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华丽高速公路营盘山隧道1号斜井和其担负的正洞段采用反坡排水施工。文章简要叙述了隧道大坡度反坡排水施工的特点,并从斜井施工和斜井转正洞施工两个阶段详细介绍了隧道排水系统的管路布置、设备选型、供电设施配置及施工管理和实施效果,为同类特长隧道斜井反坡排水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刘海荣 《隧道建设》2015,35(6):579-583
关角隧道施工的一大难题是深长斜井的反坡排水,快速有效地排除斜井施工阶段和正洞隧道施工阶段的涌水对隧道的正常施工影响重大。针对关角隧道的水文特征及斜井反坡排水具有的长距离、高扬程和大流量等特点,对各施工阶段斜井的反坡排水系统进行研究,总结出国内外水泵配置、双联拱式固定泵站、供电线路并网等技术措施,避免了突涌水造成淹井事故的发生,同时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铁路隧道最多的国家,近年来伴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长大隧道,长大隧道通常是整条线路建设的控制性工程,为满足建设工期的需要,在长大隧道施工中合理运用斜井施工技术,能有效地缩短施工工期,使建设项目早日投入运营。论文以黄岩隧道为例,对斜井在长大隧道施工中的作用、斜井的优化设计、斜井施工中的重难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进志 《隧道建设》2011,31(2):246-251
为解决长大斜井一井多面施工中的主要难题,以向莆铁路雪峰山隧道白沙斜井为背景,分析该隧道通信联络、施工通风、反坡排水、交通运输、不良地质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施工对策。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以移动电话设施进洞为主的多种通讯联络方式,提高了管理效率,缩短了应急响应时间;2)使用新型螺旋风管,采用单机单管压入式通风技术,简单、便捷、可靠、高效,通风效果较好;3)在反坡段工作面设置移动水仓及泵站,并充分发挥各级泵站抽排能力,有效规避了工作面被淹可能;4)通过防溜土墩、声光报警装置、限速行驶、人车分道行驶等措施,确保了洞内繁忙运输交通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5)对不良地质采用风险再评估、风险动态管理、风险信息公示等关键措施,有效控制了不良地质可能诱发的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5.
大坡度长斜井有轨运输系统优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昌 《隧道建设》2009,29(5):574-578
以龙厦铁路象山隧道3#斜井工程为依托,针对大坡度长距离有轨运输斜井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井底车坊布置解决工序间的相互干扰问题,从而提高了运输效率,使斜井有轨和正洞无轨运输更好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合理设置抽排水系统,解决了斜井反坡排水的问题,达到安全快速的施工目的。  相似文献   

6.
斜井施工长大铁路隧道存在诸多困难,在斜井运输特别是进料环节、设备选型、抽排水、多工作面施工组织等方面均对施工进度和安全管理带来较大影响。通过福建龙岩至厦门铁路象山隧道的施工实践进行总结,吸取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力图在斜井断面选择、运输方案确定、运输能力的评估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探讨。实践证明,合理的斜井断面与设施配套,井底碴仓的科学设计与辅助手段加强进料运能,都是加快此类隧道施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根据我国道路发展的需要,公路等级不断提高,穿越山岭地区的公路长大隧道也越来越多,为了缩短工期,增加工作面,在设计中要一般都需设置竖井或斜井。但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斜井往往位于深沟大山,纵坡较大的地段,施工难度大,尤其是大纵坡斜井施工,安全风险高。本文通过总结敦当试验段II标阿尔金山隧道斜井14. 88%纵坡无轨出渣施工方法,优化了隧道大纵坡斜井出渣方式,减少了出渣对隧道各工序间的影响,提高了出渣效率,同时确保了无轨出渣车辆运输安全,加快了施工进度,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8.
隧道斜井施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千祥 《隧道建设》2011,31(6):712-716
以包家山隧道3号斜井和秦岭1号隧道斜井工程为例,对斜井的正井法与反井法作了阐述,重点介绍反井法中排碴导洞的开挖方法、出碴方式、出碴设备、滑碴风险预防、通风方式、风管防护等内容。通过工程实践表明:1)正井法施工斜井是目前公路隧道施工斜井广泛采用的方法,一般是为增加开挖工作面而设,可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2)反井法施工斜井是为隧道的运营通风而设,施工难度较大,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套要求较高,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一般应采用施工方法成熟、安全的正井法。  相似文献   

9.
长大隧道突涌水发生后,若水量预测及抽排方案设计无充分理论依据,会给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为解决某新建铁路隧道斜井进入平导施工时发生的特大高压突水淹井难题,根据地层特点和施工情况,分析了突涌水原因,初步拟定采取分阶段抽排水技术;并通过计算选取各阶段抽排水设备和组织方式,不同于静态水抽排,计算考虑了稳定的动态补给水量,同时对水源补给和抽排端水头差变化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预防抽排过程中水量突然增大造成二次淹井。结果表明:抽排水方案的顺利实施,缩短了已施工软弱围岩段落浸泡时间,避免或降低了结构损坏程度,也尽早揭示了突水溃口情况,为后续处理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重庆九(九龙坡)永(永川)高速公路缙云山隧道进口段反坡排水系统设置的论述,提出一种快速有效的反坡排水处理方案,为反坡施工提供了良好的作业环境,对隧道反坡施工排水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有利于保障隧道施工安全和进度。  相似文献   

11.
刘锁 《隧道建设》2014,34(10):959-966
鄂赣特长公路隧道1#通风斜井原设计井身坡度、排风联络通道、排烟联络通道陡,施工难度及安全风险均较大,难以在20个月合同总工期内实现如期竣工目标。从安全风险、施工难度、多种施工方案功效测算或结构分析、工期目标等方面阐述原设计方案的困难,并在满足原设计通风功能前提下,结合地形、地质条件,通过采用"减缓斜井井身坡度+变更联络通道与正洞连接方式"对鄂赣隧道1#通风斜井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有效降低了施工风险、提高了施工功效,实现了工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喀-双深埋超特长输水隧洞建设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分析喀-双深埋超特长输水隧洞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围绕超特长隧洞TBM快速掘进与安全控制等重大需求,在隧洞规划选线布置、TBM及配套系统适应性设计、主洞和支洞施工建设、施工风险控制、TBM机群施工综合管理等主要环节,提出需重点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从已探明的工程地质情况来看,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不大,适合TBM快速施工。由于隧洞沿线地形较为平坦,开挖深长缓斜井、深埋中间竖井是不可避免的,但超长距离的独头掘进,给隧洞高速掘进与高效率的出碴、通风增加了难度,应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手段进行系统攻关。  相似文献   

13.
潘春辉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216-218,M0022
结合山岭隧道下穿深圳梅林水库实际案例,采用有限元模拟开挖施工中隧道的安全稳定性,以及开挖对水库的影响。分别按照完全排水施工工况和堵水限排施工工况进行分析,研究了隧道开挖的初衬变形,运营阶段二衬的安全性和水库在不同施工工况下的变形。水库在不同排水施工工况下的变形趋势不同:采用完全排水工况下变形较大;采用注浆限排的工况下变形较小。对此,推荐采用"堵水限排"施工方法,开挖时对掌子面和洞圈一定范围土层进行注浆。  相似文献   

14.
赵月 《隧道建设》2015,35(6):547-553
依托厦门市轨道交通3号线跨海隧道工程,分析了超长跨海隧道的工程特点、功能需求,针对特点和需求,从地质选线、工法选择和结构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超长跨海隧道的土建方案设计理念,重点对施工采用"盾构+矿山+盾构"的组合工法、海域区间通风排烟道方案、风井位置选择和隧道结构断面形式选择进行了介绍。并对大小洞组合方案、三洞组合方案和单大洞方案进行了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大小洞方案。最后,对海底盾构与矿山对接、海底超长地铁隧道防灾救援、高水压跨海隧道结构防排水措施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探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一  谢大文 《隧道建设》2016,36(5):600-605
以乌兹别克斯坦Qamchiq特长铁路隧道为例,在工期滞后的情况下,为纠正施工进度偏差,经过分析有4种备选方案,分别是安全洞超前增援主洞方案、增加斜井或竖井方案、增加支洞方案和加快施工进度的管理措施,通过对以上方案的比较分析,初步选择为通过斜井增设支洞方案,然后对增设支洞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了支洞长度和断面大小,经过现场实施,得出的结论是: 在斜井内增设支洞,可以以较小的成本增加获得较大的工期节约。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太行山超长隧道群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解决石家庄至太原高速铁路隧道断面有效净空面积标准、长段落膏溶角砾岩地层内修建隧道、特大断面隧道修建以及超长隧道(群)防灾救援系统设置等技术难题,通过采用调研分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现场试验段试验等一系列研究手段,确定了时速250 km高速铁路单线、双线隧道有效净空面积标准,顺利实施了高速铁路特大断面隧道到2条单线隧道的过渡,安全通过了长大段落膏溶角砾岩地层,创建了铁路特长隧道(群)防灾救援成套技术,最终实现了石太客运专线的顺利开通运营,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张学文  王猛  赵旭鹏 《隧道建设》2011,31(6):728-732
针对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3号斜井进主洞施工段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和质量标准要求高等要求,结合工程地质特点,分别采取从斜井正交水平穿过正洞施工、交叉过渡段辅助导洞施工、正洞仰拱、二次衬砌施工、注浆及降水等施工方法,解决了斜井进主洞施工的技术难题,以期为同类工程的顺利完成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吴乐 《隧道建设》2010,30(4):465-468
No. 2 ventilation shaft of Kuocangshan tunnel on Zhuji Yongjia expressway has complex geologic condition, many construction difficulties and short construction schedule.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project on tim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muck dropping shaft sinking and secondary enlarging excavation" is selected for the sinking of the shaft from several shaft sinking methods, including conventional one time shaft sinking method, "muck dropping shaft sinking and secondary enlarging excavation" method and raise boring method. The select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is technology not only achieves good results in construction schedule,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but also reduces the construction cost.  相似文献   

19.
高广义 《隧道建设》2020,40(Z1):358-363
为解决富水风化花岗岩地区修建超深铁路竖井建井过程中涌水淹井问题,以大理至瑞丽铁路高黎贡山隧道1#竖井建井施工为例,针对1#竖井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富水高压、工作面狭小、抽排水难度大等特点,借鉴类似工程和现场试验总结,对竖井工作面“探注模式”、狭小空间钻孔施工、注浆控制及钻注段高优化、掘砌等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在富水花岗岩地区铁路超深竖井修建过程中采用“有掘必探、以堵为主、堵排结合”的施工原则和“工作面预注浆+井筒壁后注浆”涌水治理方式,不但能有效控制建井过程中开挖面涌水量,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综合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20.
侯国强 《隧道建设》2019,39(5):868-875
针对成兰铁路茂县隧道斜井和正洞挤压性大变形段采用常规控制措施未取得预期效果的问题,从软岩隧道大变形特征和施工技术手段入手,提出锚杆工艺改进措施,并对斜井变形情况、正洞锚杆工艺改进前后隧道变形和施工工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大变形段水平收敛变形突出,变形时间长、速率大,斜井部分断面变形跳跃式增长; 2)斜井段变形量受断面形状影响最大,变形速率受开挖尺寸和埋深的影响最为明显; 3)锚杆施工质量对大变形控制起关键作用,可从用水量、成孔质量、水灰比和注浆方式等方面对锚杆施工工艺进行改进; 4)锚杆施工工艺调整后,段落平均变形值减小32.11%~58.86%,左右洞工期速度分别提升约172.73%和77.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