吸收,再供负荷或车辆起动加速用。根据列车的制动特性,以某地铁线路实际数据为例,计算了列车实际的制动功率和能量,给出了逆变器和储能的功率及容量配置方案。所提方案能够完全吸收利用再生制动能量,且所需储能容量较小。  相似文献   

19.
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系统的能量回馈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选取再生能量回馈系统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能量回馈系统的安装间隔直接影响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的高低,列车制动时与能量回馈系统的距离也影响能量回馈效率,能量回馈系统安装点与轨道的距离也会影响能量回馈效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轨道交通车辆再生制动能力的提高,列 车再生制动能量吸收利用成为地铁运营的主要节能减 排措施之一。介绍北京地铁运营线路供电系统中电阻 耗能型、储能型和逆变回馈型再生能量吸收装置的应 用情况,并对这些装置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设 备接线方式、电气参数、运行状态以及装置容量要与地 铁供电系统实际运营情况相匹配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