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航 《路基工程》2023,(5):178-183
依托深圳妈湾跨海通道工程相邻深浅基坑群,提出同时开挖、先深后浅、先浅后深三种开挖方法;采用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三种开挖方法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基底隆起和内撑轴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浅后深开挖法在控制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方面更有优势,但基底隆起和内撑轴力最大,不利于基坑稳定;同时开挖法内撑轴力最小,且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基底隆起与其他两种开挖方法接近。同时开挖方法深浅基坑相互干扰影响次数最少,内支撑施工更易协调,结合本文分析,推荐采用同时开挖法开挖此类相邻深浅基坑群。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软土基坑工程开挖的支护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针对软土基坑开挖中普遍存在的开挖深度以及空间效应,考虑分区开挖与挡墙加固等有利因素的影响,以上海市五坊园基坑工程为背景,进行开挖过程中基坑及周围环境动态响应的追踪研究。采用现场设点实测的方法对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位移、支撑轴力、立柱隆沉及邻近管线位移的变化规律进行监测,并将实测数据与类似条件的软土基坑开挖工程进行对比,分析施工过程中软土基坑自身结构及周边管线的变形特性,探究开挖深度与空间效应对不同位置基坑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坑施工对围护墙体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和深度效应;浅层土体开挖时(2 m深度范围内),基坑侧移空间分布主要受开挖顺序、土层性质和基坑阳角等因素影响;深层开挖时,基坑侧移体现出明显的空间效应;第1道支撑主要受土层流变影响,轴力在第2道支撑拆除阶段达到最大;由于底板硬化作用,第2道支撑轴力在底板浇筑阶段先增大后减小;基坑开挖卸荷会导致围护墙和立柱桩产生向上的位移,由于更加靠近基坑中心,立柱隆起值大于围护墙隆起值;基坑开挖深度越深,附近地下管线的沉降速率越大。  相似文献   

3.
根据全国水利学会岩土物理模拟试验专委组织的离心模拟平行试验,进行了砂土边坡稳定性离心模似试验研究.试验采用福建标准砂,研究不同边坡倾角和含水率对砂性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和试验后边坡含水率的变化.试验设置了三组不同坡角和含水率的试验来进行对比,验证了在一定范围内含水率的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坡角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非饱和土的强度与含水率的关系理论,探讨了砂性土边坡稳定性与含水率的关系,并得出了试验后含水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以佛山市汾江路隧道工程为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地铁上方基坑的分区、分层、抽条开挖、拆换撑等施工工况,分析基坑开挖卸载对既有地铁回弹变形的影响。结合最终的施工监测数据进一步验证,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相关措施的合理性,可给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门架式围护结构在开挖基坑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天津“城市之星”商住楼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门架式围护结构的设计、施工、变形观测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宋郁民  刘媛 《公路》2004,(10):68-70
在细砂土质地层中开挖基坑,若地下水丰富且水位较高,极易产生“流沙”现象。采用薄壁沉箱作为开挖的支护结构。施工快捷又经济合理。薄壁沉箱刚度较小。土压力按朗金土压力理论取主动土压力的1.2倍,比静止土压力约小25%,满足施工安全要求。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改变沉箱的结构形式和力学模式,可节约较多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选取云南安楚高速公路9标段填方红层软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分析在不同地基坡度、上覆路堤土层厚度、路堤高度等条件下,路堤边坡变形、沉降及土压力变化规律,阐述加筋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海市北横通道筛网厂盾构工作井及相邻暗埋段基坑位于典型软土地层,基坑深达32.5 m,坑边6.7 m处存在一栋五层商业建筑物,基坑开挖及回筑过程须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以该基坑为例,针对建筑物健康状况、保护要求、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基坑开挖对紧邻建筑物影响。介绍了基坑设计方案,同时对照基坑监测结果,验证方案有效性,研究了超深基坑开挖对周边土体及紧邻建构筑物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包括坑内外土体加固、增设临时钢支撑等在内的增加坑边建构筑物安全性的有效措施,结论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成都市简州新城电力隧道二期一阶段朝阳路电力隧道工程为背景,针对放坡开挖基坑的稳定性及对周围桥梁桩基变形影响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放坡开挖基坑水平变形主要集中在基坑两侧坡顶处,土体距基坑中心越远隆起量越小,基坑变形均在合理控制范围内。桥梁桩基整体位移形态为距离基坑较近一侧向上隆起,整体呈现倾斜状态。桩基与基坑间距越大,桩基位移响应就越小,土方开挖后应力释放产生的影响就越薄弱。土方开挖所产生的地应力影响范围约15 m,建议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时空效应原理,分区、分层开挖,以减小应力释放对桩基产生的变形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盾构法公路隧道已成为拥有主干河流城市越江通道的主要手段之一。运营公路隧道周边基坑开挖将引起隧道的附加变形,从而影响隧道的正常安全运营。针对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分步进行基坑开挖过程对公路盾构隧道的影响分析,力求掌握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隧道的变形发展规律。并针对是否采取辅助加固保护措施进行分析论证,从而指导施工,确保临近公路隧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赵俊  甘鹏路  申文明  刘维 《隧道建设》2014,34(2):118-123
在城市建设中,基坑开挖会引起附近地层变形,造成附近地下隧道变形,从而对地铁隧道正常运行造成安全隐患。以南京地铁3号线明发广场站至南京南站区间地下空间开发为背景,采用数值方法对复合地层中基坑开挖对周边土体及隧道变形影响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基坑开挖宽度与隧道直径比(L/D)和复合地层模量比(E2/E1)变化对土体及隧道变形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L/D3时,基坑底部回弹和隧道变形随基坑宽度增加而增大,当L/D≥3时,基坑底部回弹和隧道变形不受基坑宽度增加的影响;2)当E2/E18时,基坑回弹和隧道变形随模量比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当E2/E1≥8时,基坑底部回弹量和隧道变形不受模量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胡欣 《路基工程》2015,(6):151-155
为探讨基坑开挖过程对既有隧道内力及变形的影响,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模拟三种工况下基坑的开挖对既有隧道截面弯矩、土压力、直径变化规律,同时对比分析了各工况下隧道的内力与变形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引起既有隧道截面纵向弯矩变小,横向弯矩变大,导致既有隧道的横向直径拉长,纵向直径压短;基坑开挖过程中,既有隧道横向土压力减小,导致横向内径增大,纵向土压力有所增大,导致隧道截面纵向内径减小;基坑开挖过程中,隧道的深度越大,开挖影响隧道结构的弯矩与位移越小;隧道与基坑的水平间距越小,基坑开挖影响隧道的弯矩与位移变化越大。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南路某工程基坑为背景,研究基坑周边建筑重要且高大、管线众多等复杂环境下的基坑开挖方式.实践证明,对基坑进行精确化的开挖,能有效减少周边建筑的安全隐患,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异型断面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特征,确保施工安全,以北京地铁6号线3标1号换乘厅工程为例,采取假定简化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对各个施工工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论与建议如下:1)类似工程设计时应适当增加桩体长度及与B型桩的连接刚度以增加围护结构的稳定性;2)楼板形成的框架体系约束作用明显,为控制围护结构变形提供了有利条件;3)异型基坑的内支撑体系布置应充分考虑基坑异型带来的薄弱点,在结构断面的变化点应重点关注。通过快速及时完成桩体之间的连接、增大平台下部钢支承的刚度和预应力等措施确保平台稳定。  相似文献   

15.
池永翔 《路基工程》2011,(1):81-83,86
深厚软土基坑支护是基坑工程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PHC管桩-环形内支撑在软土基坑中的应用,探讨了PHC管桩在深厚软土基坑中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PHC管桩选型时其弯矩值控制的原则。研究结果对类似的软土基坑支护工程有较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基坑放坡开挖地下水控制中,止水帷幕对基坑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点:(1)水泥土抗剪强度高,提高了边坡稳定性;(2)水泥土止水帷幕止水,将形成较大的水压力,降低了边坡稳定性.对于哪一种影响因素占主导尚需讨论.现以厦门某引水干渠基坑为例,基于PLAXIS 2D有限元模拟进行探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止水帷幕增加了土的刚度,对于...  相似文献   

17.
孙明祥 《路基工程》2015,(4):185-188
在基坑开挖中,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系统的监测分析,才能对工程情况有深入的了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结合五邑大学北区教学主楼的工程实际,对基坑周边建筑物、建筑物裂缝及坑外地下水监测的结果进行整理并分析,研究表明: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较小,均在控制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18.
在软土地区,尤其是在临近水域处,超大深基坑开挖施工可运用水力冲挖法.依次介绍了水冲法的工艺原理、特点、方案、流程,以及设备和人员配置情况.文中以超大深基坑分区后的某单块基坑为例,分析了水冲法和传统机械开挖的效率,测算了经济成本,归纳出可能的技术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经对比分析可知,水冲法非常适合临近水域的超大基坑...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