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利明  王军茂 《公路》2023,(12):364-367
在深入调查分析S10(温州绕城)北线一期段高速公路使用现状及养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S10(温州绕城)北线一期段高速公路养护规划原则。考虑路面技术状况指标现状、路面病害水平、交通荷载水平、路面使用时间等多因素,采用基于路面病害发展、基于交通荷载及基于路面使用时间的多模型综合进行路面使用性能预测。考虑性能提升水平、养护费用、路面残值等因素,采用寿命经济分析的方法进行养护方案优选,得到费用效益最优的路面养护方案。并结合项目客观情况,对规划期养护规划方案配置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规划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缺乏定量分析的问题,选用路面破损指标、路面平整度指标、路面结构承载力和路面抗滑性能4个指标,建立了路面综合评价指标——路面养护质量指数评价综合模型,并结合河北省高速公路养护规划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综合模型对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按季度进行检测和评定,可以及时掌握高速公路的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制定科学的养护规划和年度计划,实现高速公路养护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路面大修养护方案的科学性,依托京沪高速公路沂淮江段路面大修工程,通过对原路面结构形式、路面剩余寿命的分析,了解了现阶段京沪高速公路对于大修养护的需求,同时根据路面状况数据,结合已有研究成果,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大修养护标准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经验制定了大修养护原则,并据此进行了大修养护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决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高速公路未来路面养护方案的影响因素、方案组合、方案选择和路段间的排序等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介绍在养护方案技术组合的基础上,用经济指标选择最佳路面养护方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广东广佛高速公路路面养护规划编制要求,对广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养护规划和改造设计的三要素:养护规划、养护时机和养护路段的实施方法。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方法分析了养护规划的经济性。最终制定了具体养护规划方案,并在广佛高速公路的养护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6.
路面预防性养护可以有效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降低公路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笔者将路面预防性养护规划划分为:确定预防性养护的判定标准、选择路面性能预估模型、动态划分养护阶段、确定养护时机和养护方案4个主要步骤,以广东清(远)-连(州)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规划为实例,对每个步骤进行介绍,并分析了进行预防性养护的优势,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CPMS技术的公路预防性养护规划与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定勤  梁平安  潘玉利 《公路》2006,(8):185-191
结合浙江省公路养护规划与计划实例,介绍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与国省道干线公路路面管理系统(CPM S)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提出了基于CPM S技术的公路预防性养护规划和年度养护计划的编制方法。文章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路况快速检测方法及装备、路面损坏图像自动处理、模型参数的取值与标定、养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年度养护需求与养护计划。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如何利用有限的养护资金进行路面中长期养护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合国外在路面管理系统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采用效果-费用比值作为效益指标,建立了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的整数规划模型,并采用SCE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对该算法的原理,计算步骤和关键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给出了实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美国如何选择路面养护施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北方  尚刚  陈晓 《中外公路》2001,21(5):15-18
介绍了美国路面养护工程的分类,美国养护机构对养护方案的理解及其如何通过系统性的决策来确定养护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评估路面全生命周期用户成本以制定最优的路面养护策略,提出基于网络交通流均衡条件的路面养护多阶段动态规划最优决策模型,通过交通流的仿真,模拟用户成本在路网养护前、后以及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动态变化,并设计启发式迭代算法。该模型最小化的目标函数包含了生命周期的养护成本、用户成本、路面资产残值,约束条件主要由交通量守恒约束条件、养护预算约束、路面性能转移约束等。为证明模型的有效性,以一个具有10个路段的路网为例,采用提出的模型制定该路网连续20年的最优养护决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每年养护预算确定的情况下,全生命周期路面养护最优方案是一个决策方案组合,该最优方案可以提高养护资金使用效率并有效减少用户成本,可为路面养护管理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对不同养护约束情景下的全生命周期用户成本的模拟表明:随着养护预算的增加,养护路段增多,导致用户成本增加,使养护成本的边际收益发生递减,养护预算在理论上具有一个最优值,并且养护成本收益与养护预算之间呈倒U形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1.
阳茂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沈阳)至(海南)高速公路广东境内的一部分,于2004年年底建成通车。全长79.76km,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120km/h,全线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该高速公路开通以来,路面综合状况良好,主要的问题是裂缝、唧浆、车辙以及横向力系数偏低未能达到养护规范要求。为了防止路面的进一步损坏,特别是防止由于路面表面功能的损坏引起路面结构性的损坏,提出了预防性养护的路面保护方案。该方案计划对于保持和改善沥青路面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机场道面病害维修对策选择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机场道面病害处治的对策选择问题,提出了基于效益费用分析的维修对策优化选择模型。在建立道面典型病害维护对策库的基础上,给出了工程量预估算法,分析了维修措施的效益费用计算方法,通过建立线性规划实现维护方案的整体优化。费用上既考虑直接维护成本,又考虑维修期间对机场运行影响所产生的间接费用,效益以修补措施的"有效时间"表征,模型各项参数依据上海机场道面管理系统长期应用积累的数据确定。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各项维护措施的优劣性,输出的优化方案能够经济有效地修复病害。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激光车辙测量系统LRMS、落锤式弯沉仪FWD等多种现代测试方法对广东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路段的车辙状况及使用性能进行了现场测试,并结合路面沥青混合料的动态三轴压缩蠕变、GTM旋转剪切压实等室内试验结果分析,准确查找了路面车辙病害产生的原因,为该道路养护维修处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沥青路面车辙等效温度预估模型建立过程中,路面温度预估模型无法快速准确地测定不同时刻各深度结构层的实时温度数据和计算过程复杂等问题,通过埋设温度传感器,连接实时温度监测系统,采集不同时刻各深度结构层的实时温度。同时通过自行开发的计算程序,建立车辙等效温度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远程监测系统可即时建立车辙等效温度预估模型,为公路养护的及时性和制定长周期养护规划提供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李光明 《路基工程》2010,(4):108-110
针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路面普遍存在的早期损坏现象,以及使用寿命短、建设维护和重建成本高等问题,依托交通量及重车比例大、超载严重的深圳南光高速公路,为提高路面使用寿命,采用全寿命分析法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方案研究:根据国内外路面发展状况及广东省高速公路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七种结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与项目投资实情,选择了基层寿命较长、沥青面层较薄的强基薄面半刚性基层作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水泥道面是国内机场应用最为广泛的道面类型,随着大量机场水泥道面进入维护期,水泥道面损坏后修复困难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道面具有“集中预制、分散安装”的特点,具有快速、环境能力适应强、经济的优点,是现有水泥道面维护的良好解决方案。现调研了国内外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道面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在浦东机场、伊春机场的成功应用案例;指出了应用在机场道面抢修的主要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提出了装配式水泥道面技术难点在于保证板底的充分填充、道面接缝传力的恢复和道面表面的平整度;经分析认为开发相应的专用设备、实现道面技术的工业化方可解决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道面技术实施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高等级公路复合式路面养护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复合式路面养护评定存在的问题,以河南省郑新(郑州—新郑)高速公路为依托,引入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综合考虑主、客观影响因素,采用了多属性决策组合赋权方法,根据复合式路面结构特点和相关的养护规范与标准,确定了复合式路面养护质量评定指标权重值,通过主、客观养护质量指数对比,建立了二者回归关系式,从而提出了复合式路面养护质量评定标准。最后对复合式路面单项养护维修技术标准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评价实例。结果表明,该养护标准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重载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其养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重载干线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问题,通过对实体工程路面破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根据路面使用性能现状、典型病害特点以及较为常用的路面材料,提出不同的处治措施,同时结合预防性养护措施制定了该路面养护规划,为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养护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亮  郝培文  邹天义  黄永烜  杨瑾 《公路》2006,(12):188-192
微波加热是一种全新的热能技术,现已逐渐应用到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和维修中。为了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微波辐射加热下的各项性能,利用微波加热设备,研究了微波加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均匀性和微波加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最佳厚度。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有着快速、穿透深度大以及受热均匀一致等优点,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中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20.
结合我国的路面检测工作,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基于路面的无损检测技术,对全深度路面诊断技术现状进行了调查,增进了对全深度路面诊断技术的认识和其应用领域的研究,为尽早发现路面病害,减少后期养护工作量,特别是预防性养护提供更为具体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