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翼复合小水线面双体船低阻特性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翟亮  刘亚东 《船舶工程》2016,38(3):14-18
为了获取高速航行的复合船型的阻力,基于Star-CCM+软件平台,考虑到航行姿态变化的影响,通过求解RANS方程和船体运动方程,采用DFBI的方式实时监控船体受力,在运动稳定后得出船体的航行姿态及阻力。本文选取一定速度范围内的水翼复合小水线面双体船进行数值计算,并和模型试验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较适合该类船型的阻力估算。  相似文献   

2.
海上长球首尾双体风电维护船阻力和耐波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年来,海上风电场迅猛发展,风电维护船成为迫切需求。借鉴小水线面双体船优良的阻力性能和穿浪双体船优秀的耐波性能,根据中国海上风电场维护船航行的环境和使用特点,选用阻力和耐波性能优良的长球首尾双体船型作为风电场维护船型。在此基础上采用CFD数值仿真计算阻力性能,运用NAPA软件计算耐波性能。从而得到不同条件下较优良的船型,为海上风电维护船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型海洋救助船主要尺度选择、线型设计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海洋救助船执行海上救生的特殊使命与要求,研究分析了系列海洋救助船的主尺度要素、线型设计特点,阐明了该类船所具有的船型特点,提供了此类船型的主要尺度及有关参数范围,可供今后设计同类船型时参考。同时通过对该类船不同艏部形状、不同艉部推进形式及有无减摇鳍的模型试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指出了用以最大限度改善海洋救助船航行性能的途径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双体帆船有巨大的海上航行潜力,航速也相对较高;良好的稳定性能及超大的船体空间。使其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船型。 它不需要耗费任何燃料,不但可节省成本,也为环保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海上航运物流的快速发展,现代船舶设计趋于高速化、大型化,船舶在海面航行时由于海浪等作用力会产生兴波阻力,降低船舶的运动效率。以常见的Wigley船舶为研究对象,建立船舶航行过程的兴波阻力模型,利用Michell积分算法对Wigley船型的兴波阻力及尾迹进行数值仿真,对于改善船舶航行效率,提升船舶设计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舰船船型航行性能设计及优化是舰船总体设计的重要部分。针对以往迭代式的多方案船型设计及优选效率较低、难以获得全局最优解等不足,引入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开展船型航行性能优化。以DTMB 5415标模船型阻力、耐波性和操纵性等综合优化为例,介绍船型多学科协同设计优化的一般过程,建立以典型性能指标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获得了综合航行性能明显改善的船型方案,验证了多学科设计优化在船型设计中的应用潜力。研究成果可为工程船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海上风电场维护船船型总阻力和纵摇升沉运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海上风电场维护船的使用和性能要求,分析小型单体船、双体船、多体船对于海上风电场的实用性,最终确定采用双体船型为风电维护船船型。结合小水线面双体船和穿浪双体船的船型优点,对风电维护船片体进行改进,得到常规型和改进型双体风电维护船型方案。采用CFD仿真技术,利用常规双体船型探索双体船阻力CFD仿真方法,对改进船型进行阻力仿真计算。采用船舶设计软件NAPA的耐波性模块计算分析两种船型的纵摇和升沉性能,得到了维护船不同速度和浪向角时两船型的纵摇和升沉响应曲线。  相似文献   

8.
舰船船型航行性能设计及优化是舰船总体设计的重要部分。针对以往迭代式的多方案船型设计及优选效率较低、难以获得全局最优解等不足,引入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开展船型航行性能优化。以DTMB 5415标模船型阻力、耐波性和操纵性等综合优化为例,介绍船型多学科协同设计优化的一般过程,建立以典型性能指标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获得了综合航行性能明显改善的船型方案,验证了多学科设计优化在船型设计中的应用潜力。研究成果可为工程船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陆晓 《船艇》1992,(6):27-30
一、前言本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喷气式飞机取代了传统的海上客运航行,迫使客运公司寻找生存空间,转向海洋休闲、渡假,而这种被迫和无奈却在不久以后开辟了一个持久繁荣的海上旅游市场。最初的海上旅游船是由客班轮改装成的。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旅游业是1968年12月,新兴海运公司利用专门为海上旅游目的而设计,在船型、内部设施方面有根本改进的旅游船,采用新型服务方式开展的海  相似文献   

10.
大型集装箱船舶沿海航行需注意的若干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沿海和港口附近海区的船舶交通密度大,渔船成群聚集,水域环境复杂受限。由于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船型大、速度快,驾驶员航行值班比其他慢行船舶的安全压力更大,发生海上交通事故的后果更为严重。沿海和港口航道附近航行的船舶驾驶员,更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应用航海技术和技巧,克服沿海诸多不利因素纠集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介绍该船的船型概况 ,船型设计优化 ,航行性能评价以及其它关键因素 ,可供研究设计与推广应用该类船型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扬州大扬船厂的CROWN118船舶为例,在对该船型新船出厂的航行条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规划和建设该船型船舶出厂的航道条件提出建议,对该船型船舶出厂航行安全提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航行船舶的兴波阻力和姿态预报,采用Rankine源高阶面元法求解船舶航行兴波问题。计算时采用叠模线性化自由面条件,对自由面影响系数奇异积分采用源点上置的方法处理,物面奇异积分和立体角则直接求解。就数学船型Wigley、S60和KCS集装箱船的航行兴波阻力与姿态分别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计算中根据姿态变化重新划分船体湿表面,进行迭代计算,不同航速下的姿态、兴波阻力和船侧波高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良好,自由面波形真实反映了物理现象,研究表明本文方法能准确地预报船舶航行姿态和兴波阻力,对不同船型和航行速度有着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系统存在着虚拟清晰度低的缺陷,为此提出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系统设计。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系统硬件设计包括船舶海上航行路径数据信息采集单元、三维虚拟设备单元与通信单元,软件设计包括三维虚拟场景设计、船舶海上航行路径数据信息库设计与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设计,通过硬件与软件设计实现了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系统的运行。通过实验得到,设计的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系统虚拟清晰度比传统系统高出28%,说明设计的船舶海上航行路径三维虚拟系统虚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穿浪双体船作为一种有着优良快速性与耐波性的新船型,在海上高速运输方面显示出了普通船舶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喷水推进器作为一种适于高速船舶的新型推进器,其技术也日臻成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众多高速穿浪双体船采用了喷水推进器,实践证明了其卓越的综合航行性能。本文以200t高速穿浪双体渡船为例,进行了喷水推进系统主要参数的计算、校核以及双体船航行特性曲线的绘制。  相似文献   

16.
能够以一定偏角(船舶纵轴线与航行轨迹切线间的夹角)斜向航行的非对称船型,是国外近年提出的一种新船型,在多种海洋工程作业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船模实验方法对一型非对称船型的不同航向的阻力性能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其不同斜向航行偏角下的阻力,以获得阻力系数随斜向航行偏角变化的关系,并依据计算结果得到斜向航行角度大于30°时,船体迎流段对黏压阻力的影响将超过去流段的结论,为今后该类船舶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胡方珍 《船舶》2022,(6):30-36
船舶在狭浅水域航行时,由于水体流动及波浪的复合影响,会造成船舶航行下沉量较大而存在触底的风险,危及船舶结构和通航设施的安全,如何有效地评估船舶航行下沉量对航运安全有重要意义。该文以船舶通行三峡升船机为例,通过牵引船模试验方法测得不同船型在进出三峡升船机航行时的下沉量,拟合出不同船型下沉量计算公式。研究表明:航速是影响船舶航行下沉量的重要因素,船舶出升船机过程应作为最大下沉量的控制工况。研究结论可为航运管理部门制定通航管理规定和船舶设计单位设计相关船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长江船队平均载量小、船型杂乱、能耗高、技术状态差。三峡水库启用后,航行条件有很大改变,研究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船型船队及运输方式,适应新的航行条件,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证海上舰船航行的安全,解决传统航行数据挖掘方法中存在的延时长的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化数据挖掘方法。遵循数据挖掘的基本原理搭建数据挖掘框架,在该框架下确定舰船的航行方向、航行路线等数据为待挖掘数据。在舰船的相应位置上安装物联网传感器,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与传输。以采集的实时航行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去除错误、航行位置计算等步骤,得出海上舰船航行数据的挖掘结果。通过与传统数据挖掘方法的对比发现,设计方法的数据挖掘速度提高了约50%。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障船舶安全,要求船舶沿航行线路稳定航行,当前船舶航运事业不断发展,船舶航行速度受环境、天气、洋流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当前对船舶动态速度的研究仍存在较多困难,难以对其进行准确计算,易导致船舶航行晚点甚至超速碰撞等问题。基于上述原因提出结合水面微幅运动动力分析的方法对船舶动态多速度点数值进行模拟研究,对船舶的航行速度和水流速度进行综合分析和数值模拟,对湍流模型进行设计和计算,并将结果与实际检测数据进行比较,以便对该算法的准确性进行检验。最后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证实,该算法对船舶动态多速度点的数值模拟研究效果较好,计算与船舶的实际航行速度检测结果基本吻合。由此证实通过利用水面微幅运动动力分析法对复杂船型流动速度问题进行研究,可有效对航线阻力、伴流等问题,以便对船舶动态多速度点数值进行准确计算,并及时给出与船舶运行实际情况相一致的结果,以保障船舶安全航行。该方法为船舶航行速度优化计算方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