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目前,国内很多城市还存在五路交叉的路口,这种路口一直是交叉口控制方面的难点。在遇到五路交叉的情况下,从减少冲突点出发,设计中经常会采用环形交叉口的形式。不可否认,环形交叉口有其独有的优势,它可以减少交叉冲突,降低延误,缩短排队长度,但其优势也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而且当交通量比较大时,单独环形控制交叉口还有出现环道”锁死”的危险。本文以凤台县五路交叉口为例,讨论五路交叉口在不同控制方式下的效果,主要分析五路交叉在单独环形控制和环形加信号控制下的区别,并用VISSIM软件进行仿真,最后分析总结五路交叉进行组织优化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五路交叉口交通改善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路交叉口通常用环岛来组织交通,随着交通量的迅猛增长,现在成了道路上的主要拥堵点,是交通界公认的比较棘手的问题,探讨五路交叉口的改善方案显得尤为必要。结合城市多路交叉口的常见问题,探讨了五路交叉口设计中的五路环形交叉、五路信号控制、五路环岛加信号控制、五路改四路等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其适用条件。以实际五路交叉口改造为例,对各个方案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五路环行交叉口的最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城市无环岛5路交叉口交通拥挤和交通事故频发,提高该类交叉口的安全性及其通行效率是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学院以武汉市南湖壕沟无环岛5路交叉口为例,采用交叉口复杂度、车辆平均延误、排队长度、停车次数及服务水平作为评价指标,对交叉口渠化、交通组织、信号配时等方面进行组合优化设计研究,结合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进行模拟评价,仿真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明显改善了该路口交通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非机动车及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城市环岛尤其是五路环形交叉路口已不适应当前城市交通运行需求。通过对五路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症结进行剖析,并结合国内外众多环形交叉口改造方案,找到适宜不同类型交叉口的改造方案与思路。以北京市密云区长城环岛的改造为工程背景进行案例分析,为五路环形交叉口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克服国内对无信号控制环形交叉进行盲目改造的误区,从环形交叉口的起源与发展入手,通过对不同形式的无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在总结国外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指出了不同的无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的适用范围以及我国在无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在对常规环形交叉口进行改造时应采用入环车辆让行的规则以避免锁死现象的发生,采用进口道偏移的手段以降低入环车辆的速度以提高交叉口的安全性,增加进口道与环道的车道数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环形交叉口左转通行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借助内侧环道与外侧环道设置左转待行区和直行待行区,并建立环道交通信号与进口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在饱和度等约束条件下,基于进口道停车线和环道停车线后不同的交通状态建立相应的延误计算模型,以延误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信号控制参数优化模型。案例分析表明:当左转交通量低于左转二次停车控制法适用的左转临界值时,所提出方法的延误较高;而当左转交通量高于该临界值时,左转二次停车控制法的延误快速上升并高于所提出方法的延误,且将导致环道锁死,而采用该方法仍能稳定运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分析进口交通量、不同类型环道数量和环岛半径等差异对所提出方法控制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环形交叉口进口交通量增大,该方法适用的临界左转比例随之降低;当进口交通量的左转比例低于临界左转比例时,交叉口处于非饱和状态且延误低;反之,交叉口处于过饱和状态且延误高。当左转交通量高于450 veh·h-1时,增加左转环道有利于降低车均延误;而当直行交通量高于1 150 veh·h-1时,增加直行环道效果更佳。当进口交通量小于800 veh·h-1时,环岛半径对交叉口延误影响不大;而一旦进口交通量高于800 veh·h-1后,环岛半径对车均延误的影响随进口交通量的增长愈加显著,环岛半径越大,交叉口车均延误就越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信号2次控制模式的基本原理,对十字环形交叉口左转2次控制方法在交通设施布置和相位协调设计等方面进行改进,使其可用于多叉、中心环岛不规则等复杂环形交叉口的信号控制,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其中,在环道相位之间通过绿灯间隔时间进行协调设计,可以使车辆连续通过相邻环道信号灯,减少车辆在环道上停车待行的次数,从而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实际调查和观测分析,采用冲突技术法建立了机非混合交通流条件下四路停车控制交叉口机动车流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进一步提出了422型和444型四路停车控制交叉口共用车道和拓宽路口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冲突技术法推荐模型计算通行能力与典型交叉口观测通行能力和车队分析法计算通行能力,验证了通行能力计算模型的有效性。此外,探讨了行人流和非机动车流对机动车流通行能力的影响。最后,计算分析给出了422型和444型四路停车控制交叉口行人和自行车流量与交叉口机动车流通行能力的回归关系式,为四路停车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环形交叉口交通控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对环形交叉口交通特征及其问题的分析,以及对环形交叉口交通控制与管理基本思想讨论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环形交叉口交通控制的3种基本模式,并分析各种模式的控制方法、技术细节以及适用条件等。这3种模式对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十字环形交叉口的非对称信号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十字环形交叉口左转二次控制方法的优化配时算法。和传统的环交口配时算法相比,文中所介绍的算法重新设计了信号控制结构和约束条件,赋予控制结构更大的灵活性以适应多变的,尤其是对向交通流量相差很大的不对称交通流。重新定义了全红时间,指出对向交通流不同时放行的可能性。给出了非对称信号控制的结构和定义完整的控制方案的参数。以通行能力、排队长度、周期协调等为约束,定义了可行解空间。引用已有研究的目标函数,在一个算例中给出了一个优于对称控制结构的配时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这一特殊的控制对象,运用理论解析结合计算机仿真检验的方法,分别给出环形交叉口直行和左转的延误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交叉口车均延误最小为目标,适合于在非饱和状态下采用多进口道放行协同环道控制环形交叉口的最佳周期值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模拟试验和实例分析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为求解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最佳周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算法。  相似文献   

12.
给定周期条件下环交叉口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环形交叉口左转二次控制理论自提出以来,在国内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原对称式控制方法易导致饱和度不均衡、部分进口绿灯时间利用不充分等。本文在环形交叉口左转二次控制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环型交叉口各流向的不对称性,以环型交叉口各流向饱和度均衡为优化目标,提出了基于非对称性的环型交叉口优化控制方法。并以各进口道饱和度方差为评价指标,对该优化方法进行评价。文章的最后,以该方法在厦门市的实际应用为例,说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无控改为信控后环形交叉口调头车流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环形交叉口交通量的增长,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交通设计和信号控制是缓解交通问题和改善交通现状有效技术措施。通过分析环形交叉口交通流特性采取措施,可控制右转、直行、左转3种车流在环道内通行,而对调头车流的控制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结合信号控制方法分别介绍在环内、环口和环外对调头车流控制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环行交叉口流向流量和交织段运行特性复杂,直接观测存在困难。在分析环行交通流运行特性基础上,提出了指导观测断面优化布设的原则和方法,用实例对各进口流向流量和交织段的观测和推算进行了应用说明。  相似文献   

15.
十字环形交叉口绿灯间隔时间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十字环形交叉口内部各股车流的潜在冲突点和车辆启动形成的启动波为依据,将环形交叉口左转二次控制的绿灯间隔时间转化为环道左转与本相直行之间的绿灯间隔时间、环道左转与下一相位绿灯启亮时差以及两直行相位绿灯间隔时间的组合,提出各个绿灯启亮的时间差以及绿灯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例计算。论文的研究成果对提高十字环形交叉口左转二次控制效率和提高交叉口运行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面向对象技术及面向对象的仿真建模。结合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的实例,分析并提出了一种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的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7.
以某市区域路口改造为例,综合运用环岛与信号灯联合控制,把环行路口及其相邻受信号灯控制的平面交叉口组合在一起,利用路口距离造成的相位差,使车流交错进入环岛,以达到环岛内车流连续、通畅、高速、安全行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