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结合泉厦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大坪山隧道振动监测,研究小净距隧道爆破对工作面前后中夹岩的影响规律,得出了爆破地震波质点振动峰值在小净距隧道中夹岩衰减公式及V-p曲线,结果可为类似条件下小净距隧道的爆破控制和现场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沈海高速公路泉州-厦门段扩建工程中隧道部份均采用小净距布置型式,隧道爆破将对既有隧道的围岩,尤其是对中夹岩稳定性造成较大的影响。为确定合理的爆破装药量以确保临近隧道围岩在爆破振动时的稳定性,通过现场监测,得到了软弱围岩中隧道爆破围岩的振动速度历时曲线和爆破地震波在小净距隧道中夹岩中的传播规律,并提出了确保工程稳定的合理装药量,研究成果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某隧道为项目依托,对小净距隧道的施工、爆破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大坪山超小净距隧道群的设计难点-洞口、中央岩加固、施工工序、爆破和监控量测,本文在充分研究国内外超一J、净距公路隧道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本隧道的特点,提出该隧道工程的设计方案,选择了合适的施工方法,对于今后同类隧道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比例(1:20)物理相似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模拟了在Ⅳ、Ⅴ级围岩中净距6 m、坡率为1:1的小净距隧道开挖过程,研究了初期支护状态下偏压小净距隧道的地中位移、洞周位移增量、围岩压力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围岩组合对小净距隧道安全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不同围岩情况下偏压隧道的基本力学特性,优化了隧道开挖顺序,为小净距偏压隧道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隧道工程施工设计中,小净距隧道凭借施工技术要求低、投资成本较小等优点获得广泛应用。文章以河池市境内的G210线大山塘隧道为工程实例,介绍了小净距隧道的间距设计方法,阐述了小净距隧道开挖及支护的关键施工技术,为类似隧道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详细介绍了四川公路小净距隧道的发展过程、现状与方向,同时根据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与工程经验对小净距隧道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小净距隧道结构支护参数加强方法、中岩墙加固方法、施工控制措施、监控量测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依托某城市地下互通式隧道工程中一处超小净距隧道工程,对超小净距隧道的三种结构形式进行比选,研究确定了无中隔墙的超小净距隧道结构方案,采用锚杆注浆加固中夹岩柱并加强一次衬砌和微震预裂爆破技术的分步挖掘施工方案;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超小净距隧道支护施工过程,得到其各个施工步序下围岩及支护结构应力、应变状态,分析其稳定性,优化并验证设计参数,有效指导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9.
金旗山小净距隧道施工技术要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位于福建省京福高速公路上的金旗山隧道是一座典型的双线双洞、小净距公路隧道,其双洞中心线间距为17.519 m.文章以该隧道为例,介绍小净距隧道的洞身开挖和施工顺序以及中夹岩柱加固、锚喷支护、监控量测等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点,为小净距隧道设计与施工的工程类比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小净距隧道开挖方法浅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小净距隧道是介于普通隧道和连拱隧道之间的一种隧道结构形式,正以其独特的优点引起了隧道界的关注.文章论述了间距为5 m左右的小净距隧道的围岩特点、开挖方法及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1.
大直径泥水盾构近距离穿越运营地铁隧道的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首次在承压水砂性地层中近距离穿越运营地铁隧道的工程实例,介绍了近距离穿越过程中被穿越隧道的沉降变化规律,分析了各施工参数对隧道变形的影响,总结了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土连拱隧道两主洞开挖面合理间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隧道由于受地形及展线限制,一些较短的隧道常常选用连拱结构型式。通过黄土连拱隧道的三维弹塑性数值模拟,分析了在左洞施工后,右洞施工对左洞的影响规律。对于本工程,黄土连拱隧道的两洞开挖面的合理距离为30 m。推广而言,对于黄土连拱隧道,两洞的开挖距离应为单洞跨度的3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依托炎汝高速公路花子坳隧道施工实例,利用有限元模型对隧道Ⅴ级围岩深埋段短台阶法动态开挖过程的应力及位移变化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实测结果表明:短台阶法施工效果良好,围岩压力及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变形均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铁四号线三期区间隧道穿越砂卵石地层,存在围岩易塌落、隧道底部起鼓和涌砂、顶板上方土体沉降,影响道路和桥梁安全等施工风险,并且不易钻孔注浆,工效较低。针对以上问题,改进了小导管设计参数和注浆参数,提出了砂卵石地层浅埋暗挖法"早封面、管细短、少扰动、快凝固、固拱脚、中拉槽"施工原则,施工效果较好,月进度达60~70 m。文章介绍了砂卵石地层台阶法施工工艺,提出了下台阶反核心土开挖,以及小导管注浆和锁脚锚管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5.
小净距大跨度隧道风险影响因素复杂、施工期风险较大,需要开展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通过对各类小净距大跨度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的分析统计,并结合现场施工实践,建立了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理念.文章引入ANP方法综合分析风险指标体系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计算出各指标的整体权重,评价出施工中的主要风险源,并针对其制定了有效的施工控制措施.广安翠屏山隧道工程实践证明,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可提高施工期安全水平,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以至完工.其理论和方法可为同类工程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青云山特长隧道采用以综合地质编录、素描为基础、并结合多种钻探的预报方法,形成了"长短结合、点面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实测相结合"的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提高了隧道穿越复杂地段的断层带、挤压破碎带、涌水带等不良地质体的超前预报效果,较好地修正了勘察设计阶段的地质资料,有效地控制了施工安全风险,优化了相应的工程措施,为同类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浅埋暗挖法施工中结构受力转换的问题,结合某地铁工程实例,介绍了几种对控制沉降比较有效的施工方法。在竖井开挖到通道顶标高后提前对通道顶部土体进行加固,并施作短柱暗梁,有效地保证了结构安全和土体稳定;在通道转入双联拱正洞的施工中采用增设洞门加固环和通道顶部加强拱等措施,成功地解决了通道格栅破除后通道的稳定问题,并有效地控制了地层下沉;通过对现场一手监测数据的深入分析,结合自己的施工体会,总结出了一些较为珍贵的施工经验,对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富水砂层中暗挖隧道施工沉降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富水砂层中暗挖隧道施工是地铁施工中的一大难点,常常因沉降过大而引发安全事故。在深圳地铁安-侨区间隧道工程中,通过洞内帷幕注浆、水平旋喷桩、地表井点降水等辅助措施做到了超前控制,在解决隧道开挖安全问题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了沉降量;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了"管超前、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方针,控制了时空效应,解决了富水砂层中暗挖隧道沉降过大的问题。文章重点分析了沉降原因及控制沉降的关键技术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龙柏新村站—龙溪路站区间隧道中间井抽降第三砂层(⑨层)承压水的试验过程,分析了试验结果,并进行了数值模拟。施工实践表明:少量、短时间、控制性抽降⑨层承压水,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For existing advanced geological forecasting, the forecast distance is short and the test frequency is high, increasing test and construction risks. Since various methods hav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for the test environ-ment, preparation work can be tedious and result in a long construction time thereby affecting normal construction.A new advanced geological forecast technique based on multi-source seismic interferometry for tunnels is proposed.This technique uses the blast at one end of tunnel as a centrum and receives the signal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tun-nel, therefore allowing advanced geological forecasting of the unexcavated tunnel part by relative processing and im-aging.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is kind of geological forecasting using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to simulate two kinds of unfavorable geological bodies (karst and a fault) predicted them accurately and verified the effective-ness and accuracy of this geological forecasting method. © 2018, Editorial Office of "Modern Tunnelling Technology". All right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