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速公路驾驶疲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总结驾驶疲劳的产生机理,从人、车、路和环境的角度出发分析驾驶疲劳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高速公路更容易产生驾驶疲劳的原因。建立模拟驾驶台,设计试验,用生理反馈仪记录驾驶员的相关生理参数,选取脑电波中的θ波进行研究,验证了温度、路况、声音等驾驶疲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驾驶员是道路交通系统的核心,道路交通系统的设计应考虑驾驶员的行为特征需求。从驾驶员认知过程研究出发,分析了驾驶员认知、道路环境条件和驾驶工作负荷的关系,通过动态EEG、眼动、心电、皮电等生理心理测量评价驾驶工作负荷,并对具体的心生理学指标反应驾驶工作负荷的原理和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完善高海拔地区公路平面线形设计指标体系和提高高海拔地区公路交通安全,采用行车试验方法,通过心率血氧测试仪、五轮仪等仪器采集驾驶员在高海拔地区一级公路不同海拔行驶过程中的心率、血氧及车速等数据。分析不同海拔驾驶员心率、血氧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变化规律,得到了驾驶员心率、血氧量与海拔高度的变化曲线;利用SPSS软件计算了驾驶员心率RR间期标准差SDNN、平均值M、心率间期变异系数RRVC和驾驶疲劳度累积量DFC,得到了高海拔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疲劳起始时间及驾驶疲劳度DFD变化曲线;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界定驾驶员无疲劳感、轻度疲劳、中度疲劳和重度疲劳状态,建立了不同疲劳状态下驾驶疲劳度DFD与海拔H的关系模型。结果显示,驾驶员心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血氧量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心率随着血氧量的减小而增大;驾驶员疲劳度变化呈现"S"曲线,无疲劳感对应"S"形曲线的起点,轻度疲劳和中度疲劳对应"S"曲线的两个拐点,重度疲劳对应"S"曲线的终点;高海拔地区驾驶疲劳起始的时间比一般地区早,且驾驶疲劳度比一般地区高。研究结果为高海拔地区公路线形指标设计与交通安全保障措施的设置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期提高高海拔地区公路交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4.
道路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驾驶员反应.以实驾试验为依据,对不同道路环境与驾驶员心率变化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道路环境(包括草原道路、隧道、高速公路)是导致3个测试路段同一驾驶员平均心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基于此试验结果,后续实驾试验中深入研究草原道路环境与驾驶员心率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驾驶时间增加,试验驾...  相似文献   

5.
驾驶人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原因,而使用汽车驾驶模拟器模拟危险的交通环境,对驾驶人进行培训可以有效提高驾驶人的应急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水平,对于减少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以2000~2010年道路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分别从人、车、路以及事故形态进行统计分析道路安全影响最大的因素,获取典型的动态交通场景.并考虑城市道路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选取发生在城市道路场景中的1种类型动态场景-公交站台行人过街作为案例,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完成这一动态交通场景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6.
驾驶员轨迹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分析包括前方道路可行区域、驾驶员体力负担及道路交通法规在内的众多因素对驾驶员开车的影响,利用模糊决策理论建立了驾驶安全性、驾驶轻便性和驾驶合法性3个评价指标,并进行了在几种典型路况下的驾驶员-汽车-道路闭环系统仿真计算,有效地描述了驾驶员在开车时动态决策汽车预期轨迹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驾驶员实际上是在一个受自身掌控的动态选择空间中行车.驾驶员对该空间构成要素认知不恰当,就不能正确甄别行车信息,就会产生驾驶差错.选择驾驶员的行为与心理(意识)作为变量,可将驾驶差错分为疏忽性、执行性、多余性、次序性与时间性差错5种类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出驾驶员差错的具体分布数据,明确了规避驾驶差错的重点与方向.认为驾驶差错本质原因是驾驶员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认知、态度与理念存在缺陷,行车中没有建立确保动态选择空间安全的理念,导致驾驶违规与过失.根据这个结论,提出规避驾驶差错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驾驶员的记忆影响视觉搜索及路径规划等驾驶行为,进而影响道路通行效率与交通安全.为了描述重复驾驶条件下驾驶员记忆变化的特征,设计模拟驾驶实验,研究同一场景下重复驾驶对驾驶员记忆的累积刺激.通过场景记忆量表衡量驾驶员的记忆程度,分析了驾驶员记忆增长与重复驾驶次数的动态变化关系,分别采用单分子式、修正Weibull方程及Richards方程建立累积刺激作用下驾驶员记忆增长模型,并以误差平方和、均方根误差和调整 R2为评价指标对模型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对驾驶员记忆增长特性进行描述,其中 Richards模型精度最高,其平均调整R2为0.9884.Richards模型揭示了记忆的同化与异化作用的本质,更适合建立重复驾驶条件下驾驶员对场景的记忆增长模型.   相似文献   

9.
驾驶时间对营运驾驶员驾驶能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斌  王猛  汪林  李宏海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5):113-116,120
针对影响交通安全的疲劳驾驶问题,以公路客运行业的营运驾驶员为研究对象,应用人机工程学和试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按驾驶时间的不同设计了区组对比的试验方案,并用试验仪器现场采集了99个样本的试验数据,利用F检验和H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驾驶时间对驾驶员驾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驾驶时间在8~12 h之间,驾驶员的反应能力和注意能力会显著降低,而驾驶员的感知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降低不明显;驾驶员的主观疲劳感受随驾驶时间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认识自动驾驶接管行为特征,分析驾驶员接管行为,结合自动驾驶接管的技术和现实背景,从自动驾驶接管绩效的影响因素,包括场景、技术、心理和生理等因素,梳理国内外驾驶员接管自动驾驶车辆的研究成果,总结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展望其未来研究趋势.通过归纳和分析揭示了影响驾驶员接管自动车辆的因素,主要包括接管场景和接管请求方式,同时非驾驶相关任务和年龄等因素也会影响驾驶员的接管行为和表现.针对驾驶员接管的驾驶特征及行为研究,内容精确丰富,方法科学完善;而对驾驶员接管绩效评价和干预研究,重点关注在统计学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数据指标评价体系,用于评价和干预驾驶员接管绩效.未来针对自动驾驶接管的研究,一方面寻求自动车辆技术突破;另一方面综合心理学和统计学理论基础,建立驾驶员接管能力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东海大桥陆上段约长 2 .4km,为 4~ 6跨一联的 PC连续梁桥 ,基础持力层取 71-2 层 ,即灰黄色粉砂层 ,根据地质钻孔资料综合分析 ,认为持力层以上的 71-1,即草黄色砂质粉土较均匀 ;71-2 层的标准贯入度 N63 .5及比贯入阻力 Ps的变异系数 δ较大 ,反映了持力层较大的不均匀性 ,在沉桩施工中则出现相应不规则的断续分布、突发性较大变化。对此 ,设计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并与管理、施工等有关部门密切联系协作 ,及时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2.
某公司近日接到一批公交车订单,油漆产品由底至面全部采用公交公司指定用漆,车辆下线经雨淋曝晒后整车漆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起泡问题。通过对起泡处的漆面作破坏性的断层剖解,发现起泡的位置主要集中于漆膜最底层的基材表面,且镀锌板、拉延板、铝板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卢浦大桥引桥 T梁构造形式、跨径布置 ,并对不同跨径、不同桥宽的 T梁进行了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们单位有几十辆用了20多年的大型汽车起重机.由于使用年头已久,一些起重机的旋转减速器与转台底板连接的内螺纹孔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  相似文献   

15.
东莞市石龙镇南三桥主桥为40m+2×73.5m+40m预应力砼V型墩连续刚构桥,属于较小跨径的V型墩刚构桥,其结构设计、计算分析均有独特之处.简要介绍东莞市石龙镇南三桥主桥的结构设计特点,总结设计体会.  相似文献   

16.
云清 《商用汽车》2015,(7):105-105
5月,公路建设完成投资4601亿元,增长13.4%;公路货运量增长7.7%,回升2.4百分点;公路客运量下降1.2%。  相似文献   

17.
18.
林跃 《天津汽车》2007,(4):13-15
该车辆下线检测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某汽车所采用的发动机ECU、AT和AMT变速器TCU、整车防盗设备IMMO、乘员保护系统SRS及ABS防抱刹车系统控制单元的型号,并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实现各种电控单元的故障诊断、实时参数测量和执行器测试等功能。此检测系统在该汽车生产线上的应用表明,其可作为车辆下线前车载电子器件是否正常工作的判断依据,并可同时提供车辆车况跟踪、统计和分析的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19.
盾构掘进机刀盘研制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刀盘是盾构机中的重要部件,具有开挖地层、稳定开挖面、搅拌碴土等功能,处于盾构机与地质状态紧密关联的最前沿。文章通过对刀盘研制实例的剖析,简单介绍了刀盘设计的基本方法、刀盘的制造工艺以及刀盘样机在工业性试验中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在溶洞发育的石灰岩地区进行桩基础的施工 ,各种事故的发生机率是比较高的。广肇高速公路新兴江大桥桥址属于石灰岩地区 ,桩基施工前后历时一年半 ,该桩基施工的事故具有典型性。对本工程施工所遇事故的成因及所采取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