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时代》2008,(9):56-71
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延伸。就像我们在7月刊中将私人飞机与汽车拉到了一起,这一次我们把目标放在了游艇上。事实上,这个专题就像是朋克之母——维维安·韦斯特伍德设计的服装一样,也许你在刚铡看到它时会觉得是把两种不同的个体硬拉在一起,有些不切实际、莫名其妙。但我们希望你能够在完整地看过之后发现它是对那种“就车说车”报道的颠覆和对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公害     
进入20世纪,世界汽车工业蓬勃发展起来.20世纪是汽车的世纪,这个小小的机器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改变了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3.
董一民  MAX 《汽车导购》2007,(3):28-30
林林总总的会员卡、优惠卡、打折卡、充值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实惠,有人戏称“我们现在过的都是喜刷刷的卡生活”。然而每年与消费卡相关的大量投诉成为了这个旋律中极不和谐的一个音符……  相似文献   

4.
马欣 《汽车导购》2004,(8):32-35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有些人认为是兜里的“银子”多了;有些人认为是住房条件改善了;有些人认为是买车的人多了,生活的圈子大了……国人的生活理念也在这些变化中以一种潜穆默化的方式改变着.在这个过程当中.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势必会成为主力。当前年轻人同过去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活的更加自信,更加讲求个性。  相似文献   

5.
“e时代”,很多人干脆把眼下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称作“e时代”。无论如何,只要打上“e”的烙印,任凭人或者事,都会变得神秘莫测。而网络自然是这个时代的主宰,在我们眼中它也不再是虚拟和不着边际的,每天每天,我们都在和网络零距离的接触,它正点点滴滴地浸透生活的每个角落,衣食住行无所不及。 和网络一样,汽车也已经“飞  相似文献   

6.
李鹤 《车时代》2010,(1):188-191
人生的旅途,有多少车辙足迹曾被岁月磨平,我们是否也如她那样在这段过程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个女人,她选择了“—直在路上”的生活方式,从此再无固定住址,并有志成为专业流浪者。  相似文献   

7.
小雨 《时代汽车》2012,(2):33-34
我们应该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方式,不能在追赶欧美生活方式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处处让“消费主义”的理念来引领我们。  相似文献   

8.
70年的历史对于一个汽车品牌来说已经显得非常久远了,Jeep带给我们的已经不纯粹是一种征服自然的象征,更重要的是它已经向我们指明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Jeep这个越野大家族中,指南者就是最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听到“环游世界”这个词的时候,大多人都以为这是个梦想。但这对黎剑华来说,这是他过了10几年的生活方式。诚然,他比不少人来得幸运,不仅有钱旅行,更难得的是,他还有旅行的时间。我也承认,在未与他聊天之前,在心底里暗想过,他不过是一个有钱又不用工作。爱玩天生命好的人。但这些评价对黎剑华来说,其实是不公平的。生活赋予他的好运并没有让他的人生更为完美,如果没有旅行,那么生活、钱、时间,都没有意义。他说过,“在路上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而停不下脚步的人。其实内心是自私的”。  相似文献   

10.
《轿车情报》2011,(7):88-91
这是一场文化之旅。在地球的另一端,一个仅史的事件。那里曾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生活方式,却也难逃令人扼腕叹息的沉沦命运当中国接过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这个接力棒.汽车发展历程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享这个“车轮上的国度”辉煌的文明。有200多年文明史的国家曾经不断诞生着影响汽车历诞生过无数令人血脉喷张的车型,创造了令人羡慕的成为世界第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的时候,美国的本期专题,让我们带你走进美国的汽车世界,  相似文献   

11.
话题     
《汽车杂志》2010,(1):316-316
这个贴子“躺”在群论坛让我们很吃惊,这实在是有“汽水”之担当的。亲爱的汽水,这里是爱车爱生活的天地,没有界分,从来没有!  相似文献   

12.
花的畅想     
春有百花,夏有凉风,花絮飘香,细雨寄情,在这花雨的季节里,绽放出无尽的希望……五月是个多节的月份。“五一”国际劳动节、母亲节、“五四”青年节等等,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来点染的,它们不仅带给我们五彩缤纷的视觉享受,而且还带给我们很多科学意义上的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车往哪里开     
<正>近代人类有三次伟大的发明:汽车、计算机、互联网,其中互联网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延伸。这些可以称得上神奇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也改变着人类的思维。自从坐在了轮子上,人类行进的速度天翻地覆,效率大幅提高,是汽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和互联网让海量信息扑面而来,使这个世界再没有秘密可言,是它们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速度快、信息量大,人类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被技术绑架着在进化的路上飞奔……见惯了大千世界的光怪陆离,人们开始怀念那缓慢而慵懒的旧日时光。  相似文献   

14.
星兴 《驾驶园》2010,(11):90-91
发展到今天,活动房车不仅是贫穷的没法买房的人们的选择,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信仰。我喜欢这个比喻。车外是整个世界.车内就是家。”  相似文献   

15.
3月12日抵达广州 3月12日下午我们到达广州白云机场,感觉很兴奋甚至有一点紧张,我们的目的地是一个举世闻名的慢生活主义国家澳大利亚。放下工作,放下忙碌,心无旁骛地去体验一次“TIIDA快乐慢生活”,实在令人期待。这是一个快节奏的年代,人们在’忙碌中迷失了生活的本质——努力打拼是为了享受快乐的生活。“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细细品位生活的从容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Neil 《车时代》2010,(12):148-149
从画在一张餐巾纸上的设计图开始,Mini一直在小型车领域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无论是造型、内饰、操控,还是它所代表的生活方式。51年过去了我们必须承认,这个小个子还是那么酷。  相似文献   

17.
访法佚事 造车的人不会开车 第一次出门,尤其是出国门,一切都很新鲜,由于世界观和生活理念的不同,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与我们的大相径庭。有一件事就让我们很尴尬,在雷诺的轿车厂参观完,我们被带到几辆漂亮的轿车面前,法方的总经理很随意地将几把汽车钥匙递过来:“试试吧,先生们。”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除了靠人力驱动的自行车,摩托,是最先改变我们出行方式的机动工具,相对于汽车的拥堵、停车难、高油耗等弊病,摩托以轻便、灵活、低成本的方式,延伸着我们的生活半径,开阔着我们的视野。20年前,在一片“与世界接轨”的呼声中,本田进入中国,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先进入中国摩托车市场的日本企业。  相似文献   

19.
佳俊 《世界汽车》2012,(9):96-101
从地图上看,这座岛屿似乎还没有一个港口大……能够载车的渡轮每天只往返一趟……岛上常住人口只有1万人,他们大多是渔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大洋岛"、"大洋山"、"大洋镇",我们至今仍没弄清楚到底该怎么称呼这个靠近上海东海大桥尽头的小岛。当地的人干脆叫这里为"大洋",所以这里既是岛,也是"洋"。这个称呼倒是形象地描绘出了自古以来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终日与海为伍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汽车驾驶员》2013,(4):87-87
现在我身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和同事都用上了以苹果和三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体贴的用户界面和丰富的应用程序让大家对这类手机越来越难以割舍。对于智能手机给大家生活带来的便利,相信我们杂志的读者朋友们也~定会跟我有同感。我甚至有种感觉:真实和虚拟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了,表面上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里,但实际上大家都生活在以信息和社交为内容的网络里,这就是移动互联网,而智能手机既是把大家连接到这个网上的“挂钩”,同时也是帮助大家畅游移动互联网的“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