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铁路》2006,(6):76-76
目前用于日本新干线车辆检修数据的管理系统包括新干线信息管理系统和工厂信息管理系统,相关的还有新干线运转管理系统(COMTRAC)。为适应列车监控装置和车一地间信息传送设备的发展,JR东海从2003年11月开始运用一元化的车辆检修管理系统(ARIS)。该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车辆检修数据库;车辆管理系统;车辆状态信息;设备检修信息;试验器;图面管理系统。检修数据中心设置在浜松车辆基地,通过高速电路联系各工厂和车辆检修所。该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包括检修信息、车辆状态监视信息、公用数据库、自由数据应用等内容,可以达到数据一元化和从预防维护过渡至状态监视维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铁车辆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列车两端信号设备通信不良故障,介绍地铁车辆MVB通信线缆的设置以及一致性测试情况,分析信号衰减的原因,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解决措施,并对新采购车辆提出了贯通地铁车辆信号设备通信线缆信号衰减值,对今后车辆采购和维护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代高速列车技术的发展,获取车辆数据的功能大幅提高,为地面车辆数据分析中心开展列车设备状态监控创造了条件.介绍日本东海铁路客运公司利用车辆数据确立最佳的ATC特性检查体制的概况、具体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指出通过利用车辆数据替代部分检查,可提高检查频度、精度并缩短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4.
列车通信网络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列车通信网络的性能直接影响列车的整体性能,它由连接一辆车上各种设备的多功能车辆总线和连接列车中各车辆总线的列车总线组成。分别介绍了它们的技术特点和结构,以及在轨道车辆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介绍列车提速后,车辆的运用,维护工作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于列车网络系统来说,可靠性最为关键。列车网络系统可靠性越高,列车运营越安全,可使调试和维护的成本极大地降低。分析列车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寻找列车网络系统可靠性的提升措施,对列车网络系统的设计和维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深圳1号线续建工程为例,从列车多功能车辆总线(MVB)的各个方面分析了列车网络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列车MVB网络系统的可靠性提升措施。建议在列车控制领域,在满足功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地减少硬连线,积极地推广和使用车辆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7.
用LCU(逻辑控制单元)设备代替列车上的部分继电器和列车线,进行列车行驶相关信号的逻辑和时序控制。LCU旁路设计是为了避免正线出现LCU严重故障、失效而影响动车,提高车辆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和车流密度增大,信号工在线路检修作业发生车辆伤害伤亡事故的概率也相对增加。为此,必须要在原有防护措施的基础上,设专职防护员,并予以装备无线防护报警设备,实行驻站防护员制度,以进一步加强列车接近通知及室内外联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测试平台被测设备群中的车载控制器(VOBC),设计了仿真车辆与其在几种常见列车运行场景下的交互流程,以测试其控车功能。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Microsoft 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及C#语言进行编程以实现仿真车辆子系统、车载接口适配器等与VOBC物理设备的通信,完成了VOBC设备功能测试框架的构建。在紧急制动、限制向前人工驾驶模式(RMF)选择及列车自动驾驶(ATO)3种运行场景下,分别设计了仿真车辆与VOBC设备的交互流程,通过实际项目测验,该设计能完成对VOBC控车功能的测试。这为VOBC设备功能的测试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也为CBTC测试平台被测设备群中其它设备的测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常坐火车出行的人一定以以前列车上的厕所有很深的印象。以前列车上的厕所的排污口直接通向轨道,污物随着冲洗的水流排出车外。这种厕所的学名中作直通式厕所,由于这种厕所设备少、安装、操作、维护简单,使用也比较方便,因此我国铁路客车多数都使用这种厕所,从22型客车到25型客车,至今已数十年的历史,2002年,我国共有旅客列车约4万辆,日排放污染物3000多吨。列车运行中飞溅出的粪便不仅污染铁路沿线的环境,而且造成轨道及车辆零部件的严重锈蚀,给线路和车辆的维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列车提速后更加剧了直排式厕所在运行中排放的粪便对周围环境以及车辆本身的污染。列车在高速运行时产生强大的气流,将旅客列车排出的污水雾化,给沿线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给铁路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也严重影响了铁路客车在公众中的形象。解决铁路客车厕所直排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